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TXT下载>>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志趣相投(2)TXT下载

    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志趣相投(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志趣相投(2)

        学习之余,梁思成也会约林徽因去学校后面的公园里散步。每次约会,梁思成便会早早地来到林徽因的宿舍楼下。一丝不苟的林徽因,对衣着、发式都非常讲究,千等万等总是下不得楼来。因此,每次约会,梁思成都要在楼下傻傻地等上二三十分钟。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知道了他们的事情,就撰了一副对联,调侃他们:“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诚心诚意”。

        但是,很多时候,梁思成都是泡在图书馆里的。远在异国他乡的林徽因,难免会生出思乡和苦恼的情绪来。特别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和大姐梁思顺之间存在着误会。梁思成的母亲曾对林徽因“不合礼教”、无所顾忌地照顾病中的思成,心存芥蒂。而思成的大姐思顺,也与母亲李蕙仙一样,一直反对思成和徽因的婚姻。当时梁思顺随驻外使节的丈夫正在加拿大,对近在美国的弟弟思成极为照顾,而对林徽因却颇多微词。

        这让林徽因十分苦恼,愈加思念故国的亲人和朋友。她想念培华女中的表姐妹,想念家中的父母,想念新月社的朋友,也想念着离开北京时匆匆而别的志摩。她在给徐志摩的信中说:“我的朋友,我不要求你做别的什么,只求你给我个快信,单说你一切平安,多少也叫我心安……”也许,梁思成算是他生活上最好的伴侣,而徐志摩却是她心灵上最好的朋友,他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她的心,懂得她心理上的期盼和渴望。

        因此,当1931年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与凌叔华便展开了“八宝箱”的争夺。她的理由便是“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他们频繁的通信,应该算是那段特殊岁月里,一段隐秘情感的慰藉吧。

        梁启超在通信中察觉到了孩子们远离故国的孤单和寂寞,他写信鼓励和安慰他们,要不辞艰苦,努力开拓,争取将来学有所成,好回来报效祖国。他为他们寄来了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为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除了修读美术和建筑学之外,林徽因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当时的留美学生余上沅、闻一多等正酝酿着成立“中华戏剧改进社”。余上沅在给胡适的信里写道:“近来在美国的戏剧同志,已经组织了一个中华戏剧改进社,社员有林徽音、梁思成、梁实秋、顾一樵、瞿士英、张嘉铸、熊佛西、熊正瑾等十余人,分头用功,希望将来有一些贡献。”林徽因曾在泰戈尔访华期间饰演过公主齐特拉,并获得巨大成功。因此,当余上沅等成立“中华戏剧改进社”后,她便积极投身其中,这也为她后来顺利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奠定了基础。

        1925年12月,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参与郭松龄反对张作霖的兵变时遇难。此事对林徽因刺激极大,她几欲弃学回国,但都被梁启超阻止。林家失去了林长民这个家庭支柱,经济一下子陷入了拮据的境地。此时梁启超挺身而出,他不仅在精神上鼓励林徽因,而且还尽其所能,以自己每月两千元的薪水资助林徽因的母亲,并承担了林徽因在外留学的全部费用,尽管当时的梁家亦不富裕。

        1927年6月,林徽因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并成为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兼任讲师,梁思成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后来,林徽因又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师从g.p.帕克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舞台美术系学生。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个人从少年时相遇,到青年时执手,再到后来的相扶相持,历尽风雨。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成为他们之间密不可分的纽带。他们一生钻研建筑,哪怕病魔缠身,亦不曾有过丝毫的懈怠与放弃。他们用灵性与智慧、坚韧与毅力,以“凝固的音乐”写就了生命的绝响和人生的传奇。</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小说《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志趣相投(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