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胡兰成传TXT下载>>胡兰成传>> 第二章 中小学校教育(1)TXT下载

    胡兰成传: 第二章 中小学校教育(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中小学校教育(1)

        绍兴好去处

        胡兰成七八岁,入村上小学堂读书。

        胡父知书识礼,自己在家也教胡兰成写字,给他讲文章,让他早起练字,要求笔划平直,结体方正,讲文章却是正经文章讲,闲杂文章也讲。胡父不是正途秀才出身,谈不上怎样的学问,教教小孩子写字识字有余,可讲文章却是不得法,于是讲得正书如闲书,闲书如正书。父亲不曾教胡兰成音律,也不教他丝竹琴弦和地方戏,这是他喜好且擅长的,可他不愿教自己的儿子,以此作为正经事来学他认为是玩物丧志。

        胡兰成十三岁那年,当地芝山小学举行会试,方圆十里内小学和私塾各选拔四五个学生去应试。胡兰成被胡村小学堂选出,坐着轿子去参赛。他还是初次见识这样的场面,只觉得样样新鲜,人人开通明达,看看自己穿得一身土气真是自惭形秽。考完回来,小学堂老师问起,同去的三个同学答得头头是道,只有他口讷无语,想是无望了。可结果发榜,胡兰成考得最出色,奖到一部《史记菁华录》[1],还有奖金四角银毫,另三个同学却只得一支铅笔或一锭墨。

        胡兰成读书聪颖,尚须培植。小学堂只是村里自设的学堂,类似于私塾,还谈不上正规的现代教育。家教,显然也不能指望。可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就要花费,家里的穷困状况是无法承担的。胡兰成的所有兄弟都不曾像样读过书,都是早早地出外学徒、当兵,若不读书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胡兰成即便聪颖,也只能走兄弟们的老路,其归宿也就不会与其兄弟相差多少了。

        好在此前胡兰成已认了上虞俞傅村的义父,此时已开始得到义父的资助,胡兰成参加芝山小学会试,身上穿的就是义母做的衣衫。此后胡兰成入高小以及其后的四五年中学教育,完全靠了义父母的资助才得以完成。

        就在会试那年夏天,胡兰成考进绍兴第五师范学校附属高小,二年级班。

        这是胡兰成第一次离家外出。农村孩子初到城里,怕生露怯,同学大多是城里人,胡兰成常常受到欺侮。高小毕业后进绍兴第五中学,情况仍是如此。同学中虽然也有不少绍兴周边农村来的学生,有诸暨、新昌、义乌、永康等地来的,可他们身高力强,城里同学开口轻薄,他们嘴上说不过就动手,城里同学就不敢再欺侮。可胡兰成身小力单,只能采取另一种行径,能避则避,能让就让,有争执也绝不与人动手打架,只一门心思读自己的书。

        绍兴第五中学,胡兰成只读了一个学期,学生闹风潮,第二学期仍不罢休,学校迟迟开不了课。其时正“五四运动”之后,学生处于民众注目的风头之际,无论大事小事动辄罢课闹事,各地学潮此起彼伏,风气所及直到穷乡僻壤。胡兰成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学生,他既没参加学生闹事,甚至连闹事缘由也不曾关心。学校久久不开课,他也就收拾收拾行李自己回了家。

        在绍兴求学两年,胡兰成开了眼界,认识了家乡以外的世界。经济上有义父的保证,平日吃住在三哥家,生活上心理上有依托和照顾,使他能一意读书。可能是他常受城里同学欺负的缘故,他对绍兴人不太有好感,读书之闲他就在绍兴城里城外到处看风景。绍兴的名胜古迹他少游,在绍兴近两年,连城里的禹陵和名闻天下的王羲之的兰亭都不曾去过。他喜爱的还是与农村生活有关联的去处。他常去水偏门,那里四乡各地来往的船只密集,米市鱼市交易热闹,人声鼎沸,四周田畴伸展,城郭山川尽在眼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胡兰成传,小说《胡兰成传》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胡兰成传 第二章 中小学校教育(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