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别笑,这是大清正史TXT下载>>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5)TXT下载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5)

        正笑得开心,有间谍来报:报,那吴三桂统五十万军民,星夜上路,放弃了宁远城,全都移民了。

        瞎说,多尔衮怒道:为了攻取宁远城,我们死了多少人?吴三桂又是个花岗岩脑袋,死顽固,怎么可能放弃宁远城?

        然而这却是真的。

        探报流水般地报将上来,吴三桂真的放弃了宁远,带着五十万士兵和百姓,搬家去了山海关。

        为啥呀?

        多尔衮大惑不解。

        不为啥,因为李自成正向北京进发。

        大明告急。

        李自成一路摧城拔寨,大踏步地向北京城挺进。崇祯皇帝召开了无数次御前会议,最后决定,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

        平西伯?

        吴三桂人在宁远,在辽东,要封也应该被为平辽伯、平北伯,怎么封了个平西伯?

        因为西边是李自成。

        大太监谢文举马不停蹄,星夜疾驰而入宁远,吴三桂接旨。

        圣旨下,放弃宁远,不要了,清兵爱要就拿走,吴三桂即刻回兵,迎战李自成。

        不行。吴三桂断然拒绝。

        为啥不行?

        因为我的家在宁远,我部下所有的将士的家,都在宁远。吴三桂回答:这些年来,我们与清兵血战无数次,虽说上战场的是士兵,但实际上参与对清兵作战的,是宁远城中的所有百姓,宁远城与清兵已是不可化解的血仇。倘若我丢下他们,不惟是我的士兵不会答应,就算是答应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兄弟姐妹遭受到清兵的屠杀。

        这事,崇祯皇帝也是心里清楚的。所以派了大臣星夜前来,督促全体宁远百姓搬家。

        这时候吴三桂拥有精兵三万,善战的辽民七万,而久经沙场的心腹铁骑几千人,这些人说走就走,但要让他们把老婆孩子丢给清兵屠杀,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霎时间宁远城中,鸡飞狗跳,五十万百姓奔走相告: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那谁家尿布,快点收起来……破家值万贯啊,一说搬家,那舍不得丢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家家收拾了无数的大包小包,整整收拾了十天,才这浩浩荡荡,忙乱不迭地出城了。

        宁远城,大明苦心经营了两百年的辽东前哨,就这样丢弃了。

        一路行来,百姓们妇女号啕,婴儿哇哇,老人哽噎,孩子号叫,道路上拥挤得密麻麻的都是人。走也走不动,紧赶慢赶走上一天,才不过走了五十里路。

        也许他应该像袁崇焕那样,丢下百姓,疾驰京师,事实上清兵并没有追赶,任由这五十万老百姓哇哇哭着慢慢往前走。如果这时候吴三桂丢下百姓,赶往京师……如果清兵突然杀出来了,谁来替吴三桂保护士兵的父母妻儿呢?

        这时候让宁远士兵丢下百姓援救京师,只会有一个结果。

        等到了京师,吴三桂定然是单枪匹马。让士兵们把自己的父母妻儿丢在恐怖的险境中,这种事,纵然有人想干,士兵们也不会答应你。

        救兵如救火,你那边有火要救,这边也同样的危险,所以只能慢慢地走。

        从宁远到山海关,骑兵狂奔,一日一夜可以抵达。

        但五十万妇女儿童,大妈老伯走起来,花费了五天的时间,这个速度也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

        到达山海关,先安置家小,仍旧是鸡飞狗跳,闹成一团。

        这时候,李自成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昌平。

        8. 大人物求利,小人物求名

        吴三桂放弃宁远,往援京师,其行何缓也。

        要追究责任的话,板子首先要打在崇祯的腚上。

        因为崇祯的心眼太坏。

        事实上,崇祯死就死在他心术不正上。

        崇祯这个人,是一个贪婪到了失去最起码的理性的怪物,此人不惟是嗜金银财宝如命,还有一个爱名的癖好。

        名声这个东西,是士大夫最喜欢的,许多士大夫不避刀斧、苦穷一生再挨一刀,唯一所得的,就是身后之名。

        崇祯也想要这个名。

        为了抢占名声,崇祯做事,从来习惯于先找个替罪羊,事情办得好,自己英明神武;事情办砸了,是办事的人水平太差。就拿和满清议和来说,这可以说是崇祯唯一的出路了,不管谁反对议和,他却是必须要坚持的,因为这件事对他有利。

        可是崇祯既想把事情办成,又不想承担责任,所以推出陈新甲来当替死鬼,生生把事情搞砸了。这事大家看在眼里,寒在心头。

        而放弃宁远,无疑又是件对崇祯个人有利的决定。可是崇祯又犯了贪名的老毛病,他自己不想承担责任,预先设置了杀头的罪名,想忽悠大臣们跳进去。

        可别人也不傻。

        大臣们私下议论:上有急,故行其计,即事定以弃地杀我辈,且奈何?

        意思是说:崇祯有麻烦了,所以又使坏心眼,让我们提出来放弃宁远的动议,等过后再以弃地的罪名,把责任推到大臣身上。

        所以群臣为了避免卸磨杀驴的后果,故意无视现实,死命和崇祯抬杠,一意反对放弃宁远。

        群臣们不停地开会,不停地争吵,迟迟不发命令给吴三桂。

        皇上不下达命令,却宁肯错过活命的机会,也不放过陷害别人的机会。

        崇祯不明白,大人物求利,小人物才求名。他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会死得很惨。

        大人物求利,那是因为大人物掌握着资源,容易获利,有了利益,再用钱买名声。而小人物之所以求名,那是因为小人物居于劣势,无利可图,只能搞长线的人生投资,首先积累清名,再慢慢地用好名声换取金钱。

        小人物往往不存在必须要放弃的利益,而大人物则不同,大人物如果顾及名声,就必须要放弃很大的利益份额。就拿崇祯来说,与满清议和固然会引来非议,可是他得到的是能够腾出手来解决掉李自成,获得的是国家的稳定。</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别笑,这是大清正史,小说《别笑,这是大清正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