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红楼梦忆-邓云乡TXT下载>>红楼梦忆-邓云乡>> 六十三 秦可卿灵堂TXT下载

    红楼梦忆-邓云乡: 六十三 秦可卿灵堂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可卿的戏已在中央电视台播过两次;据说,有的电视台还播过三次。这出戏播出后,引起了很大争论。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我不作评价或辩解。我所要谈的是这场戏的拍摄过程。那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灵堂和大出殡的场面,要求的是“一大三多”,即场面大,演员多,拍摄射镜头多,换的地方也多。

        灵堂一场戏,是在上海大观园和北京白云观两处地方拍摄的。原书描绘道“单请一百零八众僧人在大厅上拜‘大悲忏’……仇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位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这些如何表现在电视中呢?如果一无巨细地拍来,既无可能,也不必要。导演决定这场戏的场面,只要适当地表现一些就可以了。这里附带说一下,这场戏中的“道士经”不在上海,而是在北京白云观拍的。那是非常真实的道士经棚。至于细心的读者要问:上述引文中的“全真道士”和“高道”有何区别。我这里也附带解释一下。“高道”如同“高僧”,“高”是形容词;而“全真”则是道教专名词。金代名道士王嘉,号重阳子,居全真庵,创全真教,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个教派提倡熔儒教“忠孝”、佛教“戒律”、道教“丹鼎”于一炉;其哲学思想,有相对道理,所以影响甚大。以全真标榜者,不同于一般道士。曹雪芹如此写,是否有讽刺贾敬、贾珍、秦可卿等人的意思,如同焦大的痛骂一样,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讨。为了说戏,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撇开道士,且说和尚、女尼,和尚经、尼姑经,这些都是在上海大观园“体仁沐德”的“灵堂”内拍的。僧人、女尼都是顾凤莉同志从上海请来的。这些被请来的用场。作什么呢?那就是“灵堂”,而且是“双份”。素可卿和贾敬的灵堂,都是在这个新落成的精致院落中拍戏的僧人、女尼,也真在灵前念经、按方位绕灵,很能表现旧时的风情。

        贾珍──李志新同志扮演,在院中曳杖而行,如丧考妣。宝玉向他推荐凤姐协理宁国府,就是在“体仁沐德”院中所拍。院中有鼓乐亭、孝棚,白幔飘拂,倒很能渲染戏中的祭事气氛。

        灵堂官员上祭的镜头也拍了一些,但更重要的是在场景中拍人物特写。如凤姐痛哭秦可卿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在此,也顺便提一点,就是旧式妇女哭灵,总是象对死者说话一样,边哭、边说,而诉说的调子又跟唱歌一样,也就是古代“挽歌”的遗意。现在凤姐哭灵的特写,未能如此设计配音,令人感到美中不足。再有瑞珠披麻戴孝守灵的特写,也要求演员放声痛哭。而这位演员却一时哭不出来,只好往眼中点甘油了──那味道自然不好受,于是怪叫一声,眼泪就下来了。

        “体仁沐德”的灵堂场景,拍完秦可卿的丧事后,稍一改装,就接着用来拍贾敬的丧事。而这个情节,主要拍尤氏、尤二姐、尤三姐的戏。扮演者,一身孝服,更显出素妆的美丽和动人。至于现在荧屏上所出现的那些有关她们和贾珍、贾链等人眉来眼去的镜头,从表演的角度看,应该说也都是比较成功的。

        《红》剧剧组在“体仁沐德”拍戏,还有不少有趣的事发生,想来读者会感兴趣。我在下面慢慢道来,也算一点“花边新闻”吧!</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梦忆-邓云乡,小说《红楼梦忆-邓云乡》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梦忆-邓云乡 六十三 秦可卿灵堂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