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当权不过如此TXT下载>>当权不过如此>> 第5章 顺昌逆亡(6)TXT下载

    当权不过如此: 第5章 顺昌逆亡(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5章 顺昌逆亡(6)

        内阁,也称政府,按照不成文的“宪法”,一般是由三到五个左右或者更多的大学士组成,俗称阁老。其中首席大学士称为首相或者元辅,排在第二位的称次辅,其他称群辅。也就是说,内阁从其一出现起,就是由一群人组成的。

        到了张居正当国,以首相兼顾命大臣身份执政,实际上其威权超过了过去的真宰相,而成为国家的最高实权人物。但是内阁只有张居正一个人,就不太符合“宪法”了,就容易让人说三道四了。那又何必呢?官场上,明显犯忌的事,不能不刻意避免。这个时候,刚刚掌握了最高权力的张居正,对此还是比较清醒的。

        可是,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副手往往会萌生取而代之之心。按照专家韦先生的话说,张居正“真切感到亲密的同僚,也往往会成为潜在的对手和致命的敌人”,就仿佛他对待他的前任高拱那样。所以,选配副手,需要慎之又慎。好在,张居正当国,用人权事实上操于他的手里,选配副手,他有决定权。

        这倒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惯例——组阁权在内阁首相的手里。只不过,现代法治国家内阁首相组阁,要接受国会的监督,要禁得起无孔不入的媒体的全方位挑剔,还要考虑各方面力量平衡,有时候不得不任命他的竞争对手做副手,这样的事例很多的。

        张居正“组阁”,就基本上没有这些牵制了。

        但是,别以为社会权力的行使都是乱七八糟的,表面上看,它也是有制度的,甚至制度还是相当完备的,甚至也包括约束皇帝的制度。换言之,皇帝也要受到制度的制约——当然,他要耍赖谁也没有刚性的约束办法。然而,毕竟张居正不是皇帝,不是名正言顺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当然就不能不考虑制度的规定,受到制度的一些制约。

        在用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方面,对张居正的制约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格上的,一个是程序上的。就资格来说,有不成文“宪法”: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是最基本的。打个比方说,就仿佛不是大专以上学历,就没有当公务员资格的意思。当然,按照常规,阁僚还要从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圈子里来选拔,要有资历和威望才行。那张居正想提拔他的“秘书”游七或者冯保的“秘书”徐爵入阁——只是举个例子——显然就是不可能的了。就程序来说,按照不成文“宪法”,是这样规定的:选拔高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阁僚,需要——借用现在的一个说法——走“群众路线”。就是要中央中层以上干部和“议员”们共同开会讨论推荐人选,这就是所谓的“廷推”;推荐出若干名候选人,排序上达,由最高领导人——皇帝从中圈定。

        当然,可以有例外,就是由皇帝特旨任命,张居正就是这样没有走正常程序就入阁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引起争论乃至抗议,所以一般不敢这样做;如果皇帝是一个小孩子,这样特旨任命重要干部,就更说不过去了。所以,张居正要选配副手,得走程序才行。

        当然,也仅仅是走程序而已。因为,“群众推荐”,总不能漫无目的吧?像现在法治国家自由选举还要确定候选人呢,何况是威权国家用干部?所以“群众推荐”还是要有人把握方向,谁把握呢?自然是权势人物;某种程度上说,廷推结果是不是体现领导意图,是对这个领导人威信的一个检验。如果这个领导人很强势,那就不能允许七嘴八舌。所以,“廷推”有时候起点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恐怕也只是走程序而已。至于最高领导人的圈定,那在张居正当国的年代,是不会发生任何敢于违背张居正意志的事情的。也就是说,从明代干部选拔制度和政治体制上说,都是不利于张居正用人的;但是实际上用人权却完全掌握在张居正的手里。</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当权不过如此,小说《当权不过如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当权不过如此 第5章 顺昌逆亡(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