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秋风辞TXT下载>>秋风辞>> 第一章 诸吕乱政(13)TXT下载

    秋风辞: 第一章 诸吕乱政(1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诸吕乱政(13)

        这真是一只小狐狸给老狐狸讲故事。

        陈平官场老手,老奸巨滑,斗争经验丰富。他不相信十五岁的娃儿张辟彊能有如此见识,事情明摆着的,吕雉是通过张辟彊给自己带话来了。

        陈平问,发动政变?哪有的事!你看如何才能打消太皇太后的顾虑?

        陈平其实是在询问,吕雉对自己有何指令。

        在昏黄明灭不定的灯光下,张辟彊缓缓道来:你现在向太皇太后提出人事调整建议,建议由太皇太后的三个侄儿吕台(吕泽子)、吕产(吕泽子)、吕禄(吕释之子)分别担任南、北军司令,建议吕姓家族成员都担任政府职务,这样,太皇太后自然心安,对你们的顾虑也就消除了,自然免祸,大家皆大欢喜。

        南北两军,是汉帝国的卫戍部队,南军护卫宫中,驻扎长安城内,北军护卫京城,驻扎城外。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吕雉是明白人,她深知,只要吕氏家族能掌控住枪杆子,就翻不了船。

        集体上位(二)

        话说,张良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张不疑,袭了张良的“留侯”,老二就是这位给陈平出主意的张辟彊,因父亲余荫,年级轻轻身任“侍中”公职。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写有《张良无后》一节,说张良的后人很快被夺爵位、官职,从此这一家族不再显赫。

        分析原因,洪迈认为,那是因为张良当年曾经数次劝刘邦悔约,使用诈术欺骗并消灭对手,折损了阴德云云。

        洪教授(洪迈曾任官职福州教授),你太不历史唯物主义了。

        导致“张良无后”的原因,我认为,是张良的儿子们太热衷于政治而又缺少相应的政治智慧。

        汉初的政权格局,帝系、后系、功臣系山头林立,看似和谐稳定,实际暗流涌动,矛盾激烈,功高智广如张良老爹,都不敢轻易趟这浑水,天天在家装病装神,张不疑、张辟彊这对小哥俩儿偏偏急吼吼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把宝全部押在后系,因此,最终难免和后系集团一损俱损。

        正如鲁迅先生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说的:“一辈不如一辈。”

        书归正传,陈平根据张辟彊带来的吕雉精神,提出建议,马上获准。

        在吕氏掌控禁军军权后,老太婆彻底安心,在接下来儿子的葬礼中,专心专意尽情哀号,大放悲声。

        吕雉是个讲究团队精神的人,虽然自己掌权听政,为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她决定把吕氏家族成员集体带上位,她的口号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具体的操作上,吕老太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封立吕姓为王,但此项工作推进困难。某日朝会,吕雉把封自己娘家兄弟为王的议题摆上桌面,一时群情哗然。

        反对最坚决的是王陵。

        王陵现在的职务是右宰相,百官之首,这位先生特点鲜明。

        首先是资格老,当初王陵在沛县混黑社会时,小无赖刘邦都得尊他一声老大(陵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其次是骨头硬,当年项羽为了拉拢王陵,把王老娘绑到军中为人质,当娘一样供养,王老娘和王陵铁了心地拒绝合作,结果王老娘自杀,并惨遭项羽水煮。

        第三是一根筋,地球人都知道,刘邦平生最讨厌的人是雍齿,但王陵偏偏和雍齿私交最好,走得最近,这纯粹是和最高领导唱反调,于是刘邦也不大待见王陵,他的爵位是安国侯,受封最晚。

        固然如此,刘邦心里知道,王陵和周昌一样,是值得信赖的人。刘邦弥留之际,郑重向吕雉提出由王陵继曹参之后担任宰相。</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秋风辞,小说《秋风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秋风辞 第一章 诸吕乱政(1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