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刘邦的草根哲学TXT下载>>刘邦的草根哲学>> 第三章 他的臂膀(6)TXT下载

    刘邦的草根哲学: 第三章 他的臂膀(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他的臂膀(6)

        赠书教导张良的这位老者,后来被称为黄石公。黄石公的得名,源于他留给张良的那句话,“十三年后来济北相见,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据说,十三年后,张良跟随刘邦经过济北郡,果然在谷城县境内的谷城山下见到了一块黄色的石头,张良大为感铭,取下石头宝贵珍藏,奉时祭祀。张良死的时候,将这块石头放在自己的棺椁中一同埋葬,嘱咐后人,扫墓祭祀的时候,一定要供奉黄石,如同自己生前。

        黄石公与张良的故事,是司马迁采访收集的传说。司马迁不是迷信鬼神的人,但他以为人世间的怪异神奇是有的。张良本身就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早年刺杀秦始皇,后来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晚年超脱人世辟谷求仙,一生不同凡响,为人行事,宛若有仙人指引。司马迁以为,张良见黄石公的事,怪异是怪异,也在人间的情理变异之中,所以特别详细地记录下来。

        历史不仅是往事的记录,也是对于往事的解读。作为一种历史学的解读,张良是信奉黄老道家的人,黄老道家是假托黄帝和老子为始祖的新道家学派。假托黄石现身的老者,大概是战国末年黄老道家的一位智慧的传人。黄石公当是齐国济北谷城人,齐亡以后,避难迁居下邳,虽说是隐居,却密切关注天下形势。张良来到下邳,他的身世来由、一举一动,都在黄石公的眼目中。

        张良是韩国贵胄后裔,韩灭以后,他主谋刺杀秦始皇,惊天动地。在黄石公看来,张良刺杀秦始皇,不过是恩怨发于个人的匹夫之勇,而为祖国复仇的大业,其根本在于推翻暴秦,恢复故国。行事偏离根本,逞意气于一搏,正是年轻气盛、少年方刚的血气。若要成就大事,尚需要加以打造磨练。就性情而言,强权暴政之下,首先要能够韬晦隐忍,等待时机;就行事而言,复国灭秦,一定是有组织的军政大事,需要相当的智慧谋略,兵法政略的学习正是眼下的要事。黄石公自感年事已高,有意将自己密藏多年的兵书托付于张良。他用忍耐试探,一而再再而三地委屈张良,良苦用心,意在磨练英才。

        黄石公交付给张良的《太公兵法》,就是假托姜太公名义的古代兵书系列,至今流传于世的,有《黄石公三略》、《阴符经》和《六韬》。我通读三部太公书,感叹有加,张良后来辅佐刘邦平定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的智慧谋略,正是渊源于《太公兵法》。据说张良修得《太公兵法》以后,说与别人听,都没有反应,说与刘邦听,刘邦马上觉得好,当即一一实行。由不得张良感慨:“沛公殆天授。”从此不愿意离去。天授天授,上天所授与也。张良的聪明智慧,是上天所授;刘邦的英断决行,也是上天所授。上天又假手黄石公和《太公兵法》将二人连接在一起,打造出君主和帝师、主帅和谋臣的天作之合。

        刘邦集团“共天下”的理念,是由张良提出来的。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决战陔下,张良正式向刘邦提出,只有君主能够与诸侯臣下“共天下”,才能上下内外协力,击败项羽,取得胜利。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与各国约定共同分配天下权益,终于集结诸侯国联军,一举击败项羽。

        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刘邦的草根哲学,小说《刘邦的草根哲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刘邦的草根哲学 第三章 他的臂膀(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