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各种自然条件能够极大地服务于军事斗争,季节、气候、天气、地理等因素是作战双方的共有财富,高明的领导人事实上是把它们看成自己手中克敌御敌的得力“兵将”。孔明就是善于使用这些兵将的典范,除孔明之外,一些其他的领导人在用这些因素上也获得了成功。
孙坚与黄祖大战时,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孙坚令他的军队藏于船中诱敌,三日内船几十次靠岸,江面大雾迷漫,黄祖军队只顾放箭,等箭已放尽时,孙坚军队拔船上所得之箭,约计十几万枝,值顺风之日,孙坚令军士一齐放箭,黄祖抵挡不住,大败而退。(第七回)这种“草船借箭”是利用了天气和风力。曹操与马超沿渭河大战时,马超冲突频繁,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后来用渭河沙土建起土城坚守,但沙土不实,筑起便倒。时值深秋,天气暴冷,连日阴云密布,朔风大作,曹操采纳了隐居于终南山的“梦梅居士”娄子伯的建议,让兵士夜间担土泼水,因寒冷天气,墙随筑随冻,及等天明,沙土冻紧,土城筑就。马超看到非常惊奇,还以为有神仙暗助。这是利用了当时的寒冷天气。刘备伐吴时,东吴新任大都督陆逊自春至夏,坚守不战,后来天气炎热,刘备七十万军马屯于平原旷野,犹如赤火之上,又远离水源,深为不便,军队煎熬难耐,终于被逼到林木荫密之处避暑,陆逊于是火烧连营,大获全胜。这是利用酷暑天气为自己的用兵创造条件。也有许多对江河条件的利用之例,如曹操在下邳城围困吕布时决沂、泗两河之水灌城,攻冀州时决漳河淹城;关羽围樊城时放襄江水以淹于禁军队。还有许多利用地理条件伏兵、纵火的例子。
地理名称会对战役发生影响,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奇怪问题。关羽围樊城时,听说于禁领援兵于樊城之北安寨,他登高远望,见城北十里山谷中屯着军马,又见襄江水势甚急。看了半晌,问导官屯兵的山谷是什么地名,导官回答说,那个山谷叫“罾口川”。关羽高兴地说: “于禁必为我擒矣。”将士问其何以知之,关羽回答说: “‘鱼’入‘罾口’,岂能久乎?”(第七十四回)诸将未深信,后来关羽决水相淹,果然使于禁全军覆没。孔明七擒孟获时要对付藤甲兵,他乘小车在桃花水北岸遍观地理,在险岭山峻之处望见一谷,乃问当地人: “此谷何名?”答道: “此处名为盘蛇谷。”孔明大喜道: “此乃天赐吾成功于此也!”(第九十回)遂在此处作了安排,最后焚烧藤甲兵于此。孔明出祁山时还在葫芦谷火烧司马懿。地名能对战役发生影响,对这一问题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一口否认,又不能用神秘的观点去解释。原因可能是: 地名本是当地人所命,命名时总有一定方面的根据,有些地名是根据其地理特征、形状而命名的,因而它或少或多地反映了本身的地理特点,如“盘蛇谷”,形如长蛇盘旋,并且光峭石壁,无有树木生长,中间一条大路,真可谓“形如其名”、“名副其实”。一听到这样的地名,自然能知道它是诱敌火焚的天赐良地。关羽对“罾口川”的地名发生兴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罾,是鱼网的意思,取名“罾口”,必是因为此地地势低洼,江水时常冲入,退水后留下许多鱼虾,因其地势为天然捕鱼之所,故取名为“罾口川”,于禁屯兵于此,若一放水,自然全军变成鱼虾,会被一网打尽。所以,在对敌作战时,要善于利用各种自然条件,还应在陌生的地方留心其地理名称以作为用兵的参考。</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