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25)
先秦(25)
到六月份,新麦已经登场了,晋景公想吃麦饭,命管理公田的官吏献上新麦,烧成麦饭,召来那个说自己吃不上新麦的桑田巫,示以麦饭,然后命人立即杀掉桑田巫。桑田巫刚杀掉,晋景公将食新麦饭了,忽然觉得肚子发胀,便到厕所去,跌了一交就死了。这样,晋景公终于还是没有吃得成新麦,可惜桑田巫白赔上一条命。
有个服侍晋景公的小臣,在晋景公死的那天清晨,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登天,到了中午,恰好是他把死掉的晋景公从厕所里背出来,于是,小臣便讲了自己的梦。晋国大臣们认为,他是命定要服侍晋景公的,便决定让这个小臣活活的殉葬。
这个故事,《左传》中记载很详细,但是《史记·晋世家》中一句也未提及。可能是司马迁认为内容过于荒诞不经,所以不取。不过,这是“病入膏肓”那句广为流传的成语的出处,又可见当时风习,所以我们还是编入本书了。至于其迷信部分,相信今天的读者自能判断。
(取材自《左传·成公十年》)
68.“外宁必有内忧”
晋厉公无道,内多宠姬而外信谗言,臣子当中三位郤姓的大臣,专权而势力强大。大夫伯宗喜欢直谏,他的妻子在他每次上朝以前,必劝戒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因为盗与主人、民与在上者双方处境、地位不同,是非的标准就不同以至相反了。你喜欢直言,当今国君并不能辨别是非,总有一天会大难临头。”伯宗不听妻子的话,仍旧坚持直言,这样就得罪了三位有权的郤姓大臣,三郤进谗言于晋厉公,晋厉公果然杀了伯宗。因为伯宗是以直言闻名于国中的,所以晋厉公杀伯宗后,国内臣民对晋厉公议论纷纷,普遍有不满的情绪。另一位正直的大臣范文子,因此而对晋国的前途十分忧虑。
这时候,正好已和晋国结盟的郑国背盟联楚,晋厉公打算出兵伐郑。范文子说:“照臣的想法,如果诸侯们都背叛晋国,这倒反而是好事情,可以使晋国警惕起来,注意搞好内政,今后就会更强大。现在只有一个郑国背叛我们,即使战胜了,焉知不反而是晋国之忧呢?”晋国中军统帅栾书说:“晋国一向强大,不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失掉诸侯盟主的地位。”于是晋厉公亲自带兵伐郑。
晋厉公六年五月,楚国出兵救郑国。范文子请求晋厉公退兵。郤至说:“晋国在历史上曾经好几次败于楚国,如今又避开楚军,这是增加晋国的耻辱。”范文子说:“过去的晋国国君,所以要争强于战场,是有原因的。当时秦、翟、齐、楚皆强,如果不争,子孙后代就会日益削弱。如今形势已经不同,秦、翟、齐皆弱,只剩了楚国一个强国。只有圣人才能内外无患,我们这些人都不是圣人,因此,外宁必有内忧。因为没有外患了,心中就无所惧,无所惧就要滋生骄佚,反而不利。不如留下楚国不要打,留个外患在那里,君臣都会有所警惕,对晋国是大有好处的。”晋厉公和其他大臣都听不进范文子的意见,以为是奇谈怪论。郁至说:“发兵诛叛,见到强国就退兵,今后何以号令诸侯?”
于是晋、楚两军大战,晋将吕錡射楚共王(前590——前559)中其一目,虽然吕錡本人也被楚国善射之士养由基射死,但是楚国毕竟伤了元气,晋军于是大败楚军于郑地鄢陵(今河南鄢陵县)。晋国自此威震诸侯。
晋国君臣在战败楚军以后,果然大家都骄纵起来。特别是晋厉公,觉得大臣们不听自己的话,想把大臣们尽数罢退,而重用宠姬的兄弟们掌握朝政。有一个宠姬的哥哥胥臣赶快利用这个机会和大臣栾书联合起来,陷害三郤之一的大臣郤至。栾书在晋、楚之战中是中军统帅,郤至是新军统帅,两人的军权相差不远,互不相让。于是胥童使人到楚国去,要楚国制造谣言陷害郤至。楚国见有隙可乘,便派人看望晋厉公,造谣说,郤至准备废晋厉公而将流亡在周地的公子周立为晋国国君。晋厉公开始还不大相信,便问栾书,栾书说:“或者会有这样的事情,君可以让郤至出使于周,看他和公子周有没有来往。”晋厉公果然派郤至出使于周,而另外派人秘密跟踪郤至。栾书乘机使人带信给公子周,要公子周去拜望出使的郤至,制造郤至和公子周相互勾结的假象。郤至和公子周两人根本不知道栾书和胥童在背后搞阴谋,所以两人就在周地见面了,跟踪郤至的人马上回来向晋厉公报信,晋厉公果然对郤至产生了怀疑,而郤至则完全蒙在鼓里。
正好晋厉公带群臣去打猪,郤至打到一只野猪,献给晋厉公时,却被晋厉公身边的宦官孟张夺走了,郤至哪里会把孟张放在眼里,一箭射死孟张。晋厉公大怒说:“郤至眼睛里还有寡人吗?”于是,胥童乘机对晋厉公说:“三郤族大而多怨,族大则不利于国君,去大族国君就安全;杀多怨者则受到其他臣子的欢迎。”于是晋厉公下了杀郤至及其宗族的决心。
晋厉公想杀三郤的消息渐渐传出来了,郤錡对郤至说:“不如出兵攻击国君,即使我失败而死,至少也能削弱国君的力量。”郤至说:“人臣之所以立于朝廷,靠的是信、知、勇。信者,不能叛君;知者,不能害民;勇者,不作乱。失此三者,谁能支持我?我宁可坐以待死,也决不作乱。”
晋厉公六年十一月,胥童将兵八百攻杀三郤,同时抓了大夫栾书、中行偃。胥童原来是和栾书同谋的,一旦下了毒手,对同谋者也毫不客气,他对晋厉公说:“不杀栾书、中行偃,君王必危。”晋厉公说:“已经一天杀了三位卿,寡人不愿意再杀大臣了。”胥童说:“君王不忍,他们今后对君王不会手软的。”晋厉公不听胥童之言,令栾书、中行偃复位,而升任胥童为卿,栾书等都顿首说:“感谢君王不杀之恩。”
事后,栾书、中行偃都觉得,当晋厉公的臣子,处境太危险了,于是合谋杀了晋厉公,而迎公子周回国,立为晋君,是为晋悼公(前572——前557)。晋悼公尽逐晋厉公信用的嬖臣,重任贤臣,节用爱民,薄敛赦罪,于是晋国复霸。
范文子担心晋国去了外患就会产生内忧,还真是给他担心着了。这是一个很有辩证法的观点,不仅适用于政治生活,在其他方面也是值得人们咀嚼的。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左传·成公十六年——成公十八年》)
69.重用魏绛以和戎
晋悼公大会各国诸侯时,他的弟弟扬干不守军法,扰乱了军队的阵势。晋中军司马魏绛斩了替扬干驾车的驭手。晋悼公大怒,对中军统帅羊舌赤说:“寡人大会天下诸侯,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扬干却受到了悔辱,这件事使寡人丢了脸。你必须马上杀掉魏绛,不要违抗寡人的命令。”羊舌赤说:“魏绛事君没有二心,不惧怕困难,对有罪者也敢于用刑。他这样处理,必有他的道理,肯定会对大王说清楚原因的。他怎么会辜负君王对他的任命呢?”
羊舌赤的话刚刚说完,魏绛入见,交给晋悼公的仆人一封信,然后自动前去准备受刑而死,两位大臣士鲂,张老连忙拦住魏绛。
晋悼公于是读魏绛的上书,书中说:“前者君王命臣担任中军司马。臣听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武,管理军政者以虽死也要严格执法为敬。君主大会天下诸侯,臣岂敢不敬?如果君王的军队不武,担任军职者不敬,那是罪莫大于此了。臣唯恐犯不武不敬之罪。扬干犯了军令,臣事前没有管好他,事后只能用刑。臣之罪是很严重的,怎敢不服刑而死,使君王生气!请君王让司寇(主管刑事的大臣)对臣行刑。”晋悼公读完信后,来不及穿鞋子,赤了脚追出宫门,对魏绛说:“寡人原来说的要杀你的话,只是从对弟弟的私人关系上面言的;你对扬干的处理,是严格执行了军法,你是对的。寡人有弟,不能教训,使他犯了,这是寡人的过错,寡人请求你不要再增加寡人的过错了。”
于是,晋悼公认为魏绛是个人才,请他共餐,提拔他任新军佐帅。
后来,晋悼公要征伐戎狄,魏绛谏劝说:“楚国正在寻找机会侵犯中原,中原诸侯以我晋国为主,如果我军集中兵力征伐戎狄,必给楚以可乘之机。不如和戎。”
晋悼公问:“和戎有什么好处呢?”
魏绛对答说:“和戎有五利。其一,戎狄逐水草而居,重财货而轻土地,我国可以用财货换取土地。其二,边鄙可以相安无事,百姓与戎狄和睦相处,有利于农业发展。其三,戎狄等都服于晋国,四邻震动,提高了晋国的威望。其四,以德服戎,不用打仗。其五,我树立了以德服人的榜样,今后必然近悦远来。请国君思考一下。”晋国从晋惠公开始,因为同秦国对立,要团结诸戎来共同对付秦国,所以同戎狄的关系一直是比较好的。秦晋之间发生战事时,诸戎也常常是站在晋国一边共同与秦国作战的。但这是为了对付秦国而自然产生的做法,而从理论上明确地提出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建立和睦关系的大臣,则魏绛不仅是晋国历史上的第一人,看来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