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人物正解: 功亏一篑失在用人(1)
孔明在用人问题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人们对此探讨得较多,这里是要指出他作为领导人,在人事问题上出现的失误。
孔明一出祁山后,战果辉煌。为保证大军的安全,他选派深得信任的马谡守咽喉重地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南征时曾向孔明提出过“攻心为上”的方针,被任命为参军;伐魏前提议对司马懿使用反间计,遂使魏主曹睿罢免了司马懿的兵权,之后常在孔明帐前,深得信任。但马谡受命至街亭后,违反作战要领,结果失了街亭,使孔明全线被动,只好全军撤退。
先前,刘备刚得荆襄,伊籍向刘备、孔明推荐当地的马良、马谡等兄弟五人,同一时介绍了一首乡谚: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第五十二回)这个眉间有白毛的人就是马良,当地人将马良看成兄弟中最贤能的人,并没有认为他的弟弟马谡最贤。刘备临终前,孔明与马谡一同在旁,刘备令马谡暂退回避,单独对孔明说: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鉴于孔明将马谡看作“当世之英才”,刘备提出让他再作深切考察。对于马谡,孔明的看法与刘备的看法不同,也与马谡本乡人的看法不同,而最后的事实说明孔明的看法是错误的、片面的。那么,我们可以推定: 孔明在对人的观察上,一定有某种错误的思想方法,由于这种思想方法的作祟,使他对一个在身边工作多年的人不免有一种歪曲的看法。
孔明在人事问题上最大的失误是对魏延的处理。魏延曾慕刘备之名,在长沙杀了他的上司韩玄,救了黄斩马谡忠来投刘备。孔明一见面就要杀掉他,理由是: “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第五十三回)所谓“反骨”当然是荒唐的。孔明关于骨相的说法仅是一种托辞,真正的理由乃是魏延的所谓“不忠”、“不义”,当时由于刘备的保护,孔明未杀魏延,但却一直对他抱有成见,另眼相看。平时有什么硬仗、险仗和诱敌诈败,记不了功劳的仗多派魏延去打,而对魏延多次提出的军事建议却不屑一顾。孔明对魏延一贯不满,魏延不会没有觉察,但他始终听从孔明的指挥。平西川,争汉中,擒孟获,魏延屡建战功,伐中原时魏延是帐下第一员大将,曾斩王双,战张郃,诱司马,功绩无人可比,但孔明全不念其功劳。尤其错误的是,他死前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就断定身后魏延必反,暗中安排马岱斩杀魏延,一手制造了蜀国最大的冤案。
孔明死后,魏延确实与接替孔明领兵的杨仪争夺过兵权。但这种矛盾的产生并不是孔明预料之正确,而是他在身后人事安排上的过错所造成的。当时魏延为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在军中不仅官职最高,且能力、威望属上乘,而杨仪仅是一长史,大约相当于秘书长的官职,又看不出有什么超人的能力和威望,魏、杨二人平时关系不睦,孔明安排杨仪接掌兵权,让魏延断后,魏延自然不服。魏延那样性格的人绝不会对一个功小位卑的人俯首谦让,他公开对抗孔明的人事安排,反倒是合乎逻辑的。因而可以说,魏延的兵变,在某种意义上是孔明逼出来的!魏延负气争权,确是姿态不高,那么,被孔明越级提拔、一度统领全军的杨仪是否姿态很高呢?其实不然。孔明死后,蒋琬受命为丞相,杨仪被加封为中军师,但他以为自己资历高于蒋琬,而位在琬下,又自恃功高,口出怨言,对别人讲: “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第一百五回)杨仪的功劳、职位和人才远不及魏延,思想姿态亦不比魏延高,孔明死前将兵权避开魏延交付杨仪,看来完全是不正常的,是出于对魏延的成见。如果说孔明初见魏延的过激言行尚且可以理解,那么,在以后的长期实践中孔明一贯凭成见看待魏延,就是极其错误的。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收纳了袁绍降将张郃,当操听到有人对张郃的投降表示怀疑时曾说: “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曹操愿意对怀有异心的将军结恩感化,而孔明却缺乏曹操具有的那么一种胸怀、那么一种气度,显得心眼太小。
孔明斩杀魏延看来也不是出于个人的私怨,这源于他思想方法上的不足。魏延是一个开拓型的人才,孔明的思想则倾向于保守型。当然,并非思想保守型的人和开拓型的人必不能共事相处,问题在于孔明坚持用他的思维模式去衡量别人,且不转换角度,就必然对不同性格的人产生误解。例如,校尉廖立非常自负,自认为他的才能只逊于孔明,感怀才不遇而口出怨言,孔明闻其怨谤之言,并不去考察其人的长处和短处,不去考虑其人是否可用,而是立即将其撤职,废为庶人。(第一百四回)如果孔明仍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去看待魏延,那他自然处处看到魏延的“毛病”,魏延因为自己的作战方案不被采纳而发出的某些怨言和牢骚,就有可能被看做是其心不正、身后必反的征兆,一想到魏延若反、无人可制的身后情况,谨慎了一生的孔明于是定计斩杀了魏延。魏延被斩,是继诸葛亮死后蜀国无法弥补的一个损失。
派定关羽镇守荆州,也可以说是孔明在用人上的一次失误。蜀国以联吴抗魏为长久的战略方针,荆州地处魏、吴之间,要牢固地保住此地,更需要切实地贯彻这一方针。当刘备收川受挫后,派关平持信赴荆州请孔明入川相助,并让孔明量才委用守荆州之人。关平是关羽的义子,孔明揣测说: 主公“教关平资书前来,其意欲云长公当此重任”。(第五十三回)于是派定关羽镇守荆州,自己与张飞、赵云等领兵入川。关羽为人傲气十足,藐视东吴诸将,对联吴方针一开始就不太理解,孔明临走时也已发现了这点,但最终还是将荆州印绶交给了关羽。后来,关羽联吴不力,在他北攻曹操时导致东吴与曹操相联络,偷袭荆州,关羽战败被杀,蜀国丢失了荆襄一带战略要地。
荆州失守,关羽负有直接责任。客观地讲,孔明负有如下的领导责任: 第一,关羽一是不懂联吴方针,二是傲气太盛,让他在当时单独驻守荆州有明显的不当之处。从当时的情况看,赵云守荆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孔明却揣测上级领导人的意图加以迎合,作了错误的选派。刘备派关平送信,也许有让关平辅助关羽守荆州的意思,但他信中明言让孔明量才委派,毕竟给了他很大的选择权,最后的决定权在他手中。第二,关羽被杀后,孔明曾安慰刘备说: “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第七十八回)可见,他对关羽的缺点及失败的可能性是有所觉察的。他离开荆州时,虽曾告诫关羽守荆州的大计是“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离开荆州后,在明知关羽缺点的情况下,既不对荆州换防,另派适当人选,又不对关羽的防守派人监督协助,似乎以为靠八字留言就万事大吉了。第三,孔明入川时带走了荆州的许多精兵强将,使荆州防守单薄。夺取两川后,闻说曹兵攻取荆州,他让关羽主动出击,这时,他既不为之增兵添将,又不从汉中方面出兵配合,致使关羽独力难支,兵败身亡。可见,荆州失守,孔明是负有领导责任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