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别笑,这是大清正史TXT下载>>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21)TXT下载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2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21)

        继任兵部尚书洪承畴的能力比较强,崇祯皇帝派他去辽东监视祖大寿,于是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闪亮登场。

        这厮一登场,便十面张网,四处追捕满世界乱窜的流寇,正忙乱之间,清兵绕道青山口,又跑来闹事。

        这一次,清兵的领队,是獾十四郎多尔衮。

        这孩子终于长大了,早年他娘亲被四大贝勒活活逼死,他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打定主意,要把这口气撒在大明王朝身上。

        多尔衮官拜奉天大将军,大贝勒代善的长子岳托,官拜扬武大将军,两人统清兵十万,绕过长城青山口,大军直取蓟州。蓟州总兵吴阿衡,端的酒量豪迈,正在饮酒之间,端着酒杯就上了马,冲出城来。被清将豪格一箭射来,将手中酒杯射得粉碎。吴阿衡登时大怒,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好你个王八蛋,不喝你就不喝,怎么把我的酒杯射碎了?瞧不起我是不是?一头撞过去,被豪格闪过,一刀劈死。

        吴阿衡身后的士兵们见此情形,掉头逃了个干干净净。

        獾十四郎多尔衮乘胜前进,一路上连拨四十八城,到了高阳城,遇到了麻烦。

        城里有一位高人。

        孙承宗。

        20. 搓衣板大战大刀片

        孙承宗是最先发现袁崇焕的“伯乐”,正是他的举荐,袁崇焕才获得了用武之地。后来清兵袭击北京,袁崇焕下狱,被百姓生生咬死,而清兵不战而退,却留下了兵力,镇守于遵化、永平、迁安和滦州四城。并留下熟悉当地情况,智能兼备的将领镇守。

        从此这四座城,犹如四把锋利的尖刀,直插在北京的脊梁上,惊得崇祯一夜复一夜地睡不安稳。

        孙承宗带着祖大寿,声东击西,忽南忽北,硬生生地把这四座城夺了回来,解了北京之危。

        然后孙承宗再主张修筑大凌河战略防线,不想工程刚刚进行到一半,皇太极就跑来捣蛋,连祖大寿都给俘虏了。崇祯皇帝大怒,看孙承宗年纪太老,已经七十六岁了,杀之无益,就打发孙老头回了家。

        可孙承宗命中注定要跟清兵死磕,他前脚回到家乡高阳城,獾十四郎多尔衮就带清兵打来了。

        于是孙承宗率全体家人登上城楼,组织民众开始抗击獾十四郎多尔衮。

        扒了房梁,拆了灶火。孙承宗指挥若定:房梁扛到城楼上,砸死清兵那群王八蛋,灶火搬到城楼下,排列起来,烧开水,等清兵来了给老夫往城下狠浇。

        老百姓不乐意:孙阁老,房子拆了,灶火也拆了,那我们还过不过日子了?

        孙承宗惨笑:众位乡邻,高阳破了,国家还在吗?国家不在了,你们还在吗?你们不在了,是谁在这里过日子呢?

        众乡邻恍然大悟,当即人人动手,拆房子,扒灶台,整个高阳城中,人人斗志昂扬。

        城墙太矮,太单薄,抗不住清兵骑兵的冲撞,那就抓紧时间修。孙承宗亲自监工,督促役夫:加油,别嫌累,现在你多淌一滴汗,等清兵来了,就可能保住性命……正修着,就见有老百姓连滚带爬地跌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孙阁老,鞑子兵来了。

        獾十四郎大兵如飞而至。

        看着眼前这座高阳城,獾十四郎心里煞是纳闷:这座城……好像有点不大对头耶。

        往前走走看看。

        就往城墙前走,突听一声响亮的梆子声,就见城墙上突然出现数不清的普通百姓,街道大妈、养花老伯、邻家小妹、扫地大婶,发出了震天的呐喊之声,齐心合力地抬着屋梁瓦块,向着下面砰砰乱砸,吓得獾十四郎尖叫一声,掉头就走。

        逃到安全的地方,獾十四郎这才醒过神来,敢情遇上了民间义勇军。好端端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怪事呢?就派士兵喊话,采取政治攻势:乡亲们,别误会,是自己人,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来解放你们的……城上回答:去死吧你。砖头瓦片抛掷下来。

        獾十四郎火了:你说这扯不扯,别人打仗,都是一帆风顺,摧城拔寨,无往不利,自己竟然遇到了民间私募武装,真是太不像话了。带着部队绕城这么一转,怪哉,北面的城墙上挤满黑压压的人,怎么南面的城墙一个人影也不见,大家伙快点,快快进城。

        毕竟是老百姓啊,打仗没有经验,哪热闹都往哪儿扎堆,城墙侧面的守兵和百姓,都跑到正面和清兵血战去了,让獾十四郎趁虚而入。

        孙承宗指挥若定:清兵进城了,乡邻们,杀啊。

        众乡邻手持切菜刀、搓衣板冲了下去,与清兵展开了血战。獾十四郎心里好不窝火,拿大刀片一通猛拍,拍得老百姓惨叫连连,四散飞逃。

        只剩下了孙承宗,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却仍然笔直地挺立着,与獾十四郎直面相对。

        獾十四郎上前一步:孙阁老。

        孙承宗:跟你不熟,少套近乎。

        獾十四郎:孙阁老的英名,我多尔衮打小的时候就听说了,今日终于见到了大人的面,我好好荣幸,好好荣幸啊。

        孙承宗:太老套了,有没有新鲜一点的?

        獾十四郎:孙阁老,多尔衮想请老人家坐下来,咱们聊聊,不知孙阁老可否赏一个面子?

        孙承宗:不赏。

        獾十四郎:老不死的,你敢……

        孙承宗一伸脖子:奴酋,往这砍,老汉我眨一下眼,枉负清流之名。

        獾十四郎急了:来人。

        清兵上前,就听多尔衮吩咐道:拿委任状来,兹任命大学士孙承宗,为大清师团团副参谋……让这老头当军师。

        孙承宗哈哈大笑:多尔衮,你发神经吧?你就不怕我给你当了军师,把你们都给带到泥沼地里去?

        嗯,獾十四郎绕着孙承宗转了一圈:老头,你还算坦白,看你这么诚实的面子上,这样好了,你这老命值多少银子?咱们折算一下,你捎信让人把银子送来,我们就放了你。

        孙承宗大笑:多尔衮,你难道没听说过,大明朝有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孙阁老吗?

        獾十四郎急了:孙老头,讲点道理好不好?让你当军师你不干,让你拿钱赎人你也不答应,你到底想让我们怎么办?

        孙承宗道: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太老了,管不了这么多了。

        说完,孙承宗颤巍巍地走到一边,跪倒,向着北京方向磕头:陛下,老臣追随先皇于地下了。

        语毕,孙承宗服毒自尽。

        獾十四郎在一边呆呆地看着:幸亏孙承宗已经老了,力不从心了,否则的话,咱们这次只怕……</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别笑,这是大清正史,小说《别笑,这是大清正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选举(2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