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的玄机TXT下载>>历史的玄机>> 鳌拜——并非天生就要当权臣(1)TXT下载

    历史的玄机: 鳌拜——并非天生就要当权臣(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鳌拜——并非天生就要当权臣(1)

        鳌拜,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在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的率领下,王弘祚配合黄锡衮密助康熙主政于朝,逮捕鳌拜有功。王弘祚晋兵部尚书、潘湖叟、黄锡衮升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结果他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为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骁勇善战,屡立奇功

        在入关之前,满族人皆上马为兵,下马为民,所有男子从12岁起,就正式成为战士,因此鳌拜从小就受到骑射训练。长大后,鳌拜武艺高强,弓马娴熟,为人孔武有力,初任护军校尉,因功授甲喇章京世职、参领等职。崇德元年(1636年)十二月,太宗皇太极率军第二次侵掠朝鲜,鳌拜任职护卫,随侍皇太极左右。翌年正月,朝鲜投降,皇太极凯旋。临行皇太极命贝子硕托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攻取明军占有之皮岛。硕托军久攻不下。二月,皇太极命武英郡王阿济格率军往代硕托,鳌拜从征。

        明军自天启元年(1621年)占据皮岛,在此开镇,驻以大将重兵,从背后威胁后金,时时乘虚袭击,与宁锦前线互为犄角,辽东汉人逃亡者甚众,成为后金的心腹之患。努尔哈赤在世时曾几次派军攻取,但均未成功。皇太极为此日夜筹思,必欲拔之。此时阿济格奉命指挥攻岛,与诸将集议,决定分两路进攻。四月初八夜,后金军一路排列巨舰,实为佯攻,以吸引万余守岛明军;另一路乘船轻舟疾进,攻皮岛北隅,实为主攻。此路肩负重任。阿济格集诸将询问谁人能率军先登。鳌拜请战,与准塔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于是约定登陆后举火为号。鳌拜与准塔连舟渡海,但鳌拜等人的偷袭队伍还是被皮岛明军发现。明军立即炮矢齐发。后金军冲了数次均未能靠岸,形势紧急。在这种情况下,鳌拜不顾生死亲操舟射箭,到岸边后,一跃而上,大呼陷阵,冒炮矢直前搏战,准塔继之,所部登上皮岛,然后举火引导后继后金军。由于鳌拜率部队占据了滩头阵地,所以其余后金军蜂拥而上,遂攻克皮岛。皇太极闻报大喜,特撰文告祭努尔哈赤,以慰在天之灵。太宗以此岛可比大城,令从优议叙。鳌拜论首功,膺重赏,由牛录章京超擢为三等梅勒章京,赐予巴图鲁称号,旋擢镶黄旗护军统领,位列大臣。

        明清松锦之战,是关系到双方生死存亡的决战。崇德六年(1641年)六月,鳌拜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困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13万大军来援,立营松山西北,攻击清营。明锦州守将祖大寿亦遣兵出,夹击清军。济尔哈朗指挥右翼失利。武英郡王阿济格指挥左翼,遣精锐护军助战。鳌拜统领镶黄旗护军,见明骑兵自松山出,奋力搏杀。明军大败,于是鳌拜不待军令,乘胜追击,直抵明军兵列,令所部下马步战,冲入敌阵,再败明军。鳌拜往来接战,辄当先陷阵,五战皆捷,因功由三等梅勒章京擢为一等梅勒章京。八月,皇太极倾全国之师,亲率援锦,夺明军笔架山军粮,断其归路。二十一日晚,洪承畴指挥明军分路突围。鳌拜奉命率清军左翼,截击突围明军。明总兵吴三桂、王朴、唐通等率马步兵沿海边突围。鳌拜率军追击。明军溃败。明军在这次战役中也表现了极顽强的战斗精神。据记载,明军士兵在陷入绝境时仍视死如归,鲜有乞降者,拥荷其将,立于海中,伸臂翼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礼,死而后已。“清人对不降士兵三日搜杀,极其残酷”。经此一战,明军损失大半,败局已定。

        崇德七年(1642年)十一月,鳌拜又随饶馀贝勒阿巴泰毁边墙入掠明境。他指挥本旗兵率先攻破明长城防线,然后,长驱直入,进逼燕京。旋随左翼攻掠至山东,攻陷兖州府及临清、汶山诸县。两路清军复会合于密云,再败吴三桂、范志完援军。崇德八年(1643年)六月由墙子岭斩关而出。这一仗,清军共攻陷明内地城池88座,生擒明鲁王朱衣佩等共6王。明宗室死者千余人,掠掳人口36万余口,牲畜数十万头,金银财物不计其数。明人说:“清军壬午年(1642年)之入,直走青齐,及淮而止,所至屠掠一空,祸为至剧……国力耗竭,而事不可为矣。”十月,叙功,鳌拜由一等梅勒章京擢为三等昂邦章京。

        逼死李自成,射杀张献忠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暴逝。满洲贵族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出现了尖锐矛盾。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是皇位的主要争夺者。诸王兄弟或支持多尔衮,或拥立豪格。皇太极自将的两黄旗大臣坚决拥立豪格。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是主要的带兵将领,是参与这场斗争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黄旗大臣索尼、图赖、图尔格、谭泰、塔瞻等8人,前往豪格家私相计议,欲立肃亲王为君;又与索尼等人“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白旗诸王则力主立多尔衮。双方僵持不下。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门”。八月十四日,多尔衮在崇政殿召集议立嗣君会议。当天清晨,鳌拜与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誓立皇子,下令精锐护军“张弓矢,环立宫殿,然后到崇政殿”,摆出兵戎相见的阵势。在会议过程中,当争论不决时,鳌拜与皇太极手下两黄旗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辈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实则胁逼多尔衮拥立皇子。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一折中方案为双方所接受。福临即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1644年)。</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的玄机,小说《历史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的玄机 鳌拜——并非天生就要当权臣(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