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也是历史TXT下载>>也是历史>> 1997 中国走出所有制困惑(3)TXT下载

    也是历史: 1997 中国走出所有制困惑(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1997 中国走出所有制困惑(3)

        稍为冷静地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从总体来看,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也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明显的表征。

        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历史和现实的“左”的失误根源正是忽视现实,超越阶段。正因为如此,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今天所以有必要重新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是在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应该说,这是我们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的关键所在。所以,有人说,同志强调“初级阶段”主要是为了反“左”。

        公有制形式多样化,社会主义不再肤浅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48年了,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人们除了从马克思经典那里得到的答案之外,则不甚了了,更是鲜有人能解其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近30年间,我们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体制划了等号,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之相当长时间“左”的影响,“一大二公”成为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生产资料为全民所有,社会产品也为全民所有,幼稚而冒进的“穷过渡”成为了所谓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在农村急于将互助合作性质的

        高级社拔高为“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在城镇急于将集体经济提升为国有经济或者成为事实上的“二全民”,排斥和限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占据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全部内涵,除此之外,便是资本主义,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成为革命口号。这种忽视国情国力而采取的揠苗助长的做法并没有给那时的“社会主义”带来什么好处,它排斥和遏制了市场竞争,经济活动被捆得死死的,本来就稀缺的经济资源不能及时有效地配置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生产也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短缺经济成为了时代的特征,有限的物资大多凭票供应,食不果腹更是成为拼命挣全一天工分也只抵一包低级香烟的广大农民的常事。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才与社会基本制度脱了钩。在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社会主义神圣的殿堂。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实施都来之不易,来得艰辛。就是在中央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后,仍有许多帽子还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1993年,年轻的改革理论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迟福林提出,以职工持股方式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便有人点名批判,认为这是私有化。因为,涉及“产权”、“公有制”等问题,都可能是雷区。

        然而,中国改革的实践者永远是值得敬佩的,几经责难,几经奋争,公有制已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说,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尊重实践,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还将越来越宽广。

        ■甘远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也是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也是历史 1997 中国走出所有制困惑(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