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幕僚生存智慧TXT下载>>幕僚生存智慧>> 第七章 防未然:提前筑墙保平安(3)TXT下载

    幕僚生存智慧: 第七章 防未然:提前筑墙保平安(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防未然:提前筑墙保平安(3)

        此后,武三思又与中宗的皇后韦氏勾搭成奸,由于中宗懦弱,权政归于韦氏,武三思因此权势复振,张柬之等方感到是一种威胁,这才多次劝中宗诛杀武三思,中宗怎忍心杀掉爱女安乐公主的公公。即使中宗想诛杀武三思也不可能,因为当时朝政实权在韦后手中,中宗也作不了主,当然不可能听从张柬之等人的劝谏。张柬之见劝中宗诛杀武三思而不可能,则退而求其次,想从权势上加以抑制,遂上书中宗说:“天后当权时,李氏宗室被诛杀将尽。现在幸赖天地之灵,陛下得以复位,而武氏子弟仍然保有王的封号,居显要的官职,与过去一样。这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情况。希望降低他们的官爵,以满足天下人的心愿。”张柬之想唤起中宗对过去的不幸回忆,来去掉武氏的势力。然而中宗早将过去忘得一干二净,只安于现在的安乐,所以无动于衷,仍不听从。张柬之等无法,只好叹息愤慨,或弹指出血,自怨自艾地说:“过去之所以未诛杀诸武,是希望皇上去诛杀,以张大天子的威风。今反如此,事势已去,不知如何是好。”这就叫养虎为患。

        武三思本来就有政治野心,武则天在位时就想被立为太子,与韦后勾搭上后,更是狼狈一家,韦后本就是野心勃勃,欲作第二个“则天皇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帮手,又岂会容忍张柬之这班正直的人在朝中掌握朝政?因此她便与武三思里应外合,时常在中宗面前败坏他们,力图加害。

        张柬之等畏惧武三思的谗言,因平时见考功员外郎崔浞对武三思也有所愤慨,指责的言辞还颇为激烈,便引为知己,作为耳目,让他去暗中探听武三思的动静,以便采取相应对策。而这个崔浞却是个十足的小人,他见中宗对武三思非常青睐,便倒向武三思,将张柬之等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武三思,成了武三思的一条忠实走狗,并被武三思引荐为中书舍人,成了皇帝的近臣。

        正在这时,原殿中侍御郑情因诌事张宗昌兄弟,被贬为宣州司事参军,在宣州又贪赃枉法,为躲避法办,逃入洛阳,投靠武三思。郑情拜见武三思,先大哭,尔后又大笑。武三思甚感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郑情说:“开始见大人而哭,是哀伤大人将遭诛杀而灭族,后来大笑,是高兴大人得到了我郑情。大人虽然得到了天子宠幸,但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袁恕己等五人把持着将相的大权,他们胆略过人,废掉太后尚且易如后掌,大人在权势上还能比得过太后吗?因此大人不去掉这五人,简直危如早晨的露水。可是大王还自以为安如泰山,我深为大王担忧啊。”武三思正与韦后相谋,欲除掉此五人,因五人官位高,权力大,受到中宗的信任,在社会上又有重大的影响,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今听郑情之言,知必有计,心中大喜,便请郑情登楼,去至密室,尔后问道:“刚才你既然说到要去掉张柬之等五人,但是五人位高权重,我不知从何处着手?”郑情说:“在下有一妙计,可建议朝廷,以他们五人拥戴复位之功,册封为王,夺其实权。他们一旦手中失去权力,就可以任凭摆布了。”武三思深以为然,便引荐郑情为中书舍人,与崔浞一道,同为他的谋士。

        武三思与韦后按照郑情所献之计,日夜在中宗面前巧舌如簧,诋毁张柬之等五人,向中宗说道:“这五个人自以拥戴有功,就居功自傲,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将对社稷不利。”由此中宗对五人起了疑心,不再信任。武三思与韦后二人便进一步向中宗建议“不如封张柬之等五人为王,不让他们再参与朝政,这样在外表上是尊重功臣,避免他们的不服气及人们的议论,实际上又夺去他们的权力,不致再专权用事。”中宗这个人耳朵极软,对武三思、韦后更是言听计从,于是下诏书: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崔玄为博陵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同时免去他们“知政事”即宰相参政的权力,赐金银绸缎及鞍马,只须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入宫朝拜一次。</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幕僚生存智慧,小说《幕僚生存智慧》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幕僚生存智慧 第七章 防未然:提前筑墙保平安(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