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的玄机TXT下载>>历史的玄机>> 李斯——流血的仕途(2)TXT下载

    历史的玄机: 李斯——流血的仕途(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李斯——流血的仕途(2)

        一纸谏书为己正名

        李斯西行入秦,正是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即位、相国吕不韦实掌政柄的时代。工于心计的李斯立即投奔到吕不韦门下,做了一个随侍左右的舍人。李斯极力表现自己的才干,使吕不韦对之大加赏识,把他推荐给秦王政担任郎官。郎官的级别虽然不高,却是秦王身边的近侍,这自然是继续向上爬的有利台阶。李斯不断地进计献策,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建议吞并六国、完成统一的大段宏论:“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能,不必费多大力气,就足以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这是当今之世难得一遇的良机。如果现在怠慢而不迅速促成,等到各国势力再度强大起来,联合抵御,即便是有黄帝那般贤能的君主,也无法完成统一的大业。”李斯的这番话,对尽快完成统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做了全面的分析。李斯的进取精神与分析问题的冷静和深刻,是其他大臣无法比拟的。因此,李斯很快赢得秦王政的垂青,被晋升为长史,后又擢任为客卿,得以参议国事。

        正当李斯仕途得意之时,突然发生的“逐客”事件差一点断送了李斯的政治前途。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发生了两起大事:嫪毐谋叛被平定;相国吕不韦受嫪毐案的牵连而被罢免。秦国的一批本土臣僚对国君任用来自他国的士人为“客卿”的做法早就心怀不满,借此扩大事态,宣称来自山东六国的人都是为其故国谋利益的,有间谍的嫌疑,因此主张将所有滞留在秦国的他国人一概驱逐出境。秦王政在“亲政”之初,为了抗衡吕不韦的潜在势力,不得不笼络本土宗亲,所以未经深思熟虑,就下达了“逐客”的命令;为了雷厉风行地推行“逐客令”,还配合进行了“大索”行动,即大规模搜捕。一批本来在秦国寻求发展出路的士人,均在被驱逐之列。其中也包括李斯在内。他只好打点行装,走上东归之路。

        秦国素有尚武之风,本土不乏精兵良将,但是文教落后,很少出现政治家、谋略家,更无文人学士。在这种背景之下,秦国长期推行的“客卿”制度成功地吸引了其他国家怀才不遇的人才入秦为官,出谋划策,有效地弥补了秦国缺乏人才的缺陷。而现在秦王的一道“逐客令”等于废止了行之有效的客卿制度,在“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的特定环境下,势必对秦国的发展不利。被驱逐的李斯洞悉其中的利害所在,他更不愿意把在秦国所奠定的根基尽失于一旦。于是,他在被迫离秦的途中,上书秦王政。这就是千古名篇《谏逐客书》。李斯倾其雄才于一书,写得酣畅淋漓,词婉意切,极富说服力。

        李斯首先历数客卿对秦国富强所作出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秦惠王重用张仪,“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秦昭王重用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据此看来,秦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都是借助于客卿的贡献。他底气十足地质问“客何负于秦哉”!假如以往的秦国国君拒绝客卿,就会“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的玄机,小说《历史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的玄机 李斯——流血的仕途(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