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当权不过如此TXT下载>>当权不过如此>> 第7章 权令智昏(15)TXT下载

    当权不过如此: 第7章 权令智昏(1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7章 权令智昏(15)

        或许,这是所有独裁者的通病吧,迷信权力,崇拜权力,没有宽容、没有妥协,因而其统治必然成为成为暴政!迷信权力的人,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法律,不是制度,不是道义,也不是人心,是怕失去权力。张居正在自己的父亲死后,所作所为之所以如此不堪,如此令人匪夷所思,并不是像很多专家说的那样,是为了他的所谓改革大业。

        那就让我来回答这个我自己在前文中给自己出过的题目。我要说的有两点。

        第一,从当时的策划看,张居正和他的幕僚,在研究要不要丁忧守制的时候,所有的出发点和立论,都是权力两个字。特别是,对失去权力后可能发生的不测后果的推断,是张居正的幕僚,比如宋先生和李副部长提出应该或者不应该丁忧的基本立足点。这个,我就不再重复了。

        第二,从反面来推论。吴中行作为张居正的学生,仅仅是提出要张居正回家奔丧,然后立即回京的建议,这不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吗?前前后后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张居正回家一两个月,大事还是要他来决断的,怎么就会对他推行所谓改革大业造成大的影响呢?他为什么非要廷杖吴中行呢?说不通的。要真的是为了所谓的改革大业,按照吴中行的建议行事,不是更好吗?

        所以,张居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太监密谋、公开场合虚伪表演,拒不回家奔丧,为达目的甚至不惜自贬人格尊严,不顾脸面,丑态百出,令人不堪入目;后来又不顾人心向背,不分青红皂白,悍然使用非常手段,都完全是他的权力崇拜心态所支配的。

        不过,我还要声明一句:客观地看,张居正不丁忧守制——我指的是辞官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虽然在当时确实是很不正常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说不算什么大问题,甚至还可以说,也许是个正确的选择。

        对张居正来说,执政当国的前五年,虽然也进行了整顿,也有改革措施,比如推出了考成法,但是较多的是人事布局的考量,有固位擅权的因素,恰恰是受到诟病的;真正可以称得上改革的实际上就是一条鞭法,而这恰恰是在平息这场以后开始启动的;其他的一些整顿成果,包括整顿驿递、修治水利等,也多是在此事件以后实质性推进的。从当时的形势分析,张居正丁忧二十七个月,是不是能够回来,还不好说;即使能够顺利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是不是要从头再来也未可知。

        而且,张居正没有因父丧而影响工作,他只是在得到讣闻的一两天停止批文件,此后一直在工作;抛开伦理道德及其他的因素不说,这样的敬业精神,哪里去找啊?政策和工作的连续性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也是很难得的。

        以我这个事后诸葛亮看,张居正如果是成熟的政治家,如果他能够为顺利推行新政计,那他最好的办法,是采纳吴中行、赵用贤的建议,先回家奔丧,再回京继续主持大局。毕竟,自己的亲爹死了,作为儿子连回家看一眼都不干,怎么说得过去呢?下自在监狱里待决的囚犯,上至高级领导干部,谁还会从内心里敬佩这样的人呢?

        如果张居正真的公而忘私,有改革的魄力,把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劲头用在改革上,索性就改革这个丁忧制度:父母亡故,回家奔丧,然后就可以回到原岗位上班。那真就是他的大功劳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当权不过如此,小说《当权不过如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当权不过如此 第7章 权令智昏(1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