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秋风辞TXT下载>>秋风辞>> 第十七章 李广射石(5)TXT下载

    秋风辞: 第十七章 李广射石(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七章李广射石(5)

        卫青不败非天幸

        李广骁勇,匈奴人惹不起,右北平郡消停了。

        然而匈奴并没有就此消停,他们绕过右北平,从雁门郡入侵帝国北部边境,前线吃紧,卫青临危受命,带领三万骑兵,驰援雁门(山西省右玉县)。

        待卫青兵团赶到时,很遗憾,大戏已经散场落幕。匈奴抢劫集团得手,大获而归。

        按说,此时卫青就可以回到温暖、安全的后方,向皇帝刘彻交差。报告我也替他想好了:我军勇猛,匈奴望风而逃!既无风险,又有面子。

        然而,卫青是天皇巨星,他站在雁门关外,看着四周刚被匈奴劫掠过的残败景象,极其郁闷:我一上场,你们就退场,啥意思?

        他拒绝落幕,并主动给自己增加戏份儿:率军杀出国境,追击匈奴。

        好戏开锣。

        驮着战利品、唱着俚曲的匈奴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日落西山红霞飞,打劫回来阿哩哩。他们的撤退速度缓慢,队形凌乱,全不设防。

        当三万多名汉军骑兵像发疯一般,挥舞着马刀从后方冲入自己阵地时,匈奴人一度大脑缺氧——他们实在无法把这些剽悍的战士和刚刚被自己击败的汉军画上等号。

        瞬间,匈奴的建制被打乱,阵营全线崩溃。此役,汉军共斩杀匈奴数千(斩首虏数千)。

        战后,匈奴打听到,那位冲在汉军最前方、砍人最多、动作最嚣张的年轻将领,就是卫青。

        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再次率四万大军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斩杀敌军数千,更大的战果是,他成功占领了原归匈奴控制的“河南地”。

        这个河南,并不是现在那个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少林功夫弛名天下、被山寨产品坏了招牌的河南省(膜拜一下,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人杰地灵),而是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河套地区。这里处于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而无决口溃堤之忧,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适合农耕,民谣曰“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便是说的此地(咦!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个“妈”何以对儿女如此偏心)。

        战后,刘彻迁民十万于此,设置朔方郡、五原郡,开发农垦,这里的战略地位逐步显现,成为对匈奴作战的桥头堡和重要补给站——就像钢刀敌胸膛。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汉武帝再次出手,对匈奴兵分三路,展开攻击。

        我一直认为,“3”是个很奇妙的数字,既不像“1”那么单调孤单,也不像“2”那么对称乏味,它充满着不和谐的美感,因此,梅花必得三弄才能动听;孔子上路必须要凑齐三个人方可找到老师;杜甫必定要等到房顶的茅草被吹掉三层才会着急,写出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导的讲话也通常要说足三层意思。

        从勾搭上“小三”卫子夫来看,刘彻显然也有严重的恋“3”癖。

        三路军分别从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和右北平郡出发(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共计十万人,

        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到底怎么打,要歼敌多少,占领敌人阵地几何,夺得战利品多少,刘彻一概不作硬性摊派,总之,找到敌人、战胜敌人就行——刘彻真是一个粗放型领导。

        本次攻击,从右北平郡出发的第三路军乏善可陈,既没取得重大战果,也没遭受重大损失。

        取得辉煌战果的是第一、二路军,这两支部队有同一个统帅:卫青。

        卫青是一个集约型的干部。战前,卫青做足了功课。

        夜凉如水,风吹草低,一支三万人的骑兵队伍静静地在漠北草原上快速行进,自数日前告别高阙,这支大汉帝国的部队已夜行日宿,悄悄向北行进了六百余里。

        这里已远离国土,战士在沉默中行进,他们的心中或许会偶尔回味爹妈送行时的殷切叮咛,情人离别之际的缠绵呢喃,耳中却只听得到北风呼啸间杂着的胡骑嘶鸣。

        在他们的脚下,之前从未有汉人军队涉足。

        天色阴沉,无星;草色四望;无路。

        然而,战士们心中却并不惶惑,他们坚信,他们的统帅,那个年轻的将领一定会带领他们踩出正确的道路,找到敌人,取得胜利。

        就是这里了,卫青紧闭的嘴角隐隐露出笑意——前方,有匈奴的帐房密布。卫青知道,这里就是匈奴西部军区司令右贤王的总部。

        按照战前的周密部署,汉军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对右贤王营帐合围。卫青发出事前约定的信号,在天色破晓之前,总攻开始了。

        大概是为了丑化对手,从而反衬卫青同志英明神武的高大形象,司马迁老师在《史记》中说:战斗打响之际,匈奴军团司令右贤王正残醉未醒、搂着漂亮的小老婆睡觉。

        他做梦都不会想到,汉军竟敢于推进到如此纵深,给自己致命一击。

        战役更像是偷菜。

        事实证明,右贤王是一个愚蠢的统帅、不负责任的领导,但却是一个合格的情人(丈夫)。

        他在半醉半醒之间居然立即做出抉择,营帐,不要了;部队,不要了;小老婆,要,必须的。

        他反应敏捷地抱着小老婆抢上骏马,在混乱中冲破汉军包围,夺命而逃,他跑得是如此之快,据说,汉军派出特种骑兵追了上百里也没追上。

        此役,卫青生擒右贤王以下高级军事干部十几人,俘虏一万五千人,牲畜无数。这是西汉开国以来对匈奴作战取得的最为辉煌的胜利。

        卫青,恭喜你,你成功地在历次对匈奴作战中取得了胜利,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你战前认真细致的统筹谋划,战役中身先士卒的优秀作风。

        卫青,在一次次的实战野战中熟悉了敌人、磨炼了意志、锻炼了队伍。他逐渐把对匈奴的作战变成了一个自己的熟练工种,把自己变成了刘彻手中的一把利剑:扬眉出鞘,无坚不摧。</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秋风辞,小说《秋风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秋风辞 第十七章 李广射石(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