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胡兰成传TXT下载>>胡兰成传>> 第六章 从上海到香港(5)TXT下载

    胡兰成传: 第六章 从上海到香港(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六章从上海到香港(5)

        所有这些降日求和、与日方在香港和上海的秘密幕后活动,除林柏生外,“蔚蓝书店”那批人并不与闻,胡兰成那辈下层职员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胡兰成仍是在《南华日报》写应景文章,同时在“蔚蓝书店”兼差帮忙,“助编”国际通讯、国际周报。地位虽然不高,但这一经历对他却不无好处,使他得以熟悉国际政治和国际历史问题,以后,分析国际形势成为了他的“强项”,他所写有关国际形势、世界力量的对比变化等等的时事评论,占了他整个文字的相当大一部分,而且,这一“强项”几成了他的嗜好,一直持续到他的晚年临终。

        “蔚蓝书店”内繁忙一片,又是编国际通讯、国际周报,又是开国际问题座谈会,给汪、蒋呈写报告,出版国际问题丛书。可对周围这批同仁的见识文章,胡兰成却瞧不太上,当时他唯一佩服的是以“乔木”为名所写的国际时评。胡兰成是有眼力的,“乔木”就是中国内“两乔木”之一的“南乔木”乔冠华,乔是德国留学生,对欧洲各国情况熟稔于心,“乔木”的国际时评在当年香港风行一时,尤其是对当时欧洲政治、外交的分析以及战争趋势的预测人人争睹,其见识和眼光远高于“蔚蓝书店”那辈人。

        地位卑微且又自尊自傲,林柏生这些有社会地位的人,胡兰成自然不去接近,就是报社同事他也来往不多,与“蔚蓝书店”那批人同样无甚交往,其中他只和樊仲云比较亲热,主要因为两人是同乡,樊也是嵊县人。樊仲云叫他兰成,他却不敢造次,仍叫樊先生,他对樊仍是拘谨的。樊仲云虽只长他四岁,却早有名声,是所谓“保卫中国文化十教授”之一,又是知名文人,日本厨川白村那本著名的文艺评论《苦闷的象征》即出于樊仲云之译,译本出版后,当年曾在新文学青年中称誉一时,胡兰成尚在读中学时就已知樊的大名,自然不敢妄攀亲近。他的住家在香港岛薄扶林道学士台,周围邻居有杜衡[4]、穆时英[5]、戴望舒[6]、张光宇[7]、路易斯[8]等人,但他们也都是成名作家、画家和诗人,其中他只和杜衡玩玩,其余人也不多搭讪。闲常时光,他只带着孩子在香港街上走走,去海边看看风景。

        林柏生、梅思平、高宗武等人的秘密活动胡兰成虽然不与闻问,但他不会看不出这些人的穿梭奔忙是为那般,可他完全被隔于局外。报社的文章仍在写,“蔚蓝”的事情也在做,却不被谁看重,薪金仍是可怜的六十元港币辛苦度日。他此时是连甩手不干的退路都没有,既无旅费回上海,回上海仍是无出路。他是进不得,也退不得,被困在了香港。

        直到多年以后,他回忆起这段日子仍是牢骚满腹,他觉得自己就“像《易经》里的‘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未嫁女子的身份未定”,他埋怨林柏生当年大约内心当他是吕布,如陈登对曹操言所谓:“明公养吕布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飏去。”更伤他自尊的是,可能林柏生当年甚至还未将他如董卓对吕布那般看重,而是完全无视。

        如此一年,胡兰成转机发生。

        1938年年底,依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与日方密约,汪精卫一行先重庆而昆明、再昆明而出逃河内,日本于12月22日发布《日本近卫内阁第三次对华声明》,汪精卫12月29日拟就响应日方的电文,由周佛海等人携至香港,发表于《南华日报》,公宽明对日求和态度,此即为著名的“艳电”。</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胡兰成传,小说《胡兰成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胡兰成传 第六章 从上海到香港(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