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人物传记>>军人总裁任正非TXT下载>>军人总裁任正非>> 第一章 猛龙过江(5)TXT下载

    军人总裁任正非: 第一章 猛龙过江(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猛龙过江(5)

        任正非曾说过:“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很多在华为工作过、尤其是经历过创业时代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辛苦,感叹任总对于工作的执着。华为的高级干部几乎都没有节假日,24小时开着手机准备随时随地处理问题。因为时差问题,华为的国际业务部门总是在夜里开会讨论问题。他说:我们只有比别人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都在忘我工作,否则根本无法赶上对手的步伐,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华为只有超常规发展才有可能不掉队,只有迅速成熟才可以不被淘汰。

        因为危机意识强,所以任正非自己拼命,也容不得别人的懈怠和安于现状。一旦认为某个人、某个组织出现了一潭死水、不思进取的状况,他就力求打破,让死水流动起来。1996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华为市场部一些老员工已跟不上企业的高速发展,业绩增长不如人意,于是任正非要求包括主任在内的市场部全体1000多名员工集体辞职而后竞聘上岗,结果市场部30%的员工被撤换,26个办事处主任中的6个被更换,代之以一批新鲜血液。这是华为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事制度改革,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促进了自身的加速发展。任正非的评价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

        2007年,华为再次发生了涉及近万名员工的“集体辞职再上岗”运动,熟悉公司的人都习惯性地想到了十一年前的那次运动。随之而来的媒体密集报道使华为成为了一时焦点,人们在争论企业付出十几亿元补偿的代价搞员工重新上岗值不值,但是在任正非的心中,保持员工队伍的活力和创造性显然比金钱付出更重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华为,高层管理者几上几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表现不好就有可能下台,之后还有重来的机会。这种磨练有助于使员工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保持平常的心态,促使人快速成熟,但副作用就是让人备感煎熬,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手段。

        因为执着,所以任正非认准了电信设备制造业这一条路坚持不懈,只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业绩最佳,毫不分心。20世纪80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们在事业初期都毫无例外经历过“什么来钱做什么”的地步,柳传志的联想卖过溜冰鞋和游戏机,做过地产,王石的万科做矿泉水、做超市,而任正非却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华为每年将销售额的10%以上投入科研,将点滴利润积攒下来用于产品研发,形成局部突破和技术领先,由此扩大的利润再次被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如此周而复始。

        知易行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整个中国南方都在躁动之中,华为面临着空前狂热的社会环境。在海南等地,上千亿的房地产资金迅速掀起了一场房地产狂潮,到处在开工,到处在转让项目,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的神话层出不穷,甚至国内各地的政府部门都筹集资金来参与这种财富游戏。在华为所在的深圳,股票神话导致超过100万人涌入这座城市购买新股,最终因发行抽签表时秩序混乱而发生冲突。

        在风波的中心,任正非对这些暴富机会似乎一点兴趣也没有,扎扎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有人猜测也许是华为立足未稳,不愿冒险。等1998~2000年深圳的又一波房地产行情来临时,很多企业不惜摒弃主业全力投身其中,此时华为已初具规模,任正非手中拥有充足的现金却仍旧没有去分一杯羹,而是全力开发自己的房地产项目——坂田基地,为迅速成长的华为建设研发大楼、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仅培训中心硬件投入就超过10亿元。</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军人总裁任正非,小说《军人总裁任正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军人总裁任正非 第一章 猛龙过江(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