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竟可这样读ⅠTXT下载>>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第十二章 王母娘娘TXT下载

    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第十二章 王母娘娘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二章 王母娘娘

        可是,王母娘娘并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周穆王很清常

        这个游戏规则他了如指掌。因为,天子也同样并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

        周穆王却知道如何攻克这一难关,那就是选一块好的敲门砖。

        “咚咚咚”,王母娘娘家的门被敲得震天响。

        嘶能不出来相见,她收到的是这样一份贽礼,一块绝对无瑕的天然美玉。

        美玉对王母娘娘的诱惑犹如钻石对现代女人的诱惑一样。她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万年不得一见的宝贝。而这块宝贝,正是上天对井利、祭公谋父、高奔戎们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赏赐。

        在双目凝视间,突然来电。王母娘娘和周穆王与人世间的男女没什么两样。

        在爱情风暴来袭时。

        一个是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一个是风度翩翩的花甲贵胄。

        然后,相吻,相爱,同居,一切都在向着纯粹的美好发展。

        所以,最美好的一幕欢快地出现。

        王母娘娘在瑶池摆了桌席,与周穆王把酒言欢。清风习习,美人依依,周穆王微醺地坐在藤椅之上,每一个毛孔都畅爽无比。

        王母娘娘坐在了他的膝上。

        王母娘娘忽然站起来离开。

        有酒无诗,实在是人生憾事,他们俩都是主流社会的雅人。

        王母娘娘水袖翩翩,围着周穆王舞动起来,像穿在花丛间的一只美丽的蝴蝶。蝴蝶忽然唱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途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歌声很美,也很悲。

        周穆王忽然抬头,他看见了一串晶莹的泪珠,在月色下闪着令人心碎的苍白的光。

        分别,这就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周穆王不是奔跑在来的路上,就是奔跑在回的路上。总之,一直在路上。

        所以,他不会停下,即使这里是如此的令他心动。

        周穆王忽然走过来,把王母娘娘搂在怀,在她的耳畔柔声道:朕暂回东土,待朝政处理完毕后,就再返西域与你长相厮守,前后决不会过三年。

        王母娘娘没有说话,她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抽噎,强颜一笑,伏在周穆王胸前低低吟道:君返东土,为政为民,痴情女子,何敢阻遏?

        周穆王忽然很伤感。离别前的缠绵比离别更令人心碎。

        一个人影却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祭公谋父。他实在不该这时候进来,即使进来,看见后也该很快地闪出。

        周穆王现在不希望被任何人惊醒。可是,祭公谋父却递给他一份加急密报。

        周穆王这才注意到,祭公谋父脸上全是密密的汗珠。他赶紧打开密函。

        他的头一阵眩晕,因为,国内竟然造反了。

        徐偃王。

        一个令周穆王感到惊恐的人物,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比悲壮遗言的汉子。

        徐偃王的家世很显赫。

        在33代前。

        皋陶。

        所以,徐偃王继承了家族的光荣传统,那就是仁。

        以仁治天下者,必无敌。这个道理被徐偃王论证得滴水不漏。

        他以小小的五百里徐国起家,不垢年,倾慕而愿归附于门下者竟有三十六国。最关键的,他的名气如旭日东升,声震天下,甚至连周穆王都不得不对其礼让三分。因为,周穆王不希望被别人骂为不识豪杰的昏君。

        周穆王下令,把东方诸侯全部划归徐偃王统辖。他希望,徐偃王从此满足,更希望从此后与大贤融洽相处。

        可是,徐偃王心中却耿耿难以释怀。他虽仁对天下,可是他却唯独不愿对周穆王仁慈。

        他认为对周穆王仁慈,就是对天下人残忍。周穆王不过是个悠游天下的浪子,实在不是帝王的好料。

        如果让我来做,天下必更加兴旺昌盛。所以,他要取而代之。

        更何况,在32代前,天下就本该是他家的,只不过是被夏启以一种无耻的方式夺去了而已。

        属于我的,我就一定要夺回来,即使它都快被历史湮灭了。

        可是,徐偃王却耐住性子,在艰苦地等待机会。他知道,机会一定会来。

        确实,很快就来了,那就是周穆王的出游。六师倾巢而出,国都内一片空虚。

        可是,徐偃王却伪装得更加忠诚,按兵不动。他要等周穆王走到更远,远到六师很难快速返回。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这就是徐偃王的信念。

        周穆王的心现很乱很乱,乱到没有头绪。

        兵来将挡。但可笑的却是,他的兵都在跟着他环球旅行,而不是驻扎在国都。

        周穆王长叹一声,他都快急哭了。他甚至恳求王母娘娘利用法术来拯救他的天下。

        可是,王母娘娘却鞭长莫及。

        天人之隔。人间自有五行法则,神仙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插一脚。所以,王母娘娘只有陪着他心爱的男人忧愁。

        忧愁却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人才可以。

        这个人就是祭公谋父,虽然他一直像是个默默无闻的配角,可是,他不是。

        他是一柄锋利的剑,只在最关键时刻出鞘。

        他附在周穆王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周穆王立刻神采奕奕。

        王母娘娘却在暗自饮泣,她没想到一切都这么快。相遇时的美好,相爱时的缠绵,相别时的难舍。

        她在伤心欲绝中昏昏睡去,等她醒来时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下两行清泪。

        她望穿秋水,可是再也望不见那个男人伟岸的身影,嗅不到那种熟悉的爱的气息。

        这个男人正面对着一棵老槐树发怔,他从袖中拿出一把匕首,刮下树皮,在乳白色的树身上银钩铁划刻出五个大字:西王母之山。然后,上车,再也没有回头。

        这辆马车的奔跑速度超过了飞机。因为骐骥、盗骊、白义、俞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这八匹骏马只拉了三个人:周穆王,造父,高奔戎。

        一天之内,到达目的地。不是洛邑,而是一个绝对出乎意料的地方。

        荆常

        对,就是淹死周昭王的地方。

        周穆王干脆利索地向荆楚亮出了他的牌:替朕平灭徐偃王,前世的血海深仇则一笔勾销。

        周穆王很自信,他知道荆楚不会拒绝,因为荆楚剿灭徐偃王不费吹灰之力。而周穆王剿灭荆楚也是绰绰有余,只是他一直在贪玩。

        所以,荆楚一直在胆战心惊地活着,这次化干戈为玉帛的机会他们决不会放弃。

        可是,楚王却在纠结。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胜利的果实,而是受人搬的名樱

        一个大臣站在了楚王的面前:王孙厉。

        楚王心神不安地道:徐偃王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仁义之士,周穆王借刀杀人,这个千载骂名,本王一旦背上就再也洗不清了。

        王孙厉一笑,道:大王过虑了。

        楚王道:爱卿以尉王过虑了?

        王孙厉道:以大伐小,以强伐弱,犹如大鱼吃小鱼一样天经地义,大王又为何空忧其他?

        徐偃王遂大败。

        临死前,他长叹一声道:吾一味赖于仁义,而不修武事,致有今日之死,实可为万世之鉴。

        周穆王懒懒地躺在椅子上,六师也已尽数站在了他的面前。

        国内叛乱一平,他就立刻返回到了昆仑山,这个他日夜挂念的地方。

        井利、祭公谋父、高奔戎、毛班、逢固收拾好包袱,向着西王母之山轻车熟路地走去。

        可是在山下,他们却全都愣住了,周穆王只是一笑而过。车轮滚滚,又走向了更远更西的地方。

        井利、祭公谋父、高奔戎、毛班、逢固对政治熟稔于心,可是对于周穆王的心他们却一点都不熟铮

        风流的男人注定不会为任何一个女人止步。

        对于他们来说,宁可一次次地错过,也决不会有任何一次的停留。他们的灵魂是漂浮的,所以他们的一切都是漂浮的。这自然包括爱情。

        李商隐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老丝曰:无情总被多情戕,多情总被无情伤。可恨不生前后眼,谁晓世事两茫茫?

        既已诀别,尚复何言?泪流在心,伪笑如前。

        一切都因为在出生时即注定了当年的理想,更注定了后来的现实。

        命矣,命乎?

        周穆王却没工夫想太多。因为,他正在面对着另一片让他叹为观止的风景。

        旷原。在西王母之山更西的地方。

        里海、黑海之间。</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竟可这样读Ⅰ,小说《历史竟可这样读Ⅰ》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竟可这样读Ⅰ 第十二章 王母娘娘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