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原来这么八卦TXT下载>>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一篇 生活用品(18)TXT下载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一篇 生活用品(1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篇 生活用品(18)

        14世纪时,在欧洲城镇的钟楼里安装的大钟采用的是重力驱动,而不是依靠水力。由英国的圣?阿尔班教堂、布拉格、伯尔尼以及慕尼黑存留下来的大钟,都带有天文图和小雕像,而城镇钟大部分都是有铁齿轮的,到了17世纪,出现了时摆钟和游丝发条。1840年,英国的钟表匠贝恩发明了电钟。194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利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钟的原理。于两年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它的运转是借助铯、氨原子的天然振动来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内都能准确运转,误差十分小。

        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时钟有了新的发展。北宋时期,苏颂发明了一种水运仪象台,这种仪器既是一种天文仪器,又是一种计时仪器。它是借助齿轮工作的,被世界公认为机械钟的祖先。

        英国的汤姆平于1695年发明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后来,同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1765年,自由锚式擒纵机构诞生。1728到1759年,航海钟问世。18到19世纪,钟表制造业逐步实行了工业化生产。20世纪,开始进入了石英化新时期。可以说,钟表的发明与发展,融合了全世界人民的智慧。

        让眼睛更加清澈:

        眼镜的雏形始于东汉水晶凸面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镜对眼睛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装饰品的作用。它有什么样的发展史呢?在中国,考古人员在明朝以前的坟墓中就已经发掘出了成形的眼镜。江苏扬州憎泉山的刘荆墓里,出土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水晶放大镜。它是水晶凸面镜,圆形,并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里,它能使物体放大五倍。

        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由此可见早在东汉初年,中国的造镜技术和工艺就已经十分高超了。这为眼镜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宋时期,管监狱的小吏史沆,首先发明了成形眼镜。外形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材料是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之类。

        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是13世纪末来到中国的。后来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由此可知,在中国的元朝初年,眼镜就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他于1295年才返回自己的国家,而他的父亲尼克罗?波罗、叔父马菲欧?波罗却早在1269年之前就来到中国做贸易。他的父亲和叔父早在那时就已经把这种东西带回了意大利。

        到了明朝,中国本土的眼镜开始越来越少。后来人们甚至说眼镜是由国外传入的。到了清朝,人们还将眼镜视为十分珍稀的物品,只有皇室人员才有资格佩戴。皇帝也把这种东西看得很珍贵,有时将这宝贝赏赐给自己亲近的功臣。那个时候,佩戴眼镜的人,会显得非常威严。当时的镜框是用玳瑁做成的,是一种珍贵动物的甲壳,而透镜一般用稀有的宝石来做,所以眼镜的价格非常昂贵。那时的人们把眼镜架在鼻梁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是看重它的功能。

        眼镜一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欧洲人广泛使用。那时欧洲人同中国人一样也把眼镜视为体现高贵身份的装饰品。

        1352年,艺术家托马索?达?莫德纳画的“普罗旺斯的休”肖像画,其主人公就佩戴着眼镜,神态颇为得意。这幅画是首次表现眼镜的艺术作品。多米尼克?吉兰达于1480年也画了一幅画,圣?哲罗姆坐在书桌旁,居然也戴着一副眼镜。从此,圣?哲罗姆专门代表眼镜制造商行会的利益,对他们进行庇护。</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原来这么八卦,小说《历史原来这么八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一篇 生活用品(1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