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魅生TXT下载>>魅生>> 上海之行(1)TXT下载

    魅生: 上海之行(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上海之行(1)

        谭鑫培在三庆班呆了六年。

        论资历,他排名可以排在三庆班很靠前的位置。论年纪,他正年轻力壮。论艺术水平,他也进入了成熟期。论身份,他是大老板的弟子。但是,程长庚考虑三庆班的接班人人选时,始终没有考虑他。

        程长庚最不爽的是谭鑫培总想演老生这件事,他总也不死心。而且程大老板是读书人出身,而谭鑫培自幼飘零,基本上是个文盲,所以就被无视了。

        杨月楼程长庚非常看重出身,比如在三庆班中他最喜欢亲近卢胜奎,因为卢胜奎是举人出身。他甚至到外边找来了孙菊仙接掌三庆班,孙菊仙也是武举出身。但孙菊仙为人谨慎,没敢接这块烫手的热山芋。可能也是跟谭鑫培赌气,你不是觉得老生比武生强么,程长庚从外面找回武生杨月楼,让他做实习接班人,这是告诉谭鑫培,武生不比老生差。

        谭鑫培把这一切看在眼里,非常失落。杨月楼年纪只比自己长三岁,被程长庚直接空降到三庆班做一把手,谭鑫培内心不服气。其实杨月楼与他相处得很好,来了以后对谭鑫培也格外关照。在他做实习一把手期间,总是把戏让给谭鑫培演。但是越这样,心高气傲的谭鑫培越觉得被轻视了。

        谭鑫培在三庆班郁郁寡欢,每天照旧演些武戏,却还在做着自己的老生梦。武生,不是他的追求。杨月楼如此幸运地得到程大老板的赏识,相比之下自己更加委屈。他重新审视自己,论扮相个头不及诸多才俊,论嗓音也不是黄钟大吕型的,和三鼎甲没法比。就算比杨月楼、汪桂芬、孙菊仙这些同辈才俊尚有未及。

        莫非自己确实不是这块材料么?谭鑫培的自信心动摇了。

        不久,杨月楼因为有大老板力捧,声名鹊起,红遍京师。1879年,程长庚正式任命杨月楼为三庆班班主,并保举他为精忠会庙首。程大老板功成身退,退休了。

        这样呆下去,太郁闷了,谭鑫培决定,辞去三庆班武行头。光绪四年,即1878年,春天,谭鑫培父子离开了北京城,到京东三河县一个姓温的地主办的科班中执教,培养弟子,做起教育工作。

        其实谭鑫培没有放弃,他是在韬光养晦。这期间,他学习了昆曲和唢呐曲牌,丰富着自己的唱功。

        谭鑫培经常从三河到京师搭班演戏,这时他已过而立之年,还是武戏为主。他凭借武生、武丑、武老生的演出,在京师也有些名声。

        光绪四年初冬,由千里之外的上海传来一个消息。金桂茶园总管听说京师有个武生谭金福(即此时谭鑫培的艺名)不错,请他到上海做演出。谭鑫培心中一动,在京城十五六年,今年已经三十三岁。现在一事无成,不如到外面去走走看看,有机会就拼一拼。

        谭志道听到这个消息后,劝谭鑫培不要去。现在谭鑫培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一家大小也是丰衣足食。谭鑫培在上海没名气,唱砸了栽在那里不值。媳妇侯氏也觉得撇家撇业的,何必呢。千里迢迢跑去上海这么远,还不一定能唱红,于是也劝阻了几句。

        谁知,这正好触动了谭鑫培的敏感神经,也牵动了他不得志的愁肠。他不敢对父亲失礼,就跟媳妇发了飙,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谭志道最理解儿子,知道他虽然三十多了,但还是没有服输。杨月楼跟他年纪差不多,却接掌了三庆班,如今大红大紫,孩子的内心受到了冲击。谭志道这时已经是个老人,从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很欣慰。谭鑫培一直以来孝顺顾家,对事业孜孜以求,这是好事。谭志道爱子情深,默默地帮谭鑫培做好了去上海的准备。

        年底,谭鑫培协同青衣孙彩珠、鼓师张阿宁一起启程奔向上海。

        由于太平天国祸乱,运河这时已经断了,从北京到上海只能水路兼程。谭鑫培六岁时一家人沿运河北上,到如今已经三十许人。当年运河尚可全程通行,虽在战乱却也有盛世清末的上海遗风;如今运河沿河两岸却民生萧条,破败得不像样子。

        头一次到上海,谭鑫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上海会个是什么样子。

        上海,古称松江府,1842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同光中兴期间,上海得以大开发。扬州一带的伶人,出路除了上北京之外,也开始向上海这个最繁华的经济特区聚集。

        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发现原来戏子比太平军群众基础好多了。造反需要号召力,之后太平天国也就顾不得上帝高不高兴,调整了政策,转为支持戏曲。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垮台,参加过太平天国的伶人,为逃避清廷追捕跑到上海的不少。这批人就成为上海戏剧的骨干。上海经济发达了,又有一批京伶南下淘金。在这种反复融合碰撞中,艺术升华,形成了南派京剧。由于受北方戏剧流派影响较小,所以南派京剧与京城京剧相比 ,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1879年,光绪五年初春,谭鑫培第一次到达上海。他以谭金福做艺名,在金桂茶园登台。这时南派京剧在上海开始进入繁荣期。

        金桂茶园老板翟善非常客气,为谭鑫培一行摆了接风宴。席间,一个小伙子跟他打招呼。谭鑫培一看,原来是李春来。

        李春来, 武生演员,字起山,河北高碑店人,比谭鑫培小五岁,是京剧南派武生之祖。早年间李春来曾在北京丰台喜春台梆子科班坐科,十七岁出科后便在京津一带演出。之前也曾经问艺谭鑫培,相处得很好,二人算半师半友的关系。在二十岁上,李春来因在京津一带不如意,黯然来到上海发展。</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魅生,小说《魅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魅生 上海之行(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