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说钱TXT下载>>说钱>> 第二十八章 这是什么效应(2)TXT下载

    说钱: 第二十八章 这是什么效应(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八章 这是什么效应(2)

        因为我们是现代社会,除了极少数幸运儿之外,绝大部分人是无法单纯依靠“父荫”而终生无忧的。就算是有家庭背景,老爸能给安插一个好岗位,但自己一无所能的话,最终还是一淘汰!

        老爸不可能永远不老,所以,财富只钟情于苦苦奋斗的人。

        至于如何才能获得财富?我看有三个要素,一是才干、二是执著,三是运气。

        才干是可以锻炼出来的,执著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可以庆幸的是,三项要素中,起码这两项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这就有了三分之二的胜算。

        而运气,如果你坚持20年如一日的话,不可能一次也碰不到!

        每个人在一生中,有可能在不同的时期爆发。古人云:甘罗十二为丞相,姜子牙八十才出山。人与人之间是有具体差异的。所以不能急,要打持久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你的运气。

        数十年如一日地动脑筋、思考、权衡、谋划、寻找突破口——你怎么可能一无所获?

        悬挂在你头顶的希望之星,就是这样的理性。

        所有的失败者,都是过早放弃的人、安于现状的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

        这下我说明白了吧?

        如果如此的絮絮叨叨,你还是不明白,这本书你也就不必再看了。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鸿鹄,也永远有燕雀。

        它们都同样有翅膀。

        可它们飞得就是不一般高。

        好,闲话少叙,我们言归正传。

        明朝不错,但是它寿终正寝了,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金融百态。

        清朝挨骂多半是因为运气不好

        赫赫大明朝,亡得其实有点屈,完全是亡于两个皇帝不作为(万历和天启),以及最后一个皇帝刚愎自用(崇祯)。

        崇祯一上台,就遇到连年灾荒。崇祯二年(1629年)延安府大旱,景象最为惨烈。灾民食野草糠皮,以图苟延不死。野草吃尽,又吃树皮,仅能延缓其死。待树皮剥尽,就只好挖山中一种石头充饥,吃的时候可以饱,但几天后就腹胀而死。

        不甘心饿死的,便铤而走险做了强盗。那时候小孩子或者独行者,一出城门就失踪,都是被饥民给宰了吃了。

        大明末年,已成了恐怖世界,可是外患不已,国库吃紧,朝廷要活命,就顾不得老百姓活命了。州县仍然严催赋税,横征暴敛,终于把陕北老百姓给逼反了。

        燎原烈火,就此而起!

        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城时,也知道大势不好,下了《罪己诏》,说得很明白:“设立官职原为治国安民,但是如今当官的只为个人打算,做官有如贸易。”

        他指责官员催征钱粮,趁机搜刮。皇亲横行于京郊,乡绅盘剥于乡里;无良官吏,曲意奉承。如此,可叹小民如何能安枕!

        话说得明白,但事情做得不聪明。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哭穷,呼吁大臣、贵戚捐资,组织京城保卫战,但满朝权贵没有一个愿意出钱的。

        京营士兵在城头抗击农民军,一日韧还得自己掏钱去买。

        可是,等到李自成攻破北京,打开皇库之后,赫然见常年不用的“镇库金”3700万锭纹丝未动,金锭上还有“永乐”字样。

        这样的守财奴皇帝,宁死也不肯散财。

        他这大明,不是亡得活该?

        清朝来接替它,自然就顺理成章——老百姓不能老吃树皮啊!

        明亡后清军入关,除了兵力强盛是一大优势外,最主要的是渔翁得利。虽然在江南有垢次暴行,但总体来讲,还是笼络为上,政策得体。

        平定中原后,除了薙发、衣冠、八旗、圈地和奴仆制度外,清朝基本上是复制了一个明朝。中央机构与地方军政设置,都与明朝无异。

        明清交替之际,前后经历了约50年的战乱,民间凋敝得厉害,清政府是下了大力气来恢复农业生产的,

        平心而论,清朝的历代皇帝,比明朝的绝大多数皇帝都要勤眨

        大清朝前期还有著名的“康乾盛世”和开疆拓土的显赫功业。

        起码它做得不比明朝差。

        但为什么后人对它印象不好?为何今天为它说好话的人,还要挨耳刮子?

        是因为“相对论”。

        明清两朝,寿命几乎一样长,疆域都很辽阔,都是多民族大帝国。可是它们所处的世界背景很不同。

        明朝一直到万历时,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轮到清朝就不成了——人家欧洲资本主义崛起了!当时文艺复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呼之欲出,到处都是“大国崛起”。

        你清朝还是像明朝那样慢腾腾地走,那就不是前进而是倒退了。

        所以清朝也很委屈。

        本来国家管理得还不错,可惜生不逢时。从咸丰帝起,每况愈下,最后落了个丧权辱国的臭名!

        清朝的经济,总体水平跟明朝差不多,有的地方不及,有的地方过之。

        在制造业上,绸缎生产规模不亚于明朝,以江蘑苏州、杭州三大皇家织造局为首,非常发达。尤其江宁府产的缎子,是丝绸中的上品,行销天下。

        瓷器在康熙、雍正年代,技术也大大超越了前代,胎更薄,瓷更细,色更艳。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官窑、民窑平分秋色,产品行销海外。

        在原本不使用铜钱的云南,在清代却发现了大量铜矿。云南采铜业盛极一时,年产1200万斤,可供全国铸钱使用。

        官营的制造业蓬蓬勃勃,民间的手工作坊就更加红火,城乡到处都有。农民忙时种田,闲时就出外做生意,比如做裁缝、木匠、篐桶、补锅、弹花、补鞋、泥水、采石、酿酒等,也算是第二职业。

        现代意义上的“工厂”一词,其实就是在那时出现的,意思也就是手工业作坊。在乡村里,有木厂、炭厂、香菇厂、木耳厂、纸厂、铁厂、盐厂、淘金厂等,不一而足。</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说钱,小说《说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说钱 第二十八章 这是什么效应(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