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唐史并不如烟TXT下载>>唐史并不如烟>>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7)TXT下载

    唐史并不如烟: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7)

        一边是粮食,一边是婚姻

        就在李渊不停攻城略地的同时,李密也没有闲着,也在不停地招降纳叛。这一年九月五日武阳郡(河北省大名县)郡丞驭藏献出郡城投降李密,被任命为上柱国,封武阳公。

        按照一般的程序,驭藏让自己的宾客给李密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文采,让李密看得如痴如醉,李密索性写了一封信:“老元啊,把帮你写这封信的这个人给我吧!”

        既然领导喜欢,那就拿去吧,驭藏火速安排这位宾客到李密的总部报到。报到之后,这个宾客迅速被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事(总记录官),一天之内从一个蹭饭吃的宾客变成了李密跟前的红人,看来这个宾客实在不简单。

        这个宾客确实不简单,在唐朝声名显赫,在后世影响深远,这个宾客就是唐太宗的那面镜子——乡巴佬魏征。

        魏征这个人从小丧父,家中贫寒却喜欢读书,虽然胸怀大志,却被周围的人当成怪人,主要是他这个人不按常理出牌,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也不在乎,成天都琢磨一些奇怪的东西,而且丝毫不管别人怎么看。本着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他早年间还当过道士,后来觉得当道士没前途,这才又出来混了个差使,给驭藏当宾客,负责文书工作,平常为驭藏整理整理文件,写写信。结果给李密写的那封感谢信让李密看中了他的文采,从此小文书魏征就站到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

        应该说李密这个人还是很有眼光,比如说他能从一封感谢信中挖掘出魏征;然而李密又是没有眼光的,日后魏征为李密设计了“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的计策,结果李密没有采纳反而贸然出击,最终输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从这个角度而言,李密在魏征面前就是半个瞎子,一只眼睛读懂了魏征的文采,另一只眼睛却无视魏征的良策。

        收编完魏征,半个瞎子李密又在打黎阳仓的主意,而为他提出这个策略的,正是徐世勣。

        在徐世勣看来,黎阳仓是比洛口仓更大的粮仓,也是更大的争夺天下的资本,因此主张李密夺取黎阳仓,只要有了黎阳仓,兵就会越来越多,势力就会越来越大。

        听完徐世勣的提议,李密在心中飞速地盘算了一下,决定马上执行“黎阳仓计划”。李密派徐世勣率领五千人马,自河南阳原县西南的原武镇渡过黄河,会同驭藏等共同攻击黎阳仓,结果稍遇抵抗,轻松攻克。也难怪,一个国家储备粮仓库哪能经得住上万人的攻击?

        攻克黎阳仓之后,李密的人马马上据守设防,同时大开仓门,让附近的饥民随意搬运,愿意留下参军的粮食管够。这样十几天的时间,李密的帐下又多了二十万人马,势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然而就在李密沾沾自喜时,泰山道士徐洪客的来信让李密陷入了沉思之中。道士在信中说:“几十万士兵长久聚集在一起,粮食才是他们的黏合剂。到最后粮食吃完了,队伍也就散了。即使有留下来的,也会厌恶战争,难堪大用。现在士兵们还有锐气,为什么不能顺运河东下,直扑江都,活捉暴君号令天下呢?”

        道士的话深深地敲打着李密的心坎,李密很想与道士当面交谈,随后他极有诚意地邀请道士面谈,然而道士却始终没有露面。终其一生,李密没能见到这个有见解的道士,而这个徐洪客道士只给历史留下了这样一封信,就再也没有留下任何踪迹。</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唐史并不如烟,小说《唐史并不如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唐史并不如烟 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