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魅生TXT下载>>魅生>> 第三代伶界大王TXT下载

    魅生: 第三代伶界大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代伶界大王

        梅兰芳1914年编演了时装新戏《孽海波澜》,获得空前的成功,梅党编戏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间,梅兰芳和齐如山领衔的梅党创作小组集中排演了老戏服装的新戏《牢狱鸳鸯》;时装新戏《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古装新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

        《红线盗盒》中的梅兰芳梅兰芳的舞台表演,不断地突破创新,不仅在声腔、身段表演上锐意创新,而且还在声光、舞美、道具上改革京剧。在《嫦娥奔月》中首次使用“追光”的灯光效果,引入高科技,战在了时代潮头。

        1916年,梅兰芳搭入朱幼芬组建的桐馨社,与杨小楼首次合作《春秋配》。两人自幼相识,一直想同台合作演出,但是各有各的发展,到此时才有机会。《春秋配》是梅党为梅兰芳排演的新戏,杨小楼在其中助兴演了个配角。

        但是由于梅兰芳搭桐馨社的时间很短,因此与杨小楼的这次合作也就很短,两人一直心存遗憾,从此便想着要创排一部既能充分展示各自技艺的新剧,这时有了后来的经典名剧《霸王别姬》的预演。

        1917年,梅兰芳又创排演出了《木兰从军》、《天女散花》。

        1918年,排演了古装新戏《麻姑献寿》、《红线盗盒》;时装新戏《童女斩蛇》。

        到这时,京城的京剧舞台,已经没有人能赶上梅兰芳的号召力了。梅兰芳的包银越来越多,梅家也随之复兴。

        梅兰芳自己置办了两个四合院,又买了骡车。骡车是当时伶人的身份标志,谭鑫培曾经获得过程长庚赠送的骡车。伶人的生活总要到处赶场跑,一般的人都是到车厂租赁骡车,大红大紫的伶人都自备。

        当时坐车的尺寸样式有等级。头等的车,叫后挡车,尺寸大,贵人、官员才能乘坐。稍逊一筹的是大鞍车,尺寸也比较大,也是有身份的人坐的,不能随便坐。再次就是小安车,梅兰芳的就是这种。

        《黛玉葬花》中的梅兰芳梅兰芳坐着骡车,频繁穿梭在北京城各戏园子。当时京剧演出,都在大轴戏前安排名角演出折子戏。这些名角,不用从头到尾一直盯着,演完就走,这样就能一天赶到不同的地方演出,这叫赶场。

        应节戏,是前清的规矩,民国保留惯例。民国开始女子被允许进戏园子听戏。过节的时候媳妇都要回娘家,在娘家比婆家随便了许多。过节时女观众多,这成了这个时节演艺市场的特征。梅党成员看准时期,为梅兰芳排了新剧《黛玉葬花》,专门针对女性观众,占领了应节戏的市场。

        1916年正月开年,北京城万众期盼的是梅兰芳《黛玉葬花》的首演。正月十四,梅兰芳的《黛玉葬花》在吉祥上演。这出戏几乎没有剧情,完全是声光、舞美、服装、布景,新时代的新事物的组合。

        贾宝玉的扮演者名小生姜妙香说,“梅兰芳出场的时候……场子里鸦雀无声,舞台气氛把观众入戏,戏词全用曹雪芹原文,葬花词的原诗,生僻艰涩的词句,经过梅兰芳念,观众也能接受。‘花谢花飞……’西皮导板和慢板。观众如醉如痴,有哭的。大家忘了叫好。最后才雷动。”

        新年期间,梅兰芳业务忙,每天要赶三四个地方。有一天连演三场的时候,第一场演到一半就有人催。梅兰芳一路小跑,两场总算唱完,又赶第三场。到第三场已经筋疲力尽,结果三场戏没有一场演得好,梅兰芳因此非常困扰。

        一次赶第三场时,梅兰芳碰到了老伶工金秀山,这位金麻子也已经赶了三场了。梅兰芳以为今天大家都演不好了,谁知道人家演得从容不迫,非常精彩。梅兰芳散场后就向金前辈请教。金秀山说,我们这行,要会分配精力。上台不能马虎,但是也要有余力才行。在艺术上也是这样,好吃不能多给。比如以前有一个票友灯笼王,上台学了一句程长庚的腔学得很到家,台底下满堂彩。这哥们一高兴,又接着用了一次,下边就没什么反应了。第三次再用,观众就纷纷走了。这叫开闸,不能过火。梅兰芳听了大为受益,从此注意提前分配精力。

        《嫦娥奔月》中的梅兰芳1918年,年近二十五岁的梅兰芳,认为自己不适合扮演时装少女少妇了。这个时期,梅兰芳对昆曲下了功夫。先从师陈德霖学身段、拜师乔慧兰,后从苏州请来谢坤全住在家中,听他吹笛子教曲子,昆曲水平突飞猛进。看惯了皮黄的观众,开始对昆曲有了兴趣,社会舆论又重新提倡了昆曲。北京大学设了昆曲课,昆曲又热了,梅兰芳拯救了昆曲。

        从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先后演出十一出新戏。从1915年演到1920年,梅兰芳的新戏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处巡演,久演不衰。这一时期,百代公司找到梅兰芳,为他灌制了不少唱片。在畅销金曲排行榜中,梅兰芳的销售排名很高。

        1917年,老一代伶界大王谭鑫培离世,1918年,梅兰芳在四十五天内,以二十二万多张票被选为新一代“伶界大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魅生,小说《魅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魅生 第三代伶界大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