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说钱TXT下载>>说钱>>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1)TXT下载

    说钱: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1)

        当时的宋孝宗也很明白事理,知道会子之所以好用,是因为控制了流通量。他说:“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

        可是事理再清楚,也挡不住人的。跟在他后面的几位皇帝,脑袋就不那么清楚了,会子越发越滥,一开始规定三年为一界,每界的发行限额为1000万缗。到后来,旧会子每界延长使用三年,新会子的发行额也增加到3000万缗。

        这还不算完,40多年后,发行额竟猛增至115亿缗;10年后,又增至65亿缗,比当初每界的定额多出517倍!

        政府的印钞机为什么这么疯狂?

        这是封建国家的一个规律。

        ——很简单,就是一个“谁养活谁”的问题。

        老百姓通过纳税,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国家官僚阶层,而国家老是嫌钱不够用。

        宋朝经常有些额外征税,征了一次之后,就变成常例,年年都征。但是,加税并不是好办法,老百姓看得见负担在增加,很容易激起民怨。

        太平盛世,老是出宋江、李逵什么的也不太好。

        于是,多发货币、制造通货膨胀,就成了朝廷敛钱最快而又最椅的手法。

        老百姓当中有几个懂经济学的?他们只是觉得钱越来越“毛”了,也有怨气,但不会怀疑到是政府在抢钱。

        当然也有没玩好,把这套把戏玩穿帮了的。在大宋的1000多年前有王莽,大宋的800年后有蒋介石,都是没把金融花活儿玩好,没几年就把政权给玩垮了。

        读者们看到这里,大概要为宋朝人担心了,不仅有那么多的年号钱要逐个记住,还有三种纸币要分辨清常

        事情还不止于此。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中央集权最厉害的宋朝,地方上居然也印了纸币,川陕、两淮和罕三地,都在南宋高宗初年发行过交子或会子。

        其中川陕发行的是“银会子”,是可以兑换银子的,面额有一钱、半钱的两种。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银本位制纸币,但只限于局部地区使用。

        另外陕西兴元府(今汉中)还发行过一种“铁钱会子”,每年发行240万贯,也是只限在当地使用。

        南宋时的皇帝,被金队驱逐到了杭州,朝廷对川陕大片尚未沦陷的领土,大概也顾不上了,所以地方上才有机会发行纸币,以维持本地市场运转,这是战时的特例吧。

        宋朝养的官员多,又经常要进行战备,所以这个王朝敛财也就格外狠一点。

        纸币的发行,到后来已经不管准备金充足不充足了,而且不顾市场的需求量,缺钱了就印,印出来的就是钱。

        前面讲过,宋哲宗元符年间更换交子,曾以1∶5的比例以新交子兑换旧交子,这等于是一次货币大贬值。

        后来,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新增发交子2000多万贯,两年后又改发“钱引”,原有的交子可继续使用,但不能兑换新发的钱引,这就等于把你的财产再贬值一次。

        宋徽宗是个会享受的皇帝,他只管享受,埋单则是底层人民的事。

        到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时,“国际环境”不大好,财闸军备都急需用钱,就变本加厉,新增发的钱引一次就是4000万贯。这么多的货币投放下去,贬值立竿见影,实际价值仅为过去钱引的40%。

        30年后,市面流通的钱引更是跌得惨不忍睹,面额一缗(一千钱)的,实际上仅值一百钱。

        缩水90%,你再怎么牛的千万富翁,也该破产了吧?

        朝廷这样做,有它的道理:这是为了让国家财政不破产。你们百姓,“位卑未敢忘忧国”,也替朝廷分担一点吧!

        到南宋后期,历次的会子已累积发行了65亿贯,其中有两界会子,政府无力收回,就宣布“永远通行”。

        为什么永远通行,因为几乎是废纸一张了。南宋末年权奸贾似道当政,政府还要继续敛财,发行了一种“金银现钱交子”,面值一缗可兑换原有会子的三缗。

        这是纸币中的大钱,榨干你骨髓没商量!金银交子发行之后,物价腾飞,原来的200文会子,已经买不起一双草鞋了。(见《续通考·钱币一》)

        这是宋朝建国300年时的情况。这时候再回头看北宋初年的物价,简直便宜得跟天堂一样——建国40年时一斗米价10文;建国65年时,一斗米价也不过100多文。

        当然,在这300年间平民的收入,多少也能水涨船高,要是还停留在宋初的水平,那就得饿死一百回了。

        那么,物价如此飞涨有什么意义吗?

        有。

        它虽然是泡沫,但其中也有“干货”。这里你要看明白:“干货”是被谁一次又一次地拿走了。

        宋朝再怎么是个大胖子,也架不住这么一次次抽血。它终于在纸币满天飞中,亡于蒙古人了。

        人心离散,也是南宋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很难想象,被榨干了血汗的老百姓,会有很深的感情来保卫这个国家。

        等到气势汹汹的蒙古军拿下江南,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钞票,2贯兑换南宋“金银交子”100贯(值白银1两)。

        按此比价,相当于早期发行的会子4500贯!你看看,南宋会子发来发去、换来换去,就这样比纸还要贱了!

        钱,就是这么被“虚”掉的。

        金融的游戏,有时候挺绕弯子,啥时候也不要以为你自己很聪明。比如你是一个宋朝人,有存款10万贯,要是不动它,每过三年就会被蒸发掉一点,直到蒸发完为止。

        那么,是否等于这10万贯,都被朝廷搞走了呢?当然不这么简单,朝廷说什么也不能明抢,它是通过一次次的货币贬值,从你这里逐次累积拿走了大约6万贯。余下的4万贯,才是在贬值中被彻底蒸发掉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说钱,小说《说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说钱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