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终极流亡TXT下载>>终极流亡>> 第十亡命人 李承晚——倔傲的峥嵘岁月(6)TXT下载

    终极流亡: 第十亡命人 李承晚——倔傲的峥嵘岁月(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亡命人 李承晚——倔傲的峥嵘岁月(6)

        李承晚不仅仅是对皇族不感兴趣,而且还有几分厌恶和反感,以至于他一直都把心思放在民主平等上面。不过,李承晚身上多少还是有些贵族气质,原本李承晚是有两个哥哥的,但是哥哥们在他出生前就先后死于天花,于是李承晚的到来就变得那么的金贵。

        由于金贵,李承晚成了家族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在李承晚的一生中有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支持和鼓励他的学习,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中国人都知道“孟母三迁”,李承晚的母亲为了他的学习也曾经迁来迁去,私塾都换了无数家。李承晚一家原先住在黄海道,这里是个学习气氛十分薄弱的地方,李母为了给李承晚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特地央求李父将家搬到了汉城。李母不算是名门闺秀,但也知书达理,肚子里多少有点墨水,懂得读书受教育的好处,便一心一意要把李承晚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与李母相比,李承晚的父亲李敬善就称不上是个负责的一家之主。李敬善沉迷于风水,他觉得自己家族之所以长期穷苦就是因为祖先庙堂之地风水不佳。于是乎,李敬善整天四处游荡,为的就是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将祖祠迁走,以改变家族命运,这样一来,家庭的经济重担也只能落在母亲的肩上。李母绝对是个贤妻良母,在丈夫经常不着家的情况下自己给人家干点缝缝补补的工作养家糊口,还顺便把李承晚培养成才。韩国人都应该感谢这位伟大的母亲,如果不是她,极有可能不会有后来的大韩民国。

        在母亲的努力下,李承晚从小就饱读诗书,少年时期在汉学方面的造诣就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那个时候的朝鲜实行的还是科举制度,无数风华正茂的少年郎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科考之上,李承晚就是其中一个。不过很可惜,尽管李承晚日日发愤图强,但一连考了几年都没能考上。

        到了1894年,朝鲜科举制度被废除,原先花大把时间用来科考的年轻人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幸而李承晚还算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科考废了就学别的。当时西方学科很受欢迎,于是20岁的李承晚进入汉城一所教会学校,开始了西方式的学习。这所学校是朝鲜有名的“培才学堂”,创立人是个美国牧师,在里边学习的不仅有朝鲜人,还有中国人、日本人和欧洲人。接受了两年多西方教育的李承晚,开始对西方文化十分钟情。

        其实,李承晚之所以对西方文化感兴趣还要追溯到当时朝鲜的大背景。众所周知,朝鲜半岛自唐朝以来就是中国的藩国,长期对中国唯命是从,特别是在明朝,李承晚的祖宗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后一直带着子民对大明朝忠心耿耿。那个时候,朝鲜人都以成为大明朝的藩属而自豪,直到明朝没落,朝鲜王还站在大明朝的立场上跟皇太极对抗。皇太极一气之下率兵攻打汉城,朝鲜王这才被迫投降,归顺了清王朝,并奉清朝为宗主。此后,清王朝跟朝鲜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君臣关系,直到19世纪中期清王朝衰落。

        清王朝衰落对朝鲜而言就是在其本国出现危机时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庇护伞,没有庇护伞,朝鲜也就岌岌可危。果不其然,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的日本终于跳了出来。其实,日本早就看上了朝鲜半岛,在明朝的时候就曾两次出兵攻打但都被明军镇压。这次大清朝的气数已尽对日本来说是个可乘之机,于是便把魔爪伸向了朝鲜。1876年2月,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朝鲜开始沦为日本的附属国。</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终极流亡,小说《终极流亡》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终极流亡 第十亡命人 李承晚——倔傲的峥嵘岁月(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