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也是历史TXT下载>>也是历史>> 1989 百万民工大流动(4)TXT下载

    也是历史: 1989 百万民工大流动(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1989 百万民工大流动(4)

        安徽临泉射桥乡农民李际胜,此刻正靠在一个角落里小憩。他歪着脑袋对我说:“抛家弃口的,出来图个啥?不就是想赚点?家里那点地,两三个劳力就行了。”“是呵,”旁边又凑过来一个脑袋:“这年月,没钱的要活命,有钱的要赚个饱。种田,提留,婚丧嫁娶,电玩意一套一套,哪个不要钱?”

        “这不,我祖辈要钱,我老子要钱,我要钱,将来我儿子也要钱。现在呵,政策好,允许农民到处跑,咱在家里也闲得慌,干嘛不出来挣挣钱?说大城市好赚钱,咱不就来了?”

        也许提到钱,大家都兴奋了,周围又围了几个上来。我转过头,问身边一位约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你呢?为娶媳妇?”他憨憨一笑:“俺没什么负担,只想挣点钱,出来玩玩就得了。”

        在车站售票处,我碰到一对木匠师徒。他们来自罕浠水,准备去天津。

        两位气色不错,我便提醒:“别太高兴了,北方也吃紧了呵。”

        “可北方钱多,”师傅笑答:“我们在天津已干了3年。”我一听也来了劲,两天来,我第一次碰到钱已装进荷包的人。

        “那么,收成如何呢?”

        “现在种田已经不赚钱了。你看,我家5口人8亩地,家里4个劳力侍弄足够了。一年到头公粮一交肥一买只落得千把块钱,可我一个人在外地,干木活就可赚两千多块。你看看,现在呀,干什么都比种田强!”

        这位师傅的后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

        在南站,我还碰到4个穿着入时的姑娘。她们在佛山从事缝纫业,准备转车回四

        1989年春,“民工潮”出现。从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川。我问她们春节怎么没在家过?几个姑娘莞尔一笑,其中一个挺认真地说:“顾不上啰,春节加班津贴高。再说,节前回家,节后得闲上好长一段时间,没得钱赚,不划算呐。”我忙点头称是,又问:“春耕以后还来吗?”“咋不来,我们还要带几个来呢。”

        民工中多是在农村干得不如意,不富裕的农民,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清晰坚定,就像许许多多闯海南、奔特区的城市人一样。报载,在海南,一位四川青年农民曾反问同乡记者:“你也是从老家跑来的,总是活得不好才走的。要说我是‘盲流’,那你也是。”

        心理切片之二:外面的世界

        改革10年,农村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是惊人的增长指标?是产业结构的多方变革?是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欣欣?……

        89年春天,当我站在车站月台上,目送数以万计的农民浩浩南下或北上时,才深深体会到:农村最深刻的变化来自农民自身。

        花花绿绿的行李上斜靠着这样两个兄弟。父母因工伤去逝。在家里,除了分得的田外,还有救济金,日子还过得去。听说他们准备去北京,我便关切道:“北京民工已经饱和了,工作很难找的。”当哥哥的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多少也听说过,还是去碰碰吧,要不不甘心的。”弟弟瞪着眼插话:“我们在哪儿都活得下去。”

        我有些意外地瞄着这个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农村小男孩,没想到他对离开了土地的生活还这般有信心。

        曾几何时,一夜春风吹去了覆盖在身上的厚厚尘土。他们抛开“离乡不离土”的古训,睁开眼,迈着大步纷纷涌向外面的世界。

        改革开放也可说是一种文化撞击,它磁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文化的变迁在这些农村青年身上也留下了斑驳的投影。</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也是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也是历史 1989 百万民工大流动(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