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0)
秦汉(60)
大司农朱宠,原为邓骘宾客,觉得邓骘无罪被祸,太不公正,于是肉袒(脱掉上衣)舆榇(抬着棺材)上书说:“邓太后圣善之德,可与周文王的母亲相比。邓氏兄弟一门忠孝,同心忧国,是社稷的依靠。他们功成身退,让国逊位,历世贵戚,无与为比,两为宫人单辞(没有证据的指控,称为单辞)所陷害,利口倾险,反乱国家,所指控的罪状并无证据,又没有经过审讯查实,就使邓骘等人遭此酷陷,一门七人,俱因此而死,尸骸流离,冤魂不返,逆天感人,全国丧气,宜妥为收葬,宠树遗孤,奉承血祀,以谢亡灵。”朱宠知道自己的上书用语太急切了,上书以后,就自己到狱中去听候处理。汉安帝下诏免朱宠官回本乡。
自朱宠上书后,人们纷纷都说邓骘死得冤枉。汉安帝开始有些变化,于是下令谴责逼死邓家人的州郡官吏,重新礼葬邓骘,同时下诏说,赶回故乡南阳的邓氏宗族可以重新回到京师。
汉安帝又下诏,寻找那个上书要邓太后还政而被杀的杜根的子弟,于是躲在外地的杜根回到本乡,征赴朝廷,立拜侍御吏;另一上书谏劝邓太后归政而被罪的成翊世,亦被征为尚书郎。有人问杜根,“遇祸以后,天下不缺同情者和亲故,何至自苦若此?”杜根说:“周旋民间,并不能真的绝迹,只要一露痕迹,就会祸及知友亲属,我不愿祸害别人!”
邓氏一族,因为是儒家门第,家教一直非常严格,其谨慎俭朴,是外戚中所罕有的,何以仍会遭到这等祸害呢?《后汉书,邓寇列传》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汉世外戚,自东、西京十有余族,不光是那些豪横盈极的人家,自取灾祸,即使像邓骘、邓悝等兄弟,尽量避免权势而忠劳王室,也一样不能免祸,何以故呢?他们的恩泽不是后来的皇帝所给的,而权已经有了;他们同后来的皇帝关系疏远,因为地位很高,而皇帝却必须尊礼他们,这是后来的皇帝所不愿干的事情;后来的皇帝自己也有一批外戚要提拔,而他们所处的地位又挡了路;他们同后来的皇帝之间既有这些矛盾,必然有人乘机进谗。这就是很谨慎的外戚也会遭祸的原因啊!”
(取材自《后汉书·孝安帝纪》、《后汉书·皇后纪》、《后汉书·邓寇列传》、《后汉书·郭陈列传》、《后汉书·杜栾刘李谢列传》)
121.皇位拉锯战
邓太后临朝称制时,汉安帝无权,平时同他接触的,就是乳母王圣和一些宦官江京、李闰、樊丰、刘安、陈达等人,所以汉安帝一旦掌握了朝政实权,立即重用这批人;另外,他还重用了一批自己系统的外戚,例如阎皇后的弟弟阎显、阎景、阎耀、阎晏,耿贵人之兄耿宝等。一时间,朝政实权几乎全掌在这批外戚、宦官手中。倘说,邓太后掌权时,重用邓氏一族外戚,因为邓姓本是儒学世家,所以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向上的局面,那么,汉安帝重用的这批外戚宦官,则大都是一批草包和弄权小人,只晓得争权夺利。所以,东汉的形势,自汉安帝掌握朝政实权开始,使出现了江河日下的局面。当时,也有一批正直的官吏,如著名的儒生出身的太尉杨震等人,起来反对这种外戚宦官专权的局面,但是,由于汉安帝是个昏君,结果,不但反对毫无作用,杨震反遭罢官而自杀,外戚宦官们此后就更加横行无忌了。
汉安帝的阎皇后无子而妒忌,汉安帝宠幸宫人李氏后,生有一子刘保,阎皇后立即鸩杀李氏。永宁元年,汉安帝立刘保为太子,阎皇后担心刘保将来继承皇位以后弄清自己鸩杀其母之事,一直对太子刘保不放心。这时,正好十岁的刘保患有惊恐不安之病,避居汉安帝乳母王圣家中,而太子刘保原来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人,自然不愿意太子交由别人照顾,他们便说,王圣的房于是新造的,犯有土禁,太子不宜久居。双方于是争吵起来。王圣是皇帝的乳母,权力自然大得多,便捏造了王男、邴吉等人的罪状,将他们幽禁至死。太子刘保则因为从小是王男等人带大的,看到他们冤死,自不免多次叹息。王圣一看,太子的情绪对自己不利,便到汉安帝面前进一步诬陷太子刘保。汉安帝信了阎皇后和乳母的话,便准备废去刘保的太子地位。
就在这时候,朝中一批大臣认为,太子没有明显过失,不当被废,纷纷上书谏劝。汉安帝没有理睬大臣们的谏劝,便下诏废太子刘保为济阴王。太仆来历认为汉安帝的这个做法对国家不利,便约结了十余名大臣,一起到鸿都门伏阙进谏,反对废太子。汉安帝心中恼火,便下了一封带威胁性的诏书说:“父子一体,天性自然。朕从大义出发,割绝私恩,是为了天下。来历等人不识大体,而与群小共为喧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餙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路,所以一切宽贷,如果怀迷不返,就要严加处分了。”多数大臣看到诏书后,只能乘此下台说:“遵奉明诏。”来历仍坚持说:“本来讲好了共同谏劝皇上,如何又背弃自己的看法?大臣处理国家大事,难道能如此辗转不定吗?”所以,在其他大臣陆续遵奉诏书旨意起身回家后,他仍然坚守阙下,连日不肯去。汉安帝大怒,于是免去来历的太仆职务,连他的做官的弟弟们也一道罢官。来历的母亲是汉明帝的女儿武安公主,说起来还比汉安帝长两辈,汉安帝这回动了真火,从此不再见武安公主。来历罢官后,闭门不与任何亲朋往来。
汉安帝于延光四年病逝于旅途叶县(今河南叶县),阎皇后、阎显兄弟和宦官江京、樊丰等在旅途中商量说:“皇上死在路上,济阴王(被废的太子刘保)在洛阳官内,如果大臣们知道消息后,立济阴王为皇帝,必为大害。”于是假称汉安帝病重,把他的尸首放在卧车上,在路上走了四天,赶回洛阳皇宫。回洛阳后的第二天才为汉安帝发丧,尊阎皇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称制,以皇太后之兄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也即三公,“仪同三司”在东汉时是指待遇与三司相等,到魏晋南北朝时逐渐衍变为一种官职名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的现象,又重复出现。在皇帝和少数权臣专权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带规律性的。
阎太后于是和阎显等人定策于宫中,迎立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刘懿是个小孩,被称为少帝。皇太后要专权,立小孩为皇帝是最妥当的办法。
阎太后掌握朝政实权后,汉安帝时重用的一批外戚、宦官自不免分化,阎显兄弟和宦官江京等人联合起来,逼耿贵人之兄大将军耿宝自杀,同案犯还有汉安帝的乳母王圣、中常侍樊丰等一批人充军。朝政大权尽入阎显兄弟手中,实际上阎显等人也就更为孤立了。
少帝立后二百余天病重将死,一个小孩子突然被当成皇帝成天搬来搬去,岂有不病之理?阎太后和阎显等人正想重新找一个年幼的宗室立为皇帝,这时候,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认为济阴王刘保原来就是太子,应该当皇帝,于是共同密谋,截单衣为誓,杀了亲阎太后的江京等宦官,迎十一岁的刘保登帝位,是为汉顺帝(125——144)。阎太后得到消息,召见越骑校尉冯诗,要冯诗去逮捕济阴王刘保说:“你如果能抓住济阴王,可以封万户侯。”冯诗表面上答应,出太后宫后回营,却拒不执行阎太后旨意。汉顺帝于是发虎贲、羽林卫士尽杀阎显、阎景、阎耀、阎晏四兄弟。孙程等十九人则因功尽数封侯。从此以后,宦官们进一步干预东汉政局了。
汉顺帝刘保于是任守阙死保自己的来历为卫尉,当时随同来历一起到鸿都门证实刘保无过的大臣们全部提拔,其中已死者则任其子为郎官;自杀而死的杨震,亦以礼改葬,任其二子为郎。
(取材自《后汉书·孝安帝纪》、《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后汉书·皇后纪》、《后汉书·杨震列传》、《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后汉书·宦者列传》)
122.汉顺帝继续朝见阎太后
阎太后非汉顺帝刘保的生母,而且杀害了刘保的生母李氏;汉顺帝刘保当太子时被废,当时还是阎皇后的现阎太后起了很大的作用;此次汉顺帝登帝位时,阎太后又下过逮捕他的命令,所以议郎陈禅认为:阎太后和汉顺帝之间已无母子之恩,应当将阎太后从太后官徙入别馆,以后汉顺帝也不必再朝见阎太后。大臣们都认为陈禅的意见是正确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