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西藏生死线TXT下载>>西藏生死线>> 第一章 成都至察木多(2)TXT下载

    西藏生死线: 第一章 成都至察木多(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成都至察木多(2)

        “奉旨抚西戎,

        冬登丞相岭。

        古人名不朽,

        千载如此永。”

        此时此景,因为对先人景仰,又觉得诗里的喟叹很符合当时众人长途跋涉的心境,所以我们几个在山顶上的军官,相视会心地一笑,就朗声念起诗碑上的碑文。周围有齐声唱和的人,一念十,十念百,整个蜒蜒在山顶上的军官士兵们,都大声念唱起来 ,不料这样响遏行云的声音,竟使传说中的天气真的陡变,一时间阴云四起,拳头粗的冰雹从四面八方落下来,打得队伍四散狼狈,急奔下山,后面来不及登顶和下山的官兵,都为冰雹所伤。不一会儿,浓雾又从不知名的远方渗透而来。笼罩住山头,阴寒凝聚,天地为之动容。这虽然是自然界可以解释的一种物理现象,也是我们出使西域以来所遇见的第一件奇事。

        打箭炉,川藏线上著名的交通枢纽,也是川藏交界处地域最后位于四川境内的大型集镇。相传三国时的诸葛亮,带兵南征,派遣其手下大将郭达做先遣部队,到这地方设炉造箭,所以有了今天这个地名。这地方三面环山,天气经常是阴云浓雾,一会儿又狂风怒吼,冷冽异常。远远暸望那些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化的。连盛夏最热的三伏天,这里的人也要穿着棉衣,以防不测的寒流。部队在打箭炉住下来,休养几天,官兵们模样都很滑稽,一个个内着皮袄,外面裹着毪子大衣。各人还是被冻得不时簌簌地发抖。逢到这样的鬼地方,我也只好跟自己苦笑,内地冬天的寒冷,是由户外天气造成,平时人要是生疟病发寒热,寒是由内出。惟独这塞外之寒,是生自内外不分的肌肤,冷得莫名其妙,也冷得叫人不可思议。

        一进打箭炉城,几乎在第一秒钟,就可以看见身穿奇装异服的和尚喇嘛,填街塞巷,满世界都是。听当地人介绍,全城现有喇嘛寺12所,出家的喇嘛二千余人,居民种族也十分复杂,四川人、云南人、陕南陕西人、土家族人、回人,也有英法各国的传教士多名。当地的土人一般比较迷信喇嘛教,家里如果有三个男人,必以其中两名奉献给至高无上的佛祖,到庙里做喇嘛。也有很多人家,全家人都去做喇嘛的,所以在打箭炉城,喇嘛组成的宗教群体据有最大社会势力,能支配一切。普通人一旦身为喇嘛,其身价就有点像内地的科举,考取了秀才状元一般。所以这里的人都以积贮功德修炼成为喇嘛为一生的荣耀。

        康藏一带,气候酷寒,田地生产,只有一点点稞麦,所以当地的僧侣平民平素多以一种名为糌粑的食物为粮,佐以著名的酥油茶。有钱人有时也会吃点肉食火腿。以大麦粉做面食的很少。那种糌粑的做法,已经很古老了。先是以青稞炒熟磨成细粉,调和酥茶。再用手指捏拿送入口中。酥茶,以红茶在火锅里熬到十分浓,倒入长竹筒内,过滤掉茶叶渣,再伴上酥油和少许的食盐,用圆头长棍上下搅拌,使之水融,然后再盛进考究的铜壶里,置壶到火上煎煮。待到进食吃糌粑时,用这特制的茶水润喉,平常也用它做日常的饮料。一般当地的藏民,都嗜此若命。每次饮茶,一饮就是十余盏。我初到当地时,坐下来喝这种酥油茶,觉得茶味腥臭刺鼻,十分难闻。正好一起去的年轻军官和我打赌,说是每人要喝下去一碗为数,一碗喝不完的,罚其如数。当了众人的面,我只好硬着头皮,勉强小呷一口,立即觉得胸闷气膈,难以下咽,只好认输作罚,不敢再试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西藏生死线,小说《西藏生死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西藏生死线 第一章 成都至察木多(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