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35)
秦汉(35)
当时有民谣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悲。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取材自《汉书·武帝纪》、《史记·外戚世家》)
74.诱击匈奴
汉武帝元光年间,边境政策发生了一个大变化,从和亲政策变为派重兵出击匈奴。
原来,自从汉高祖刘邦在汉代建国初期,由于争天下的战事刚罢、百废待兴、国力疲弱、经济凋蔽等原因,加上同匈奴打的一仗又吃了亏,所以只能采取用一个假公主和亲的办法,缓和了矛盾。此后历代汉家皇帝基本上都沿袭这一方针,大都搞和亲,也大都用假公主,同时随假公主的出嫁,送大量的金帛财物给匈奴。所以,这六七十年中,汉、胡边境一直无大事,但是,匈奴部队在边境搞的劫掠生事的小摩擦却也从来没有断过,汉廷也常要发兵至边境做战备工作。匈奴问题,也一直是汉廷决策上的头疼问题。而汉皇朝因着这几十年的与民生息的道家无为方针,到汉武帝时,国力已大为增强,钱库里大量的钱堆得时间长了,穿钱的麻绳都朽掉;谷仓里陈年谷子吃不完,陈陈相因,粮食多得腐烂掉。经济实力一雄厚,一切政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自然也就反映到边境政策中。
元光元年,匈奴派使者来汉廷要求和亲。大行令(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和归附来的少数民族,原称典客)王恢,曾经当过边境官吏,建议说:“汉与匈奴和亲,匈奴往往不过几年就背弃盟约。不如不同意其和亲,发兵攻击之。”御史大夫韩安国认为:“千里出击,兵不获利。而且匈奴都是骑兵,转移便捷,难以取胜。匈奴处于荒漠地带,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况且强弩之极,矢不足以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飘鸿毛,并不是开始时没有力量,而是到最后力量衰了。击之未见其便,不如和亲。”群臣大都赞成韩安国的意见,于是汉武帝同意和亲,送了匈奴大量财物,互通关市,匈奴自其单于(国王)以下都和汉亲近,长城下往来自如。
第二年,即元光二年春天,雁门(郡名,约相当于今山西、内蒙部分地区)马邑(今山西朔县)地方宫豪聂一,通过大行令王恢对汉武帝说:“匈奴刚刚和亲,以为汉廷不会打他,可以诱之以利,重重地打击匈奴。”于是汉武帝下诏问群臣:“朕与单于和亲,金帛文绣赂之甚厚,单子傲慢得很,侵盗边境不停,朕甚怜悯边境百姓,如今朕打算举兵攻匈奴,何如?”韩安国仍旧反对发兵攻击匈奴,但是王恢认为,诱敌深入,以伏兵聚而歼之,乃是万全之计,所以汉武帝同意王恢的意见。派聂一作为间谍,伪装成走私者到匈奴地区去买卖货物,然后对单于王说:“我能杀掉守马黾城的令丞,以整个城降匈奴,城中财物可以尽得。”单子相信了聂一。于是聂一诈斩了一名死罪囚,把头挂于马邑城下,给单于使者看,说:“马邑长吏已死,可快些来。”于是匈奴发兵十万,进入武州塞(今山西左云县至大同市西一带,为当时长城要塞)。当时汉廷在马邑城旁的山谷中埋伏了车骑步兵三十余万人。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都归护军将军统领,相约等单于兵一入马邑城,汉兵全面围击。王恢、李息、李广则从代地(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出击匈奴辎重。
匈奴进入长城武州塞后,已经走到离马邑只有百余里的地方了,开始掳掠,发现四野只有牛羊,不见一人。于是进攻当地所设报警的烽火台;俘虏了武州尉史,加以讯问,尉史说:“汉兵数十万伏于马邑城下。”单于对其左右说:“几乎为汉人所卖!”便引兵退出。出武州塞后,说:“我得到尉史,是天赐也。”遂称尉史为“天王”。
伏兵没有等到敌人,塞下传言匈奴单于已引兵回去。汉兵追至长城关口,估计无法追及,乃收兵。王恢等伏兵三万于代,听到单于没有和汉兵接战,估计出击辎重必然遇到匈奴的精兵,必吃败仗无疑,因此没有出击。
汉武帝对王恢不肯出兵击匈奴辎重一事,十分恼火。王恢说:“本来约定等匈奴进入马邑城,汉兵和匈奴打起来时,臣引兵击其辎重,可以得利。如今单于不战而退,臣兵只三万人,力不敌匈奴兵,出击不利。臣固知回来会斩首,但保全了陛下三万人。”于是王恢下狱,廷尉量刑,王恢曲行避敌,当斩。王恢私送千金给丞相田蚡,田蚡不敢对皇帝说情,对王太后说:“王恢首先提出马邑诱匈奴之事,如今事未成而斩王恢,不是为匈奴报仇吗?”汉武帝朝见王太后时,王太后把丞相田蚡的话告诉汉武帝。汉武帝说:“这次提出作战方案的,就是王恢。所以发兵数十万,照他的方案办了。即使抓不到单于,如果王恢能率所部击匈奴辎重,只要有小胜,对满朝士大夫也有个交待。如今弄成这个样子,不诛王恢,无以谢天下。”汉武帝的话,传到王恢耳朵里,王恢于是自杀。
自此以后,汉廷与匈奴关系大坏。匈奴经常侵犯边境。
(取材自《汉书·武帝纪》、《史记·韩长孺列传》、《汉书·窦田灌韩传》、《史记·匈奴列传》)
75.一荣俱荣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卫子夫立为皇后,她的弟弟卫青就在这年也大立军功。
早在元光五年,卫青即已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和公孙贺、公孙敖、李广等诸将军,各带万名骑兵,出塞击匈奴。卫青小胜,其余将军均败或无功。卫子夫封为皇后的元朔元年秋,卫青率三万骑兵出塞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以后卫青差不多每年都有军功,封为长平侯,卫青部下的校尉苏建、张次公亦因军功封侯。
到元朔五年春,汉武帝令车骑将军卫青带三万骑兵,出高阙(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形成缺口,类似门户,故名高厥),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全都属卫青号令,齐出朔方(元朔二年,卫青军大胜,夺取了汉北地郡以北的相当于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的大片地区,汉武帝命建朔方郡,并在相当于今内蒙杭锦旗北处建朔方城),大行令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郡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北承德、天津市蓟县以东、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境内有卢龙塞道,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地形险要,估计李息、张次公由此出塞),共同出击匈奴。大抵此时汉廷国力比较宫强充沛,可以用较强的兵力几面出塞围击,卫青等人经过多年作战,对塞外地形亦比较熟悉。匈奴右贤王毫无准备,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与爱妾一人及骑兵数百突围北逃,其裨王(小王)十余人及众男女一万五千人、畜数千百万,全部俘获。卫青即将胜利情况驰报天子,汉武帝派使者持大将军印,就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都归大将军领导,并封卫青三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为侯。卫青上书辞谢说:“军队打胜仗是靠陛下神灵、诸将力战之功,臣卫青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未有功劳,皇上裂地封他们为侯,不利于劝将士力战,臣三子不敢受封!”汉武帝乃诏御史封随从卫青作战有功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人为侯。
其后,卫青继续建立战功,而卫皇后姐姐卫少儿与前夫所生之子霍去病,至元朔六年起,也被任为剽姚校尉随卫青出征,当年封侯。至元狩二年春,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骑将军,带兵万骑出陇西,也是屡建战功,将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作为战利品带回家①;①一般史家认为,此“祭天金人”即为佛像,是佛像的最早传八长安。元狩四年,霍去病带兵出代郡、右北平两千余里,一路获胜,最后,封(祭天于)狼居胥山(约为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或谓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肯特山),登临翰海(约为今呼伦湖与贝尔湖,或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所以,汉武帝下令,霍去病的骠骑将军地位与卫青的大将军相等。两人都加上一个大司马街头。汉武帝曾经命人为霍去病置府第,落成后,叫霍去病自己去看一看,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此语成为千古名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