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谋权之道TXT下载>>谋权之道>>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5)TXT下载

    谋权之道: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5)

        朱元璋回去后,下令赐给他一座宽大的宅第。

        史书还记载,有一老儒名钱宰,被调到京师编辑《孟子节文》,一日罢朝回公馆,闲而吟诗:

        “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便衣特务听到后向朱元璋报告,第二天,朱元璋在文华殿宴毕,他召集群儒,并质问钱宰说:

        “昨晚做得好诗!不过,我还没有‘嫌’你,何不把嫌改为‘忧’字?”

        钱宰被吓出一身冷汗,忙磕头谢罪。但朱元璋没有放过他,遣送他回老家,说:

        “朕今放汝去,好放心熟睡矣。”

        锦衣卫除负责监视大臣及其家属,还负责巡察、缉捕京城内外盗贼的任务。朱元璋对他们非常欣赏,说:“这些人好比恶狗,有恶狗看家,让别人害怕。”

        固权之策:管人要管心

        从固权的角度来看,固权的关键在管人,管人的关键是管心,一个国家的心就是知识分子阶层,管住了他们就等于管住了一个国家的心。

        心乱则国乱,心定则国安。纵观历朝历代,最先谋反的就是知识分子,最想有所作为的也是知识分子。虽然最后改朝换代的人都是武将,但祸根一般是知识分子种下的。

        明朝建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逐渐显露,除了统治阶级内部淮西集团和非淮西集团的党争,文人与新朝的矛盾也是很突出的。朱元璋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深知知识分子的厉害,他最怕文人搅乱社会,发表对新朝不利的言论。

        朱元璋称帝之后,在地主阶级文人中,有少数文人儒士对由红巾军发迹的朱元璋抱有敌意,对这位“和尚天子”也看不起,他们拒绝与新王朝合作,于是谢绝新王朝的征召。朱元璋对这些不肯合作的封建文人毫不客气,需要时一个诏令就把他们叫过来,不干也不行,你不来,就是对圣朝抱有敌意。

        例如,洪武初年,朱元璋召见元朝最后一位衍圣公,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入京朝见。孔克坚因为有病,没有立即赴京,而是派他的儿子孔希学代自己入京,先行朝见朱元璋。朱元璋马上想到孔克坚是瞧不起自己布衣出身,于是又派人送去一封亲笔谕旨,指出:我虽是庶民出身,但古人由布衣平民称帝的前有汉高祖,你凭什么看不起我。又指出,孔克坚无病装病,不入京朝见,是怠慢无礼。谕旨一到,孔克坚吓坏了,哪里还敢停留,立即动身进京朝见。

        但是,朱元璋把文人儒士叫过来之后又不予重用。

        危素曾做过元朝的参知政事、礼部尚书,主持过宋、辽、金史的编修。明朝攻占了元大都后,危素曾经跳井以殉元朝,被僧人救起没有死成。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翰林侍讲学士,弘文馆学士,曾经让危素为自己撰写《皇陵碑》,朱元璋看后不满意,弃而不用,自己亲自撰写。朱元璋对这位颇有才华的老儒始终不太信任,心里总不忘他是元朝旧臣,多次贬低甚至侮辱。有一次,朱元璋正在东阁,危素也来到东阁,朱元璋故意问:“来者何人?”

        危素忙答:“老臣危素。”

        朱元璋嫌他自称老臣,遂嘲笑他说:“我只道是文天祥来。”

        危素听皇上这样说,知道是怪罪他不忠于故朝,赶忙跪在地上叩头不止。

        还有一次在朝会上,朱元璋让人牵来一头据说是元顺帝时的会舞蹈的大象助兴,谁知大象却卧倒不起,实在是扫兴,朱元璋下令将此象杀了,接着他又让人制作了两块木牌,一块上写“危不如象”,另一块写上“素不如象”,挂在危素的两肩上,以此羞辱危素。后来,御史王著等人上奏攻击危素,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宜在皇上左右担任侍从之臣;朱元璋就把危素发放到和州为元朝忠臣余阙守庙。危素又愧又悔,不到一年就郁郁而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谋权之道,小说《谋权之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谋权之道 朱元璋:刚猛治国,铁腕治人(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