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胡兰成传TXT下载>>胡兰成传>> 大陆版后记(1)TXT下载

    胡兰成传: 大陆版后记(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大陆版后记(1)

        所谓“大陆版”,因为在前有过一个非大陆版版本。2007年10月,此书以《胡兰成传》(原为《真实胡兰成》)名,由台湾文化自由出版社出版,在海外发行。

        所谓大陆版“后记”,因为全书完成后我写过一个“后记”,简单交代了写作情况,还写过一个“序言”,简单说明了此书的撰写意义。

        不过,无论“序言”还是“后记”,台湾版本都没有用,或所写内容已经过时,或是已在网上发表?不过,出版者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出版者倒是向我提议,是否找什么专家写序?我谢绝了。我的书,如果有序,都是自己写的。他人的书,如果不是作者自己所写,我一般也不看——惟有如蔡元培在鲁迅逝世后所出全集写的那一类序除外。他人写序,除了商业性包你好货的推销外,我看不出有什么其他意义,其中最有可说的导师为弟子写,也只相当于向江湖各方打招呼拜码头,至于其他那就更等而下之无须闻问了。“专家”?如果所写可以由“专家”已有的著作涵盖包容,那此书就完全多余,如果所写是一本有实质意义的书,那作者就是这个范围这个主题的专家。有无专家作序何干?我倒是知道一位胡兰成专家,有关胡兰成生平资料他搜集得最多、最完全,可他不是出版者所想要的可广招徕的那类专家。

        自己写的没用,专家写序谢绝,台湾版《胡兰成传》就这样赤条条现身了。

        书出版后,有读者问著书情况以及其他,转来的信和所提问题我无法一一答复。事隔五六年,以前写的后记现在看看确乎已不够用,许多情况需要补充说明,所以,借这次大陆出版机会,再写个后记完整交代一下。

        有些内容,以前写的“后记”(2004年3月)和随后(2005年10月)写的“(为网上发布所写)缘起和过程”中已有提及,在此就直接引用了。

        “前年(2003)秋天,一位在北京的年轻的做书朋友要求我们写一本胡兰成的书。这位朋友做书已有若干年了,据我和他合作的经验看,他做书的一个门径就是跟风,市面上时行什么书,他马上跟做什么书。这次也不例外,其时胡兰成《今生今世》刚上市,另一本也行将上市,他估计将要或已经形成‘胡热’,所以想紧追其后,也做一本‘胡书’。

        “做一本什么书?他心里只有一个模糊影子,说出来就更难成形了。最初与他接洽的是上海另一个朋友,两人经过一番讨论,就算定下了。主要是编,其次是写,编从胡兰成书中、张爱玲书中编,从评胡评张的文章书籍中编,写呢,就是评价和议论,无须说,其中胡兰成与张爱玲婚恋为重头戏。北京唯一的要求就是:快!三个月,最好两个月完稿交出。

        “上海这位朋友找我一起合作,为宽我心,特提出优惠条件,写由他写,我只须读,然后编。从哪儿读?就从‘张迷客厅’读起。说来惭愧,我虽然十多年前即上网,直到此时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好去处。可我眼花缭乱刚开始读,就想起计划的不可行,编,是要涉及版权问题的,‘张迷客厅’不计较,胡家后人会不计较?电话再联系北京朋友,原来有规定引用他人文字不能超过多少多少。这就必须修改原先计划了,直接取胡书张书编不可能,只能改编为写。

        “事情到此,我本可退出,可发现已无处可退。一是北京稿酬(3000元定金)已打到了我的卡上,我的观念,朋友间交易,付了钱就等于合同签字,不能再反悔。二,更坏的是,合作的上海朋友要出国开会,一去不知几时回,他全身而退。‘全’的意思,从计划酝酿直到出走约半个月时间,他确实一个字没写。他怕我绝望,临走之前特介绍北方来上海的一位女性张迷,替代他继续与我合作。接谈之下,我大体了解了她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也无法指望,这一类只专注于张胡婚恋的张迷文字是我最害怕看的了。我不能扫兴,邀她专写张胡一段(为此,给了她600元),可最后写来的文字,真对不起,几万字我只用了一句,看看无谓,还是删去了。

        “最后就剩我一个撂在了岸上,写什么呢?我差不多读完了胡兰成所有文字,似有所思所想,于是决定写一本评传类小书。反正有《今生今世》在前,再不济也可按图索骥写点评吧。

        “从原本杂凑编写到全部自写,北京朋友应该是满意的,他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我的成书速度,可三个月完成十五万字,在我是做不到的,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我有自己的吃饭职业,不是纯粹写家。再说,我还有自己的文字底线,对得起读者,若不能保证对得起读者,也总要对得起自己。

        “于是,尽管北京朋友追迫不已,尽管到三个月时限,他表示了直率无忌的不满,我仍然只能一章一章来。直到他已对我失去信心和兴趣、电话渐远渐稀之时,我才终于交卷。算算时间,差不多正巧半年。”

        这是“(为网上发布所写)缘起和过程”中的一段文字,交代写这本书的最初驱动和写作过程。

        “首先声明,此书是‘急就章’。

        “从酝酿到完稿,其间只有半年时间。虽然不是全无积累新起炉灶,但半年时间写一本人物传记,无论如何是过于匆忙的。

        “不过,自问偷懒和敷衍了事是没有的,不说上穷下尽,也是尽可能地收罗了各种材料和记述,单是研读胡兰成的著述就花了不少时间,还有其他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记述,还有对胡兰成其人其文的评价,而且,材料的发现和评价的深入几乎是‘日日新、又日新’的,如著名的‘张迷客厅’。这是需要特别提到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胡兰成传,小说《胡兰成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胡兰成传 大陆版后记(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