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魅生TXT下载>>魅生>> 楔子:伶人比烟花还寂寞(4)TXT下载

    魅生: 楔子:伶人比烟花还寂寞(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楔子:伶人比烟花还寂寞(4)

        这种“实权”是一种看似不显眼的权力,让他们负责探听宫外消息,回来汇报。

        “进言权”,这在历史上始终是一种能左右君主决策的最重要的权力之一,著名的奸臣多半都掌握有这种权力,是谓“谗臣”。在政治统治中,这甚至比什么相国、将军的头衔更重要,相国、将军不能进言影响君主照样没人鸟你。驾驭好了这种权力,就等于可以直接利用国家最高权力来发号施令。

        时间长了,唐庄宗周遭就形成了一个进谗言的伶人集团。许多朝官和四方藩镇深知“上眼药”的厉害,都争着向伶官行贿,以求他们在庄宗面前帮自己说好话。伶人做大,从此彻底乱了朝纲。让一些靠军功起家的英雄好汉,长期受戏谑为生的伶人颐指气使,这口鸟气搁谁也受不了。帝国中,已经酝酿着危险的信号。

        本来要只是以权谋私搂点钱,也就算了。但是有一天,一个伶人终于做出一件大事来。最后的结果,往小里说是灭亡了一个国家,往大里说是影响了历史。演杂剧出身的郭从谦,是一个被历史牢牢记住的伶人。在他的蛊惑下,庄宗亲卫队造反了。

        一个叫李嗣源的外藩,突然发动兵变。这本来对唐庄宗而言,就算是一件糟糕的事,也不过是癣疥之疾,至少还没有糟糕到亡国的地步,但是关键时刻后院起火了。这个“后院起火”并不是一种借代的手法,是真的起火了,火就是郭从谦放的。唐庄宗最信任的伶人郭从谦,被他提拔为八三四一的卫戌队长的郭从谦,第一个起来响应李嗣源造反。率从一批伶人及马直亲兵进攻皇城。唐庄宗宠信的伶人本来就住在内宫里,这时他们从中心开花,纵火焚烧兴教门。唐庄宗闻讯仓皇出逃,乱军中被宫楼上的箭射死了。一段本来很有浪漫情结的、皇室振兴的故事,就这样在几秒钟内,戛然而止。

        《伶官传序》中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王子复仇记”里的王子,死在了一群伶人手中。而且他是被一箭射死的,甚至还没来得及控诉一下伶人的忘恩负义,或者表达一下临死的感想、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无声无息地死了。

        既然当事人没发表什么感言,历史家就站出来替他发言了。这件事其实很有偶然性,伶人未必个个都脑后生反骨。欧阳修也说了公道话,“夫祸患长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涰,岂独伶人也哉”。他说,祸患是细节积累起来的,智勇双全的人容易沉迷娱乐,不能只怪伶人。但是欧阳修的公道话没有改变历史观点,伶人在世人眼中,从此被看作洪水猛兽。亡国之恨,也被发泄到伶人身上。世人都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伶人这个类型的人头上被加了“无义”的定性。这种情绪也被写史之人延续下去,被当作教训、真理、符号,成为中国的特定历史观。

        在盛世中,伶人成了道貌岸然的忠臣们对主子说教、进谏的警示案例。而乱世中,伶人也永远是需要警惕的亡国祸根之一。远离伶人,声色危险,成了之后少年君王成长过程中的铁律和必修课。疏远伶人、轻贱伶人、孤立伶人,成了正人君子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被视为帝王之道和国策。

        但是,伶人没有因之消亡。他们的特性,除了本身魅力以外,还有一种顽强的求生欲。他们用魅力做抗争,顽强地存在,可也仅仅只能很基本地存在而已。

        世人老百姓也好,帝王权贵也好,从内心深处对伶人有磨灭不掉的渴望。一定程度上,禁忌、神秘本身又让这种本来只是声色娱乐的需求变质了,违禁、揭秘这种得到满足是人性的快感。伶人,成了欲罢又不能东西。

        爱恨交加、道德与情感激烈碰撞的社会观,造成了伶人挣扎的命运。他们的人生大部分时间在寂寞的等待中度过。所以一旦机会来了,他们会迫不及待地爆发全部能量,化身飞灰也在所不惜。也许正是这种精神压迫下的和投入,让他们容易在艺术领域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历史主宰跟伶人说,一千年内,你们的卑贱命运不会改变。伶人早就认命了,兴奋地问,那一千年之后呢?主宰说,一千年之后,你们就习惯了。

        历史走得很快,一千年后,来到了清朝。统治者像庄稼一样,一茬茬地换。人们从服饰到精神思想,都有了重大变化,天子变成了少数民族人。但是,伶人一直没有在历史中有一次正面表现,所以受轻贱的命运也始终没有改变。

        “光绪中叶,方照轩军门曜,威震粤中,有谓其过严者。其镇潮州时,尝观剧。粤剧向多男女杂演者,适某优夫妇饰生旦,同演一,备极媟狎。方叱下,即于戏台前斩之。”这段文字来自《清稗类钞》,“清稗类钞”翻译成现在的话儿就是“清朝的一点小事”。这段文字说的是,光绪中叶,一个广东军官在大街走着走着,看见一对伶人夫妻当街做戏。内容上可能有点三俗,这位军官二话不说,没有审判,没有斥责,没有给伶人夫妻表态反三俗的机会,直接让人过去,在台前就把夫妻二人脑袋切下来了。

        在光绪中叶的世人眼中,这仅仅是一次反三俗行动,两个伶人的人头和身体分开,不过是“一点小事”,习惯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魅生,小说《魅生》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魅生 楔子:伶人比烟花还寂寞(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