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唐史并不如烟TXT下载>>唐史并不如烟>>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9)TXT下载

    唐史并不如烟: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9)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9)

        战事确实按李渊的预想发展,屈突通果然派出部将桑显和攻击王长谐的大营,幸亏有孙华等人抄了桑显和的后路,不然王长谐这一路就算报销了。

        孙华一包抄,桑显和的部队顿时溃乱,一路狂奔逃回了河东郡。本来孙华准备一鼓作气拆毁蒲津桥,结果到蒲津桥一看,不用动手了,人家桑显和已经把活干了,刚才撤退的时候桑显和顺手把蒲津桥的绳索给砍了!看来屈突通那边已经做好了固守的准备。

        伴随着王长谐的胜利,李渊挥军到了河东城下,将河东郡团团围住。出乎李渊意料的是,屈突通倒是不慌不忙,从容登城固守,倒像是早就等着李渊来包围。

        现在难题出来了,面对屈突通这个刺猬,到底下口还是不下口呢?如果下口,很有可能被这只刺猬扎住,而且一扎就是好几个月;如果不下口撤围而去,那么这只刺猬很可能尾随李渊乘机乱咬。

        生存还是毁灭是莎士比亚的问题,而下口还是不下口则成了李渊的问题。

        对于下口还是不下口这个问题,李渊的部将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当即下口,宁可冒着被扎的危险也要马上下口,一派则主张不下口,绕过河东直取大兴。当然还有一派,这一派就是两面派,看哪派赢了他就跟哪派走,两派僵持不下,他就先满地溜达,无疑这一派其实是大多数。

        主张下口的代表人物是裴寂,他认呜须马上解决屈突通,不然一旦绕开河东郡,屈突通必会一路尾随,到时大兴城内守军跟屈突通里应外合,李渊大军就成了饺子馅。

        而主张甩开屈突通的代表是李世民,他认为屈突通的目的在于自守巢穴,目光短浅,决不敢从背后袭击义军,而今之计兵贵神速,必须乘胜进攻大兴,沿途召集各路起义军,如果困在河东城下,大好的机会将一一错过。

        从军事角度而言,裴寂和李世民都有道理,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考虑了问题,现在皮球又踢回给了李渊,该是他最后拍板的时候了。

        李渊不愧是老奸巨猾的平衡高手,他同时采纳了两种意见,留下一部分将领继续围困河东,缠住屈突通,而自己则亲率大军直扑大兴。花开两朵,兵分两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结果证明两手抓策略非常成功。相比之下,李密的策略就相形见绌,李密只能固守一条路实行一手抓策略,从来不敢同时实施两手抓,因此跟李渊相比,李密就是一个残疾人,一个只会用一只手工作的残疾人。

        历史是最好的审判官,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渊的决定是正确的。李渊亲率的大军直扑大兴,沿途投降的城市接二连三,蒲津、中潬、华阴三座城市先后归顺,而首都大兴下属的各县也纷纷派来使节向李渊表示归顺的诚意。至此,首都大兴已经成为一座孤城,而通往大兴的路则成了李渊的自由通道。

        历史用雄辩的事实表明,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当僵持不下时,不妨换个角度,绕开这个难题,或许前方就是一片阳光灿烂。

        汇流,天下归心

        绕过了河东郡,李渊前方一片坦途。九月十六日李渊抵达了朝邑(陕西大荔县东),在这里又发生了与西河郡、霍邑同样的故事,一天之内,朝邑又多了一批五品老头和揣着李渊白条上任的人,而投奔李渊的人还是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赶来,势头如同在赶集。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朝邑有便宜货在甩卖,而明白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天下归心的李渊。</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唐史并不如烟,小说《唐史并不如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唐史并不如烟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9)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