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TXT下载>>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第七章 伐谋伐交(2)TXT下载

    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第七章 伐谋伐交(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伐谋伐交(2)

        公元前632年一月,晋文公把军队集中在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俘虏了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再次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楚国同曹、卫本是盟国,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会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中计,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的方法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您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还故意去攻打它。”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了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肯给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于是,子玉以联军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国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了六百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两队为右军,许、郑两队为左军,直向晋军扑去。

        子玉逼近晋军后,为了寻求决战的借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必须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从宋国撤军。中军元帅先轸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对策,以曹、卫与楚国绝交为前提,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押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了他的计策。子玉得知曹、卫叛变,使者又被扣,恼羞成怒,倚仗着楚国的优势兵力,贸然带兵扑向晋军,寻求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撤,以避开它的锋芒。属下将领不理解文公的意图,问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文公说:“我以前在楚国受楚成王恩待,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我要遵守诺言。”实际上,晋军的“避退三舍”,是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避退三舍(九十里)”后,退到了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队会合;在客观上,“避退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小说《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 第七章 伐谋伐交(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