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的玄机TXT下载>>历史的玄机>> 张良——名利双收又明哲保身的“奇士”(6)TXT下载

    历史的玄机: 张良——名利双收又明哲保身的“奇士”(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张良——名利双收又明哲保身的“奇士”(6)

        刘邦抓住有利时机,向项羽展开了政治攻势。他先派陆贾到项羽处,要求项羽释放他的父亲和妻子,双方和解,各自罢兵。项羽没有答应。不久,刘邦又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的儒生前去劝说项羽,希望罢兵讲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项羽答应了。

        由于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刘邦也觉得累了,就想松一口气,打算率军回关中休养。可是张良和那位堪称阴谋家的陈平却不答应。两人对刘邦说,他们已经占有了大半个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和支持他们,而项羽则陷入了兵疲粮尽、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现在正是彻底消灭项羽的最好时机。如果不趁这个有利时机击败项羽,那么,一旦等他缓过劲儿来,恢复了元气,要想打败他就难了。换句话说,不趁眼前这个大好的时机消灭项羽,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养虎遗患。

        每到关键时刻,张良总会给刘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而每到关键时刻,刘邦总是会毫无保留地采纳和接受张良的意见。这大概就是他们君臣的相知、相依、相助。刘邦听张良这么一说,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得什么和平协议,立即挥师越过鸿沟,马不停蹄地追击项羽。

        最后,韩信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法,终于打败了项羽。项羽在乌江边上自杀身亡,悲壮地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死时年仅31岁。

        封一人,安群臣

        刘邦灭掉项羽以后,天下诸侯纷纷劝进,拥戴他登基即帝位,成为天下共主,建立汉朝。为了感谢天下诸侯和一些功臣宿将的拥戴之功,刘邦要分封一批诸侯和功臣。张良虽然没有带兵打过仗,不曾有过战功,但是刘邦还是让他自行选择齐国的三万户作为食邑。

        不过,张良明白,既然刘邦视他为“帝王师”,那么对他的奇谋同样会有所忌惮,现在如果接受刘邦的建议,在齐国自择三万户,将来要是有小人嫉妒,从中挑拨,诬陷自己在齐国图谋不轨,刘邦同样会猜忌自己,继而对自己下手。因此,他坚持不领他的这份厚礼。

        刘邦巴不得所有的功臣都像张良这样推辞谦让,毕竟,谁又愿意把自己家的地盘多分给人家呢?于是他封张良为留侯,让他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不过,刘邦这次分封功臣只封了二十多人,显然不能满足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他们这么多年之所以愿意跟随刘邦出生入死、抛妻别子,就是因为他们认定刘邦最终能取得天下,想跟着刘邦沾点光,被封个一官半职。于是这些将官们彼此之间日夜争功、表功,以期引起皇上的注意。有些将领在彼此争功相持不下时,甚至还拔剑相向。

        留侯张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他深深为刘邦担心。在他看来,分封功臣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到底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不是靠谁一句话说了就算的,需要逐一核定;而核定功劳又是一件耗费时日和人力的事情。但是此事决不能拖延,至少要先让将士们吃下定心丸,让他们明白只要有功,就一定能够得到封赏。于是他心生一计,打算让刘邦对功臣们表现出积极的姿态,让他们安下心来。

        一天,汉皇刘邦在洛阳南宫(起初定都之处)与张良议事,他从阁道上看到很多将领坐在沙地上互相议论,那情形好像是在争议什么大事似的。于是他问张良那帮人在商量什么。

        留侯张良故作危言耸听状,回答刘邦说:“陛下您难道不知道吗?他们这是在商议如何谋反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的玄机,小说《历史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的玄机 张良——名利双收又明哲保身的“奇士”(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