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宋朝那些人TXT下载>>宋朝那些人>> 二十六 后宫皮影(2)TXT下载

    宋朝那些人: 二十六 后宫皮影(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二十六 后宫皮影(2)

        但是史书上只记载到,太祖解衣就寝而已。

        按照史书上说,第二天早晨,大家发现太祖赵匡胤已经驾崩了,说白了就是死了。当皇后接到太祖驾崩的消息后,她哪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太祖的身体怎么样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于是就带着几个宫女赶紧来到大殿查看情况,然后问他们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随后就打发王继恩召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前来。

        然而王继恩这家伙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急匆匆地奔去开封府找赵光义了。问题就来了,难道他王继恩的耳朵不好使听错了?这是不可能的,侍从的耳朵是职业的,要听着就答应的,如果他这么容易听错早就被辞退了。

        那么他为什么找赵光义啊,那咱们就接着看好了。

        王继恩来到赵光义的府前,发现门前还站候着一人,把他吓了一跳。门前站的是程德玄。这姓程的是赵光义的心腹,精于医学。他的解释是这不大半夜里,听到好像有人喊我,说是晋王让我过来有事,可我开门后没看到人,就担心晋王有什么不舒服,于是就赶过来了,见门闭着就没有打扰,在这里候着。

        于是,两人开始敲门。

        看到没有,多么让人不解啊。晋王府门口连个值班的都没有,就像平民百姓那样关着大门。

        话说王继恩两人来到府内,对赵光义说,皇后召见。赵光义竟然满脸的惊异,在房里来回地踱几步,犹豫着不肯立刻就去,还说:“我还是跟家人商量商量吧。”

        他为什么这么慌张?为什么要跟家人商量?商量什么?

        接下来王继恩说出了答案,他说时间久了,恐怕被人抢先了。

        说到这里事情就明白了,为什么王继恩听错了皇后的吩咐,那个大夫为什么在门前站候着,赵光义为什么犹豫不决了。这是他们早就串通好的,只是到了落实的时候,赵光义有些害怕,所以变得语无伦次了。

        三人匆忙往宫里赶去。这时候的风越刮越大,雪花纷飞,地上已经变白,像预示着什么。三人来到皇宫大殿前,王继恩小声说:“晋王您先稍等,小的进去说声。”

        程德玄皱眉说:“废啥话,直接进去不就得了。”

        赵光义并没有反对,三个人就闯进去了。

        宋皇后听到王继恩回来了,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说:“晋王到了。”

        宋皇后以为自己听错了,我让你去找德芳你说什么晋王啊。正在这时,抬头看到赵光义进来了,不由惊得目瞪口呆。二十五岁的皇后以求生的本能哭道:“我们母子的性命就托付给官家了。”

        哇,这官家的称呼是宫里人对皇帝的专称!

        她这么喊赵光义那就等于说承认赵光义是皇帝了。

        赵光义用力挤巴眼睛,还用手揉眼,心里想我得流眼泪,得多流。也不知道他袖子里是否装着切开的洋葱,果然从眼里流水了。

        他用断断续续的声音说:“共保富贵,不必担心。”

        以上这些史料是对于赵匡胤之死的最长也是最为详细的叙述了。对于官修的宋史上对以上的解释更为可怜,就说“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还有句话说“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详尽的介绍了。

        那么在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相已经不可重演,但我们仅能凭着历史零星的记载也许是演义,最大可能地还原。

        当时赵匡胤肯定与赵光义在谈重要事情,在当前的情况下没有比立储更为重要。至于当时赵匡胤是不是有病,史料记载人家赵匡胤这段时间的活动安排非常多,甚至都安排了去西京洛阳的行程,活动竟然安排到十天内的。

        如果他有病,还会参加那么多活动,还会预备去西京洛阳吗?史书上从来都没有这段时间赵匡胤有病的记载,或者大臣们向他问候的记载。如果他真的有病,官史是需要明确记载的,可是没有任何的文字表明他有病。

        也许有人说了赵匡胤是饮酒过度,酒精中毒而死。

        这种可能性不大,赵匡胤虽然也喝点酒,但他认为酒不是好东西,普通人喝多了,就会胡言乱语,行为不检点,如果皇帝沉湎于酒那就误国误民,他对于饮酒非常节制。再说他们当时在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喝很多酒的。

        为什么喝酒的过程中,赵光义立起来还行礼的样子,又坐下来喝酒。可能赵匡胤向他托付什么,他施礼说,臣弟定不负兄托之类的话。比如说朕就把某某子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地培养他,让他能够不孚众望,将来开创大宋的大业。

        他于是行礼道,陛下请放心,臣弟定当尽力辅佐。

        最让人生疑的是,赵匡胤用斧子把杵地,还挺响,还叫道:“好为之,好为之!”这几个字让人费解。有人说是,“好好干,好好干”。有人说,可能是,“你做的好事儿”。那么这些话与斧柄嗵嗵、嚓嚓,结合起来就不是很客套的话了。

        我们只能怀疑,那酒里是有问题的。

        相信皇后第一时间来到大殿,她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再就是,她在等着德芳来的过程中,肯定会问侍从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否则她不会在听到晋王到了,竟然吓得不行,还哭着说,以后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给官家了……

        历史虽然不能复制,不能重演,但是我们通过事情的演变或结果,有时候还是能够判断出当时的基本情况的。就像通过案发现场与作案动机推断事件的发生那样。当然,对于赵匡胤的死我可以假设,而同样你也可以有你的假设,这不冲突。但是下面的故事也许更能够证明赵光义在那天晚上做了什么……</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宋朝那些人,小说《宋朝那些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宋朝那些人 二十六 后宫皮影(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