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35)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3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先秦(35)

        在燕王哙年老以后,索性把王位让给子之,由子之坐在朝廷的南面为王的位置上治理国事,燕王哙自己反而甘心成为子之的臣子。如是者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怨恨。燕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商量,打算攻击子之夺取王位。齐国的将军们对齐宣王(前320——前301)说:“现在利用这个机会去进攻燕国,必能破燕,齐宣王便使人对燕太子平说:“寡人听说太子将要申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家虽小,不足以影响大局,不过,只要你太子平需要的话,齐国一定支持你。”燕太子平得到了齐国的明确支持,于是聚集了自己的支持者,和将军市被一起包围了燕国王宫,以攻击子之,攻了一阵子,攻不下来,将军市被中途变卦,和一批百姓反过来攻击燕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在战乱当中被杀死了。这样打来打去,打了好几个月,死者数万,百姓怨声载道。

        这时候,大儒孟子正住在齐国,认为这是齐国征伐燕国实行仁政的好机会。齐宣王于是出兵攻燕,燕国士卒不肯和齐军打仗,城门也不关闭,齐兵大胜。燕王哙和予之都死于战乱之中。

        齐兵征服全燕之后,孟子又劝齐宣王行仁政,勿杀燕民,为燕国立新君。齐宣王不听孟子的话,以征服者的身份驻军燕国,想把燕国并入齐国。结果,燕国百姓对齐军的残暴行为不服,纷纷起来反抗齐军,齐军被迫撤退。

        子之被杀后两年,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燕君,是为燕昭王(前311——前277)。

        (取材自《史记.燕召公世家》、《战国策,燕一·燕王哙既立》)

        95.齐闵王去帝号以收天下之心

        齐闵王(前301—前284)十二年,秦昭王派相国魏冉见齐闵王,提出: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闵王为东帝,双方联合攻打赵国。当时周天子已进一步衰微,东周君反而要朝见秦王,只不过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罢了;天下唯秦、齐、魏诸国为最强,而秦又更强于齐、魏。所以秦昭王自己称帝,是表示秦国要高于其他诸侯国之意;齐国与秦国距离远,双方的兵力较难达到另一方国土,秦国尊齐为东帝,不仅是因为齐国在中原诸国中相对强大,而且也是因为,秦国要并吞近邻的韩、赵、魏诸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齐国和韩、赵、魏诸国的关系。

        齐闵王接受了秦国的建议,自称东帝。

        正好苏代从燕国来齐,齐闵王问他,自己称东帝之事可行否?苏代说:“大王是突然向臣提出这个问题的,而称帝之祸又不很明显。臣愿大王接受秦国的建议,而实际上却并不称帝。秦国称帝,天下对秦国无可奈何;而大王称帝,则齐国可能灭亡。而且对齐国来说,不称帝没有什么害处。秦称帝以后,大家心里恨秦国;大王不称帝,正好可以收天下之心。这是最大的好处。大王不妨再想一想,天下立东、西两帝,各国是尊重秦国呢?还是尊重齐国呢?”齐闵王说:“秦强于齐,当然是尊重秦国。”苏代又问:“那么,齐国不称帝,大家是爱齐国呢?还是爱秦国?”齐闵王说:“当然是爱齐国。”苏代又问:“齐国与泰国合约伐赵国有利呢?还是齐国单独伐宋国有利呢?”齐闵王说:“当然是齐国单独伐宋国有利了。”苏代说:“那么,现在利害关系已经很清楚了。秦、齐并尊为帝,则天下尊秦而轻齐,齐不称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与秦联合伐赵,则不如齐单独伐宋为有利。如果齐国并吞宋国,则齐国国力可以大为增强,而卫、赵、楚、魏都要受制于齐国,天下莫敢不尊重齐国。这就是表面上尊敬秦国而实际上使天下恨秦,使齐国变强的方案。这就是所谓以卑为尊。愿大王深思熟虑。”

        齐闵王一听有理,于是去帝号而复称王。秦昭王看到齐闵王不称帝,也去帝号而仍称王。

        在此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只要碰到战乱时期,那些争雄于天下的英雄豪杰,凡是有识见者,或是得到有识见的知识分子的指点者,往往总是尊别人为帝,而自己不称帝。这样就可以孤立那些称帝者,而在实际上壮大了自己。这就是齐闵王受苏代指点去帝号力后人提供的历史经验。

        (取材自《史记·秦本纪》、《史记·田散仲完世家》)

        96.“桀宋”

        宋国国君剔成立为王以后四十一年,他的弟弟偃发兵攻击他,宋君剔成兵败后逃往齐国,偃自立为宋国国君,宋君偃十一年,又自立为王,是为宋康王(前329——前286)。

        这时候,宋都城城角上,有一窝麻雀,雀窝里孵出了一只大鸟。我们今天已经知道,杜鹃鸟自己是不孵小鸟的,常把蛋生在别的小鸟窝中,让别的小鸟为它代孵,孵出的小杜鹃长得很快,常把代孵小鸟的幼鸟挤出巢外,而独享喂食。成长后飞去。但是当时人还没有这种认识水平,因而以为是奇事。宋君偃、即宋康公要史官占卜,史官卜后的结论说:“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认为宋国当时是小国,有此吉兆,必能战胜大国而称霸。于是出兵向东打败齐国,夺取了齐国五座城池;又出兵向南打败楚国,取地三百里:再出兵向西打败魏军。这一来,宋国连继得罪了邻近的齐、楚、魏三个大国。

        宋康王又用革囊盛血,而以箭射之,叫做射天。他认为这样可以威服天下鬼神。他又沉湎于酒和妇人,凡是来谏劝他的臣子,他都用箭把他们射死;甚至还把年老妇人的背部用刀割开来。于是诸侯们都相互谈论说:“宋国已经恢复了他们的祖先殷纣王的暴政了。”于是,诸侯们为宋康王起了一个名子,叫做:“桀宋”。意思是说,宋康王已经和夏桀王、殷纣王这些古来最坏的亡国之君一样了。

        于是齐闵王约了楚、魏两国共同进攻宋国,杀了宋康王,三个出兵的国家共同瓜分了宋国。宋亡。

        (取材自《史记·宋微子世家》、《战国策·宋卫·宋康王时有雀生鹪》)

        97.五百金买死千里马之首

        燕昭王(前314——前279)在燕国大乱、齐军破燕后,成为燕国国君,卑身厚币,从招贤者。

        燕昭王专门去拜望郭隗先生说:“齐国因为孤的国家内乱,因此攻破燕国。孤十分了解,燕国国家小,力量薄弱,难以报仇。但是孤的愿望是,能得到贤士和他共同治理国家,以为先王雪耻。请问先生,一个国家应当如何报仇雪耻?”

        郭隗回答说:“帝者把士人当老师,王者把士人当朋友,霸者把士人当臣子,亡国者把士人当仆役。当国君的人,如果能屈已之身以敬事士人,让士人坐在南面而自己坐在北面以受学(自古以南为贵),则贤于国君百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国君早到而迟退,见到士人以后先对士人问候,而后静听士人讲话,则贤予国君十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士人来了以后国君才到,那么,来的不过是同国君差不多的人;若是国君颐指气使,那么,来的不过是仆役一流人物罢了;若是国君暴怒喝骂,那么,来的人就是囚徒、奴隶一流人了。这就是自古以来有道之君才能引来贤士的道理。大王如果真能广泛选择国中的贤者,把他们当老师,使人们都知道燕王尊重贤臣,则天下之士都要云集于燕国了。”

        燕昭王说:“寡人很愿意敬师贤者,但是应当找谁当老师呢?”

        郭隗说:“臣听说古时候的一位国君,想以千金来购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王宫中的太监对国君说,‘我愿意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太监找到一匹千里马时,马已经死了。这位太监便用五百金把死千里马的马首买到手,回去报告国君。国君大怒说:‘我要买的是活马,死马花五百金有什么用?’太监回答说:‘死马还舍得花五百金,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是下决心买千里马了,千里马一定会来。’果然,不到一年,人们送来了三匹千里马。如今,大王若是真心诚意要招致贤士,请先从我郭隗开始。我看贤者就会不远千里而来了。”

        于是,燕昭王专门为郭隗先生建造了学官,师事郭隗。消息传出去以后,乐毅由魏国来燕国,邹衍从齐国到燕国,剧辛自赵国往燕国;士人们像车轮的支轴向着轴心一样奔赴燕国。燕昭王广泛听取了士人们的关于治国的看法,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如是者=十八年,燕国殷宫,士卒都愿意打仗。于是,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赵、魏、韩)合谋,征伐齐国,大破齐兵于济西,齐闵王逃至莒城。</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3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