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当权不过如此TXT下载>>当权不过如此>> 第1章 精巧机变(22)TXT下载

    当权不过如此: 第1章 精巧机变(2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1章 精巧机变(22)

        陈以勤本来就是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对内阁的交椅也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早在高拱和赵贞吉争斗最酣的时候,他觉得一个是自己的同年(高拱),一个是自己的同乡(赵贞吉),说话也不好,不说话也不好,算了吧,眼不见为净,第一个就卷铺盖回老家了!

        最晚加入内阁的殷世儋,是张居正的同年。他本来就是“开后门”——贿赂太监——进入内阁的,名声不太好,威望不太高,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来,还没有坐热,就有些恋恋不舍。于是,他就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在内阁和“议员”联席会上故意找茬,竟然出手去揍高拱!

        是不是张居正从背后挑动的,我不敢断言,知情人是这么说的,我们也就姑妄听之吧。

        事后殷世儋是不是很后悔,是不是怪自己太冲动,我们不去管他了,反正他那么做,肯定不好再待下去了,也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

        如此这般,一年多时间,六人内阁,就剩下高拱和张居正两个人了。

        更关键的还在于,朝野的观感是:高拱一回来,大前天赶走陈以勤,前天赶走赵贞吉,昨天赶走李春芳,今天又赶走殷世儋,未免太霸道,太不容人了吧?!而张居正呢?一定是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吧?实在值得同情啊!不知道张居正该怎么和这样的人搭班子,说不定哪天也得被高拱赶走啊!

        上述这些记载,有的出自正史,有的是当事人或者知情人的回忆,是不是都绝对可靠,我还不能完全说得准。我的老师、明史专家韦庆远先生,对张居正评价是很高的,说他是巨人、伟人、大改革家,但是对知情人支先生的记载,他似乎也拿不那么准。他的看法是:把高拱和赵贞吉及其他人的争斗,责任都推到张居正身上,不够公平;但是,张居正可能真的那样做了,历历有据,也不应该因为张居正是伟人,就替他把一切开脱。

        另外一个相当于知情人的沈德符是倾向于认为张居正确实是那么干的。他感慨系之,说:“盖隆庆一朝,首尾六年,与江陵(张居正)同事者凡八人,皆以计次第见逐。……此公才术,故非前后诸公所及。”

        简单说,沈先生是在感叹,所有的内阁同事,一个个都被张居正用计谋赶走了,可见张居正这位老兄的权术,实在太高超了!就玩弄权术来说,真是没有谁可以望其项背啊!

        不过,尽管如此,我得额外说几句话。因为我在这里对这些高层人士的政见、政绩评述不多,由此判断起来或许就不那么全面,似乎这些人整天没事干,就是争斗!

        争斗确实存在,而且的确也很激烈。但是,高层的争斗很复杂,评价标准也不能太单一。对高层人士的评价,参考各人的政见和政绩恐怕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不妨狗尾续貂,谈点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到现在为止,张居正这些做法,倘若从人品、道义上说,自然是无法谅解的。但是,若从国家大局上观察,李春芳、陈以勤的能力、水平和责任感,确实和他们所占据的位置是不相称的,把他们赶下台,免得碍手碍脚,大体上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就连赵贞吉这位老干部,虽然能力、敬业精神可嘉,但他的政见和高拱、张居正比起来,也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加上他又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对于高、张联手推行新政,是不利的,打发这位垂垂老矣的前辈回家抱孙子,也算说得过去吧?

        不管怎么说吧,事实是,转眼间,六人内阁,就变成了高拱和张居正的“双人舞”!

        不幸的是,“双人舞”从起跳的时候开始,就差不多是强扭的瓜了。

        两个“舞伴”,没有一个想跳这个“双人舞”!

        当然,他们的想法,又各不相同。</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当权不过如此,小说《当权不过如此》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当权不过如此 第1章 精巧机变(2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