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当权不过如此TXT下载>>当权不过如此>> 第7章 权令智昏(9)TXT下载

    当权不过如此: 第7章 权令智昏(9)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7章 权令智昏(9)

        要我看,张居正的这个发明是有可取之处的。当然,他要是能够先回家奔丧,再回来“守制”,就和我们现在的做法差不多了。何必非要辞官回家待上二十七个月呢?如果张居正真的是改革家,能够把这个制度固定下来,而不是就只能适用于他一个人,那或许可以称得上是一大改革。可惜的是,张居正此举,是权宜之计,他把这个东西当成了自己不丁忧的挡箭牌了。这就成问题了。

        守制,顾名思义是回家守孝,本来就是和继续做官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那你继续当官,家也不回,甚至没有在亡父的灵前扶棺一恸,怎么硬说是守制了呢?不丁忧守制,已经很不近人情了,又硬说自己守制了,那就更让人反感了。

        揆诸人情,我估计,广大干部是很不理解的,也是很看不过去的。可是,迫于压力,高级领导干部都表态了,要张居正继续工作;“议员”们也有类似的“提案”。是不是表态,如何表态,俨然是一次是否忠诚于张居正的站队。不要说反对“夺情”,就是沉默,也是不被允许的。张居正的“组织部长”张瀚,坚持不表态,张居正立即勒令他卷铺盖回家。可见,对广大干部来说,不管内心的想法如何,都只能顺从张居正的意志,因为形势相当严峻、压力确实很大。

        但是,即便如此,当张居正不丁忧的表态正式公布以后,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流言四起。公开的抗议也终于出现了。

        他们难道不怕?也不能说一点不怕,怎么可能不怕呢?都是人啊,都是经过十年寒窗、激烈竞争,才有了今天的位置;父母的希望、老婆孩子的依靠,一旦站出来,可能瞬间就化为泡影了!所以我说,这些人,绝对是热血男儿,他们忍不下去了!

        第一个站出来抗议的是翰林院编修、张居正的门生、常州人吴中行。

        吴中行中进士、修庶吉士,当了编修,属于“储相”之列,这个位置来之不易,前途光明;他不是“议员”,没有言责,不是大臣,保持沉默也不会有什么道义的责任。如果他再积极些、上蹿下跳为张居正夺情奔走,那作为门生,吴中行的仕途官运一定很顺遂了。

        可是,吴中行站出来了。这天,他来到张居正家,拿出自己写给皇帝的奏疏副本,请张居正过目。张居正一看,只见吴中行写道:“元辅夙夜在公,勤劳最久。谓父子相别十九年矣……”文章很长,简短解说吧,吴中行大意是说,领导和他的父亲十九年没有见面,如今老人家去世了,难道领导不应该回家看一眼吗?哪怕是回家哭一声,再回来上班,怎么就不行呢?

        “呈上去了吗?”张居正愕然道。“不呈上去,不敢报告师相。”吴中行镇静地回答说。张居正内心一定是很恼怒的,但是,事已至此,他在吴中行面前,就不好说什么了。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个门生是替他在皇帝面前说情的啊!

        第二天,吴中行的同事,翰林院的检讨(比编修低一级)赵用贤也上疏了。他的意思和吴中行差不多,用语上似乎不太客气,有谴责张居正的语气。他说,张居正能够以君臣之义效忠数年,怎么就不能以父子之情少尽一日呢?他认为,无论如何,张居正应该回家奔丧,临棺一哭,然后再回京继续上班。

        吴中行和赵用贤,都是进士及第后选庶吉士,毕业后留在翰林院工作的。俩人事前是不是商量过,不好考证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当权不过如此,小说《当权不过如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当权不过如此 第7章 权令智昏(9)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