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的玄机TXT下载>>历史的玄机>> 管仲——野心勃勃,誉满天下(1)TXT下载

    历史的玄机: 管仲——野心勃勃,誉满天下(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管仲——野心勃勃,誉满天下(1)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他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耻名不显于天下

        管仲属于周王室比较疏远的亲族。有很多学者认为他是周初管叔的后裔,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他属于周穆王的后代。他的父亲管庄仲(后世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改“庄”为“严”)去世得比较早。管仲由其母抚养长大。他的家族可能原来属于贵族,到了管仲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了。因而管仲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比较艰苦,从事过一些下层人才做的职业。据一些史书记载,他“尝为圉人”,即为人养马以维持生计,也有人说他曾是“故成阴之狗盗,天下之庸夫”。这些都说明,那时管仲的地位确实不高,为一般人所轻视。幸运的是,管仲很早就和鲍叔牙成了好朋友。青年时期,他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在南阳经商,可惜都不太成功。因为贫困之故,每次分红利的时候,管仲总是要求多分给自己一些。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管仲的朋友,鲍叔牙知道后并没有责怪管仲,他知道管仲并不是贪财好货之人,之所以要求多分钱财,乃是因为家贫又要奉养老母之故。

        年轻时期,管仲曾经替好朋友鲍叔牙谋划事情,因时机不利,结果使得事情反而更加糟糕。他曾经三次求仕,却得不到君主的信任,最终都以被逐结束;曾经三次参与保卫社稷的战争,却每次都因挂念老母而做了逃兵,没有被“军法从事”已属万幸。后来,孟子也把他当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典型,可见他的这段困苦不堪的经历在古代也是天下皆知了。在他人生中最为困难的阶段,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鲍叔牙的理解和支持。这对管仲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坚持下去。而这段困苦的经历既给予管仲更多的磨砺,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下层民众,细致而全面地了解齐国社会的利弊,为他后来执政齐国厉行改革打下了基础。

        管仲的可贵之处就是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如此困苦的境遇中,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之火,那就是“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正是由于心中存有这种火苗,他才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生活的苦难而不失态、不偏激。他在隐忍中等待,在困境中求索。那时的齐国处在齐襄公的统治之下。齐襄公是一个典型的荒淫残暴的君主,他的后宫“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就这样他还不满足,又和自己的妹妹。后来,他的妹妹嫁给鲁桓公做夫人,兄妹之间仍然藕断丝连。最终发展到在鲁桓公到齐国访问时,为了肆无忌惮地,他们兄妹合谋,借机将鲁桓公灌醉杀死。本来在前几代君主的治理之下,齐国由疆域不过百里、“地泻卤、人民寡”的蕞尔小邦逐渐蔚为大国,到齐庄公、僖公时期,已经初具霸业的规模了。但经过齐襄公的胡作非为,齐国政局日非,国内动荡不安,许多贵族预感到将要大祸临头,纷纷避走国外。这其中就包括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当时公子纠在管仲、召忽的辅佐之下避走鲁国,而公子小白则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到莒国去避祸。不过鲍叔牙当初对齐僖公令其辅佐公子小白很不满意,常常称病不朝。他认为小白将来没有希望继承君位,让他来辅佐小白,肯定是出于对他才能的不认可,是见弃于国君。而管仲却大不以为然。相反地,他对公子小白相当看好,认为一旦齐国情况有变,出来收拾局面的非小白不可。他为鲍叔牙对当时的形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力劝鲍叔牙出山。</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的玄机,小说《历史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的玄机 管仲——野心勃勃,誉满天下(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