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秋风辞TXT下载>>秋风辞>> 第十八章 关东大侠(5)TXT下载

    秋风辞: 第十八章 关东大侠(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八章关东大侠(5)

        具体工作怎么做的,细节不详(如果是我,就跟两家说明白,大家卖我个面子,都别闹了,不然老子翻脸,让你们一块玩完)。总之,两家代表听从郭大侠劝解,当堂口是心非地握手言欢、各怀鬼胎地拥抱干杯。

        最耐人寻味的是郭解对这结果的处理方法。他告诉两家代表,之前当地十几家社团前来调解纠纷未成,而我一出马你们就和好了,这样一来,显得我强龙压过了地头蛇,不如你们接着闹,等到他们再来调解时,就势和好,让他们好收场下台。

        这事最终还是传遍了江湖。

        大家对郭解的人品、道德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郭大侠做好事不留名,而且顾及到各方面的关系和面子,实在是高!

        通过以上事迹,我们惊奇地发现,现在的郭解仿佛优秀人品大爆发,他完成了由黑道老大,向“雷锋叔叔”和“闲人马大姐”完美混合体的华丽转身。

        然而,我阴暗地以为,以上一切不过是假象。

        郭解,不过是实现了由2.0流氓系统向3.0流氓系统的成功升级。

        大侠的覆灭(五)

        下面讨论一个问题:侠是什么?

        根据《辞海》的解释,“侠”是指仗着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辱的人或行为。

        于是,帮助弱小的行为就是侠,把侠义行为做到尽人皆知的人方为“大侠”。根据这个定义,我郑重建议把“福布斯慈善排行榜”,正式更名为“侠客谱”。

        其实,每个人心中对“侠”的理解自有尺度。

        长期受武侠小说及影视作品影响。在我等庸碌小民心中,“侠”跟“武”双宿双飞、不离不弃。二十余年前,我读梁晓生的自述体小说《京华见闻录》,读到作者自述混在北京、不闻一名之时,曾经心生武侠幻觉,幻想自己突然神怪附体,“嗨”地一声,打断京城当路的电线杆,引来路人对自己的侧目崇拜一段时,不禁产生共鸣、拈书狂笑。盖当时我心中的武侠梦,是能够在课间操时,一掌震死同班前排那个经常对班花讨好、谄媚的死胖子。

        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对“侠”有更高的标准。他在自己武侠小说创作的颠峰之际(1959年),借《神雕侠侣》二号男主角之口抒发了他对“侠”的理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口号是如此响亮、胸襟是如此博大,门槛却是如此之高——足以根绝了我等草民的侠客梦。

        而比金庸大足了两千多岁的司马迁显然对“侠”有着不同的认识,虽然这认识多少有些含混不清。

        司马迁在编撰《游侠列传》时,所入选的主角们全是市井平民,开宗明义,他宣布入围的标准共计四条:

        一.诚实守信(其言必行,其信必果)。

        二.不怕死(不爱其驱)。

        三.有功夫却不显摆(不矜其能)。

        四.有功劳却不自吹(羞伐其德)。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标准,司马迁老师先是没敢说,最后终于没憋住,还是说了出来,那就是:压根儿把法律当个屁(扦当世之文罔)。

        我以为,这是司马迁本人深受酷法之害,在自己的书里吹捧一下敢于挑战法律的“游侠”, 顺便出了胸中一股怨气。

        而郭解,不是敢于挑战法律,只是善于钻法律的空子,其手段可鄙、其用心可疑!

        且容我细细道来。

        大侠的覆灭(六)

        说郭解可疑,是因为他成名之后,固然循纪守法,绝不杀人,大行善事,广树侠名,而在他的身边,却总有反常的事情发生,恶性凶杀案不断。</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秋风辞,小说《秋风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秋风辞 第十八章 关东大侠(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