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幕僚生存智慧TXT下载>>幕僚生存智慧>> 第一章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3)TXT下载

    幕僚生存智慧: 第一章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3)

        【闲言碎语】

        对于姜子牙的“渭水垂钓”,后世评论说:其钓者之意不在鱼,而在乎人也。要想进入封建统治集团,总少不了贵人的提携。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马不能老处在被动的位置上等待伯乐的出现,为了尽快谋权,不妨主动去寻找可以相助自己驰骋千里的伯乐与“贵人”,以加大自己的筹码。

        话虽如此,但若要被“贵人”相中,首要条件还是自己必须有两把刷子。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姜子牙一无所长,即使他在渭水河畔垂钓一辈子,也不会被文王发现。更何况,千里马的表现好坏与否,不仅代表伯乐的识人之力,若找到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对贵人的荐人能力,也是一大讽刺。

        2.朝中有人好做官,韩侂胄凭借皇亲的身份控制朝政

        中国历来就有“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定论,事实也是如此。当权者往往会注重“血脉”情感,会对裙带关系下的求权者大大开恩和给予照顾,此类型幕僚谋权难度要小得多,种在肥沃土壤里的种子更容易开花结果。所以不难理解此类人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一路绿灯地在官场中叱咤风云!

        韩侂胄凭借皇亲的身份先见吴太后而有定策之功,又因韩后得立而有内援。在此基础上利用权谋走内线广置党羽,先控制言路,再安排亲信,最后一举贬黜当政者赵汝愚并将其害死,彻底控制了国家政权,可谓善于钻营之人。

        韩侂胄字节夫,他是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他的母亲和高宗赵构的圣献皇后是亲姊妹,而这位圣献皇后便是他的亲姨娘。正是这一层关系才为他进入朝廷打开了第一道门。而孝宗之死则是他立足官场一个很好的契机。

        孝宗于绍熙五年六月戊戌日(公元1194年6月28日)崩于重华殿。当时的情况是孝宗已把帝位内禅给光宗,光宗惧内且体弱多病,光宗皇后李氏妒悍,所以父子失和。孝宗死后,按理说必须由嗣皇光宗主丧,可光宗既有病又受制于李后,竟不前去临丧。其他大臣十分恐慌,局面很尴尬。大臣们没了主张,几次去请光宗也不得应允,只能再去请示吴太后。并哀请吴太后主持丧礼。吴太后本是高宗皇后,虽非孝宗的生母,按名分也是母亲,由母亲为儿子主办丧礼,实在于礼仪上说不过去。但不管怎样,孝宗的丧礼总算可以举行了。

        局面虽有好转,但事情并未完结,光宗受制于李后,始终不临朝听政,也不执丧,孝宗的丧礼还是不能正常进行。中国人是很讲礼仪的,送葬的礼节最多。正式运棺材时,长子要在前面执绳导引,俗语谓之“抬头扛”。此人非长子不可,长子不在,可依次下排。但这次的情况不同,按理说此项工作必由光宗执行,但光宗坚决不临丧,连棺材边都不到,何况“抬头扛”呢?而此事又不能请吴太后来代替,哪有妈妈给儿子执孝之理?所以这又成了棘手的问题。就像一出好戏缺个主角没法开场一样,大臣们急得团团转。正在此时,韩侂胄出场了。

        光宗不临朝,不执丧,人们自然想到光宗第二子嘉王赵扩,想让他监国或即位来代替光宗执丧,但这是涉及皇权转移的大事,谁敢作主,非面见吴太后不可,因她是孝宗之母、光宗之祖母,辈分最高,地位最尊。但大臣们很难见到吴太后。当时,丞相留正已托病辞职,知枢密府赵汝愚便成了首号人物,他拟定要立嘉王,但又无法把意思传达给吴太后。左司郎中徐谊为赵汝愚划策说:“知阉门事韩侂胄,是吴太后妹妹的儿子,何不托他进宫禀明太后即行内禅呢?”赵汝愚说他不方便直接找韩,徐谊代为转托。韩侂胄闻信即来见赵汝愚,面谈之后,韩侂胄当即允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幕僚生存智慧,小说《幕僚生存智慧》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幕僚生存智慧 第一章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