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TXT下载>>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别了,朱光潜(2)TXT下载

    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别了,朱光潜(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别了,朱光潜(2)

        美学家朱光潜在北大,此时他已经88岁了,精神依然饱满,他是作者的导师。(1985年作者摄,此照片当年经过当事人审定)

        世乐姐说:“去年从医院出来,医生说父亲的身体状况还不错,护理得好,活上三四年没问题。父亲知道了就说,我还想多做点工作,我对我自己写的书不满意,还要修改。最后的日子里,他有两个心愿,一个是惦记他那部耗尽心血的《新科学》出版,一个是想再去看看叶老(圣陶)和沈老(从文)。今年是他90岁(虚岁)生日,家里人都说到时候好好庆祝一番,他也很高兴,但谁想到……”

        走在燕南园的小径上,脚下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潮湿的气息,过不了几天,这里的一丛丛青草将破土而出,娇艳的野花也会展蕊怒放……迎着明媚的春光,我取出我的纪念册,注视着朱老那颤抖但强劲的笔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代美学大师不会离开我们,就像那泥土和芳草!

        虽然朱老走了,但曾经发生的事却历历在目。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燕南园正值春色满园的时节,绿树成荫,翠竹摇曳,桃李芬芳。

        在那座熟悉的灰色小楼里我看望了我的老师朱光潜先生,他正在伏案写作,桌上堆满了纸张和书籍。85岁的朱老见到我十分高兴,站起来和我握手。时间过得真快,我上次看望他还是北风呼啸的季节,如今已是春风扑面的天气了。

        他对我说,他翻译意大利美学家维柯50万字的《新科学》,初译早已完成,他又校改订正了一遍,也差不多完了,现在正找人抄写誊清,“抄来的稿子还得看,因抄的人不懂外文,有的地方有错,还要改”。他告诉我,另外他还译了维柯的一个小传,准备附在《新科学》的书后。他说:“《新科学》十分难译,我对照了几种文本译,有的特别难的段落初译时只粗略译过去,到校改时又下气力重译。”说到这儿,他把一叠厚厚的译稿拿给我看,上面写着几行字:“维柯的《新科学》简介”。朱老对我说:“这是我开始写的一篇论文,估计得一万字左右。”

        我问他今年后半年的安排,他告诉我,夏日里全国文联将组织他去庐山疗养,回来后要去北戴河参加一个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

        会,年内还要出席全国文联会议、全国政协会议。明年春天他可能到香港去访问和讲学,因他的母校香港大学准备授予他博士学位,同时香港中文大学也邀请他去。在这期间,他还要穿插地校看上海出版社为他出版的多卷本文集的清样,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有关条目,总之,如他所说“忙得很呀”!

        接着他向我说起他的老友叶圣陶,前几天到这儿来看望他,同来的还有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和阿英的女婿吴泰昌。他深情地说:“他(指叶老)精神很好,讲话还可以,就是眼睛、耳朵不好使了。他要比我大两三岁呢!”……

        为了不耽误朱老那宝贵的时间,我起身告辞。

        他又伏案写作了。望着老人那微驼的瘦瘦身影,我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意。我又记起了毕业时他对我的赠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他也是以此自勉呀!

        北大学生看望朱光潜,朱老坐在一座古色古香的书房里,左侧是一扇很有年代感的窗户,旁边还有取暖设备,30年过去了,北京的集体供暖设施还是老样子。(1980年代作者摄,此照片当年经过当事人审定)</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小说《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别了,朱光潜(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