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刘邦的草根哲学TXT下载>>刘邦的草根哲学>> 第六章 艰难时世(7)TXT下载

    刘邦的草根哲学: 第六章 艰难时世(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六章 艰难时世(7)

        也许一些头脑反应快的汉军将士,此时已明白了韩信下达的第二道军令——“今日破赵会食!”原来并非大将军的虚言,而是早已胜券在握。汉军军心大振,士气高昂,个个奋勇,人人争先,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可叹陈余的二十万大军,在汉军的两面凌厉夹击下,如江河决堤,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可叹的是,一直恨不得杀掉张耳的陈余,最后被张耳的同僚张苍追杀于泜水(今河北省魏河)河畔,赵王歇也被活捉。第二年,张耳就成为了新一任的赵王。

        曾经的刎颈之交终成刎颈;本不该遭此败绩的李左车,被绑在了陈余的战车上,空怀一腔智慧,厄运难逃,最终被韩信悬赏千金活捉;一百多年来祖祖辈辈世袭赵国王位的赵歇,亲眼目睹了赵国最后覆灭的一幕后,被汉军生擒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赵国从此划入汉王刘邦的版图。

        更令人感慨的是,这背水一战,并非是韩信的首创和独门绝技,而应该是前不久巨鹿之战时破釜沉舟的项羽。按韩信的行踪推断,那时他应该在项羽军中任郎中,亲身参加过巨鹿之战!想必破釜沉舟的妙处,韩信深有体会,所以在井陉之战中及时拿来活学活用,足见其用心与高明;而另一个同样也亲身经历巨鹿之战的陈余,对此却麻木不仁,没有任何的丝毫警觉,反而耻笑韩信不会用兵,不屑一顾。二人军事素养的天壤之别,由此可见一斑。陈余如此不知长进,焉有不败之理!

        韩信自己把胜利的原因仅仅总结为: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这无疑是此战取胜的一个关键,但是远远不是全部,真正的关键之处,其实就是大家常挂在嘴边上的那句经典: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并把它与出奇制胜的战术,巧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张驰有度,准确把握好战斗进行的节拍,韩信就谱写好了这曲铿锵辉煌的胜利交响乐章。

        背水之阵不在于有多神秘,而在于韩信充分掌握敌我情报、明察用兵地理,对症下药!拔旗易帜不在于奇兵与正兵配合得如何默契和“哲学”,而在于韩信有端掉敌军大营的十足把握!井陉之胜还在于不但一方有个“汉尼拔”——韩信,而另一方还有了一个“法罗”——陈余。

        看错了人

        把韩信支使去攻赵之后,驻扎在荥阳的刘邦也没闲着,在荥阳的南面修筑了一条两旁筑墙的甬道,和黄河南岸相连接,以便取用敖仓的粮食,重振旗鼓,与项羽对峙。

        虽然刘邦策反了项羽的大将鲸布,分化了项羽的兵力,但项羽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这一下急了,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

        项羽本想答应刘邦的请求,可是范增却不同意,让他借此机会彻底清除刘邦,若是错过这个机会,放虎归山,就后患无穷了,项羽于是又开始攻打荥阳。

        刘邦知道这一切都是范增的主意,所以想除掉他。于是就和郦食其商量。

        受老夫子熏陶的郦食其,首先搬出古人来个抛砖引玉:“大王明鉴:从前商汤推翻夏桀,仍然分封他的后代在杞;周武王伐纣,也分封他的后代在宋。”

        刘邦听得不耐烦,挥挥手:“哪儿那么多废话,说重点!”

        郦食其清了清喉咙:

        “当今秦王暴政不讲仁义道德,侵占了诸侯各国的社稷,吞灭六国之后,使他们的后代没有立锥之地。如果您真能够重新分封六国的后代,全部颁发印玺,这样受封的君臣百姓必定都会对您感恩戴德,莫不向往您的风采,仰慕您的品德,心甘情愿作您的臣仆。您的德行已经确立,就可以称王天下,项羽也一定会前来称臣。”</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刘邦的草根哲学,小说《刘邦的草根哲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刘邦的草根哲学 第六章 艰难时世(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