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误读了红楼梦: 索隐考释秦可卿(7)
秦氏遗嘱中的“树倒猢狲散”这句话,实际上是个谜语,其目的之一是为了点明崇祯和明朝灭亡的时间。此谜的谜目,是中国传统的干支文化,说的是干支纪年。这谜面中有树,即木,为天干甲;有猢狲,即猴,为地支申;合为甲申,即崇祯自杀明朝灭亡的年代。“树倒猢狲散”,不但标明了纪年,而且还指明了事件,明朝亡在朱家木字辈手中。“树倒”,指崇祯之死和明朝之亡;“猢狲散”指栖息明朝这棵树上的臣民之离散。这句话,恰好是秦氏临别赠凤姐“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两句话的前文。“三春去后”句进一步指明了崇祯死于三月。“各自须寻各自门”说的就是“猢狲散”。脂批批道: “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痛杀!”[按: 此处的计年如果从甲申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开始计算,三十五年后当是己未年(1679年)三月十九日后,即康熙十八年]
秦氏所说的遗嘱,颇合史学家对明朝灭亡的定论: 君非亡国之君,天灾才是亡国的真正原因,故亡明者,天也。书中借秦氏之口写道: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又说兴旺之时“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对此蒙府本侧批说:
“瞬息繁华,一时欢乐”二语,可共天下有志事业功名者同来一哭。但天生人非无所为,遇机会,成事业,留名于后世者,办必有奇传奇遇,方能成不世之功。此亦皆苍天暗中扶助,虽有波澜,而无甚害,反觉其铮铮有声。其不成也,亦由天命。其好人倾险之计,亦非天命不能行。其繁华欢乐,亦自天命。人于其间,知天命而存好生之心,尽己力以周旋其间,不计其功之成否,所谓心安而理尽,又何患乎?一时瞬息,随缘遇缘,乌乎不可!
反复强调了“天命”之不可违。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回《推背图》式的命运画、诗和曲的故事设计,其原型可能来自明末清初的宫廷秘闻。明末清初李逊撰辑的《三朝野纪》(现更名为《崇祯朝野纪》)记载了当时所传的这则秘闻:
(崇祯)十七年正月……宫中向有密室,累朝不开。至是,上忽欲开视,大璫因谏止不听,开进见空屋三间,中惟小红箱一只,启而视之则有小昼三轴。其一画文武百官,俱手执朝冠、披发乱走状。上曰: 此殆言官多法乱耶!其一画兵将倒戈、弃甲、穷民负襁奔逃状。上曰: 此是军民背叛耶!其第三轴则止画有一人,短衣跣足,披发中悬,则俨然御容也。群璫相顾失色,上为怃然而出。
这里的“上”,指的是崇祯。崇祯开密室领诸人观命运图画、且释其画意这个情节,对应着第五回秦可卿的幻身警幻引宝玉观“薄命诗画册”这个梦境,二者恰成镜像。
对于秦氏这个崇祯之象征人物,脂砚斋有很多批语,显然是对她(他)深有感触,不能自已,批了又批。甲戌本在秦可卿死亡这回回前作眉批说: “隐去天香楼一节,是不忍下笔也。”又在回后作批语道: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庚辰本在此回回前作批道: “此回可卿梦阿凤,盖作者大有深意存焉。可惜生不逢时,奈何奈何!然必写出自可卿之意也,则又有他意寓焉。”又在回后作批道: “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壬午春。”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读者和研究者通过解读第五回的判词和脂砚斋的批语,大多认为秦可卿是个“淫妇”,而贾府的衰败与她有直接关系。“淫妇”的定论,实在是个天大的误读。前文已经说过,秦氏的具体影射人物是崇祯,二人均是吊死的。其自杀的原因是处于无可奈的境地,对国家和自己的前途悲观,对大臣和自己能力的失望,从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觉得人世了无生趣所致。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正面显示淫情,反面披露骷髅死亡。对于《风月宝鉴》的读法,作者反复提醒读者“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对于此句,脂砚斋也反复强调提醒,说: “谁人识得此句!”“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记之!”为了强调此鉴在解读方法上的重要作用,作者还通过这个镜鉴哭诉道: “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 “观者记之。”对于作者这个解读方法的巧妙设计,脂砚斋在庚辰本批道: “所谓铁门槛事业。先安一开路道之人,以备秦氏仙柩有方也。”在蒙府本第十一回回后批道: “将可卿之病将死,作幻情一劫;又将贾瑞之遇唐突,作幻情一变。下回同归幻境,真风马牛不相及之谈。同范并趋,毫无滞碍,灵活之至,飘飘欲仙。默思作者其人之心,其人之形,其人之神,其人之文,比宋玉、子建一般心性,一流人物。”
从这个意义说来,贾瑞的这个游离枝节故事,全为了解读全书而设,是解读《红楼梦》的关键方法,所以将它作为“点睛”醒目的文字来处理。以此原理为解读方法来识读秦可卿之淫,隐意立即大白,“秦氏之淫”,其反面隐意是“秦氏之死”。淫情这个欢乐的生命激情,其反面正是悲观失望、信心尽失、了无生趣之自杀悲情。
对于鉴中这个死亡骷髅,庚辰双行夹批道: “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红楼掩面人”,在这里,指的正是秦氏崇祯啊!这里的“掩面”,源自崇祯死时所说的遗嘱: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所以称他是掩面人。庚辰本在第十一回回前、第十一至第二十回目录页背面批道: “诗曰: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这一步之错,指的就是崇祯之自杀!“个中人”认为,如果崇祯不自杀,逃至南方以图再起,痛定思痛,重整朝纲,也许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写。有一个“个中人”认为,作者隐去写崇祯自杀这个错误行为“是不忍下笔也。”“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壬午春。”
可能是另外的一个与作者大有关系的“个中人”则指出此隐写的缘由: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在这里,“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其隐意是崇祯死于万岁山。“天香楼”,隐喻万岁山。天香在古诗中常见,多指崇高在上处的香气,如帝王宫殿的香气。皮日修《送令狐补阙归朝》诗: “朝衣正在天香里,谏草应焚禁漏中”是例。在《红楼梦》,“天香楼”就是秦氏的楼,即崇祯的万岁山。换句话说,《红楼梦》的“红楼”就是朱色的“天香楼”,《红楼梦》就是“朱楼梦”,即朱家王朝衰亡之梦,是叹息明朝衰败灭亡之作,表达的是对崇祯的爱恋之情,体现了明代汉族遗民在异族统治下对有自己民族领导人的渴望。
在书中,表达对崇祯的爱恋之情最强烈的有两个人,一是贾宝玉,一是贾珍。书中写道,宝玉“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世人多认为这是因为宝玉与可卿有男女关系所致,实在大谬,有脂批为证。甲戌本侧批: “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庚辰本眉批: “如此总是淡描轻写,全无痕迹,方见得有生以来,天分中自然所赋之性如此,非因色所感也。”这里的“可继家务事者”,实指崇祯是可以接续明朝统治的继承人。宝玉之吐血,全因国失其君的缘故,所以脂批特别点明“非因色所感也”。贾珍对秦氏崇祯,亦是情根深种。听到秦氏死了,他“哭的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尽其所有为秦氏治丧,并对贾代儒等说道: “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痛心疾首于“长房内绝灭无人”,国失君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