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秋风辞TXT下载>>秋风辞>> 第六章 七国之乱(10)TXT下载

    秋风辞: 第六章 七国之乱(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六章七国之乱(10)

        好比大家一起合伙投资做生意,固然参与投资的股东众多,但大多数底子薄、本钱小,真正准备充分、本钱充足、能够撑起场面的,还得算是刘濞领导下的吴国。

        刘濞发兵造反之初,曾经在国内作了一次极为煽情的战前动员:老汉我已经六十二岁了,现在要亲自带领兄弟们上战场厮杀;我的小儿子不过十四岁,也将身先士卒、投入战争。我命令,我吴国,从十四岁到六十二岁的男子,全部投入战场,不胜不归。

        于是,吴国精壮人丁倾国而出。据统计,刘濞投入造反的总兵力达到二十多万。

        吴国叛军从吴国首府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出发,向西北渡过淮河,在淮河西岸,他们和楚王刘戊率领的十万楚国叛军胜利会师,现在,七国之乱的主力——吴楚联军,共计三十万人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向西进发,目的地:汉帝国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

        在造反的途中,有一个据点他们绕不过去——梁国。

        梁国国王就是前文提到的,刘启的亲弟弟刘武。

        刘武是坚定的保皇派。

        站在刘武的角度,很好理解他为何没加入叛军阵营。一来刘启是亲哥哥,削藩绝不会削到自己头上;二来刘武还惦记着前些时日刘启酒后的交班承诺,自己还有接任皇帝的可能,前途远大,怎会跟着刘濞、刘戊等狗急跳墙的,没前途的家伙们瞎搅和?

        固然,从后期的表现来看,刘武也是个比较扯淡的人,但必须承认,在平定“七国之乱”中,他居功至伟,是二号功臣。

        吴楚联军一进入梁国境内,刘武就在棘壁(河南省永城县西北)组织截击。但没拦住,准备得很不充分的梁国部队一战即溃,被叛军击斩一万余人。

        吴楚联军乘胜前进,在梁国国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外围突破了刘武的第二道防线。

        这次刘武败得更惨,他的部队被打乱了阵形,无法集结。好在残兵败将们对地头还是很熟,大家一股脑全逃进了睢阳城里,刘武紧闭睢阳城门,再也不敢出城和叛军对攻。

        睢阳守城战役打响。

        在九百一十一年后(公元756年),还将有一个传奇人物据守睢阳。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勇气和毅力,以区区数千人的守军,对抗叛军数十万,死守孤城近一年,凡四百余战,斩敌将三百,敌兵十二万。

        最终,食尽,无援,城破,这人咬牙切齿、痛呼杀贼,最终英勇就义。

        这个人,名叫张巡。

        又五百余年后,有一个叫文天祥的人写下了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诗篇《正气歌》,其中一句:为张睢阳齿。

        睢阳,是一个值得记住的、神奇的城。

        刘武现在据守睢阳,感到压力巨大,他向他的老哥,皇帝刘启告急求援。

        刘启也正焦头烂额。

        削藩,是自己走上皇帝岗位以来实施的重要国策。

        这下好,终于削得天下一团糟。

        这时,他突然想起当初晁错大力怂恿自己推行削藩政策时说的一句话: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看来,晁智囊对封国造反是有预见的,那么,他一定有对付封国造反的预案。

        于是,刘启紧急召来晁老师请教。

        面对刘启热切的眼光,晁错出了他这辈子最馊的、也是最终导致自己送命的一个主意。

        晁错之错(八)

        对于封国突然叛乱,晁错也大感意外,他拿不出像样的主意。

        然而智囊晁先生是不会交白卷的,面对刘启的咨询,晁错开始胡言乱语,信口开河。</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秋风辞,小说《秋风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秋风辞 第六章 七国之乱(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