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也是历史TXT下载>>也是历史>> 1997 香港,百年回归梦方圆(2)TXT下载

    也是历史: 1997 香港,百年回归梦方圆(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1997 香港,百年回归梦方圆(2)

        陆地的北方移民,海路的南方移民,在香港和睦相处,香港逐渐热闹起来。

        比起香港岛来,新界的居民更多。英国人占据香港时,新界已有村庄423个,居民36000人,五大姓更是历史绵长。至今,新界锦田有一处围墙高耸的“吉庆围”,就是邓家老屋。“吉庆围”的大铁门,铸造坚固,雕刻精美,已有300多年历史。北宋徽宗年间,江西吉水人邓符协考中进士,奉调到广东阳春任县令,看上了新界屯门这块宝地,卸任后,就举家迁到这里定居,逐步发展为新界大姓。

        北宋年间,香港已有书院20多所。

        明朝初年,香港已有大小村庄60多个,明政府在此设置官府巡检司,驻有官兵数十。

        锦田邓族、新田文族、上水廖族、河上乡侯族、粉岭彭族,组成了新界历史悠久的五大姓,还有大屿山白沙澳的翁氏、长洲的东黄氏、元朗屯子围的陶氏、沙田大围的韦氏等旧族大姓,香港的土著居民,大多在新界。新界旧族,又都是有据可考的移民后裔。

        禁海令不能使香港成为无人区

        香港位居珠江入海处,在古代已是南中国海的交通要道。避风良港青山湾古称屯门湾,是外来船只等候进广州的驻泊地。南朝刘宋年间,印度高僧杯渡来中国传经,回国途中留居此地。相传,有人见他乘一木杯横渡大海。因此,屯门山亦名杯渡山,只因这里屯兵护卫海门,方改名屯门。唐代,在屯门湾旁的屯门山设置屯门镇,建立海防要塞。大诗人韩愈有诗叹曰:“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五代十国的南汉,在屯门设立海关,收取外国商船的关税。

        明代,这里更成为军事重镇。屯门,真是香港的出入境要地。《新唐书》已有这个地名。

        清代顺治年间,为了防止沿海民众支持台湾的郑成功,政府颁布“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80里,香港就成了无人区。当地百姓强烈反对,两广总督周有德和广东巡抚王来任上书皇帝请求复界,才得康熙帝准许。人口内迁20多年,房屋倒塌,土地荒芜。政府采取鼓励政策,内地客家人纷纷迁居,香港又有了127个村落。为了纪念这次大迁移,新界锦田建有“周王二公书院”。到了嘉庆年间,香港已有村庄270个,成为近似内地农村的地区了。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后,进行人口普查,那时香港的人口为5650人。

        1851年,香港人口就达到32983人,是上次统计的5.84倍。不过10年,人口增长如此迅速,最高的出生率也达不到。这是因为,香港成了鸦片贸易的转口港,大批外国商人涌入,又吸收了更多的中国劳工。

        1861年,英军占领九龙,扩展了香港人口,加之国内发生太平天国运动,先是官员、商民逃港,后来失败的起义军民避难香港或通过香港移居海外。这个阶段,香港人口迅猛增长。

        1911年,香港人口456739人,是30年前的2.85倍。这里,包括1898年英国展拓新界得到的近10万人。

        1945年8月,由于日军的迫害,香港人口急剧下降,只有60万人了。战后恢复,不过两年,1947年时,香港人口已经超过1941年,达到180万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也是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也是历史 1997 香港,百年回归梦方圆(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