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 第32章
且所执色。总有二种。一者有对。极微所成。二者无对。非极微成。彼有对色。定非实有。能成极微非实有故。谓诸极微若有质碍。应如瓶等是假非实。若无质碍。应如非色。如何可集成瓶衣等。又诸诸极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实有。若无方分。则如非色。云何和合承光发影。日轮才举照柱等时。东西两边光影各现。承光发影处既不同。所执极微定有方分。又若见触壁等物时。唯得此边。不得彼分。既和合物。即诸极微。故此极微必有方分。又诸极微。随所住处。必有上下四方差别。不尔。便无共和集义。或相涉入。应不成粗。由此极微定有方分。执有对色。即诸极微。若无方分。应无障隔。若尔。便非障碍有对。是故汝等所执极微。必有方分。有方分故。便可分析。定非实有。故有对色。实有不成。五识岂无所依缘色。虽非无色。而是识变。谓识生时。内因缘力。变似眼等色等相现。即以此相为所依缘。然眼等根。非现量得。以能发识。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有对色理既不成。故应但是内识变现。发眼等识。名眼等根。此为所依。生眼等识。此眼等识。外所缘缘理非有故。决定应许自识所变。为所缘缘。谓能引生似自识者。汝执彼是此所缘缘。非但能生。勿因缘等亦名此识所缘缘故。眼等五识了色等时。但缘和合似彼相故。非和合相。异诸极微。有实自体。分析彼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彼和合相既非实有。故不可说是五识缘。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微相故。
《俱舍论》与《集论》这两本有关于小乘修持的经典,现在大藏经里还有保存,也有单独印出来的。那么现在他先介绍他们的观念:且所执色。总有二种。他们认为这个物理世界的物理作用,综合拢来归纳有两种。一者有对。极微所成。有对就是有见有对,眼睛看的见,与心两个相对的作用叫做有对。拿肉眼可以看的见,所以叫有见有对。这个书上,我们所编排的《成唯识论》把有见两个字省略下去,有对当然包括看的见。一者有对。综合起来他们的理论,第一点认为看得见相对的作用极微所成。这个极微就是佛学当时引用他们的理论,我们经常引用他,所谓物质的元素,肉眼迷迷糊糊的看见有这样一个东西。如果扩充一点——大乘思想的极微啊,等于原子电子这些理论,所以一者有对。极微所成。二者无对就是无见看不见,也不是我们肉眼可以相对的。非极微成。这个不属于物质的最初这个元素构成的。一共两种,总而言之,他们认为心法以外的确有色法——物理世界物质世界是存在的。那么他再归纳:第一点,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所谓这个物质世界;第二点,他所归纳的等于我们现在的观念,看不见也不相对,摸不到的,非极微成,不能说物理的,接近于抽象,很抽象的。不过有一点我们从这里开始要注意,佛经也好,任何古代中国或者印度的,一讲到物理的事情啊,到了现在有两千多年,照西方的计算,我们一千九百八十二年,这是欧洲人西方的人的计算历史年代,就是从耶稣降生算起,也许降生以前都还没有算。所以们我们现在喜欢用一千九百八十几年,把自己的当祖宗的人啊硬拉下来当孙子,不是味道。我们中国人很奇怪,本来是祖父,结果愿意做人家的孙子。这是顺便讲到的。
我们晓得这些科学的观点在印度也好在中国也好,两三千年前的科学观点,老实讲,包括《楞严经》同这本《成唯识论》他的论辩里头对于物理科学,不完备,有缺陷,不够高明。但是我们年轻人不要忘记了一点,在两三千年前,他们有这样的对物理科学的观念,那是非常非常的进步。从我们今天开始倒转去说,两百年以前的人是不会相信的。怎么佛说的这个道理,可是我们现在相信了,看起来只觉得他的论辩的内容不够充分,实际上自然科学,物理的声、光、电、化四个分类,归纳起来,物理方面科学的进步超过两三千前太多了。所以这一段我们看的时候晓得他的不完备之处,同他这个了不起的地方,我们现代人往往读古人的书,会笑古人,他忘记了这几千年中间的变化,所以我们特别提出注意。
现在他批评小乘的唯物观,道理在哪里?《成唯识论》始终认为心跟物,物理世界、物质的这一切东西同精神世界这一切东西是一体的两面。那么小乘的理论他不管物理世界,认为那个是真实有。所以小乘落于有边,三界有,六道也有,一切皆有。那么得道证果那的有道可得和有果可证。他落在偏空之果的偏差。那么他现在批评他的理论,彼有对色。定非实有,能成极微。他说他们的理论,像《俱舍论》与《集论》这两本论着里头包括了小乘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我们肉眼看的见的物质世界的这些东西,有相对、有见有对的这些色——色法,这包括物质世界。定非实有,能成极微。他说一定并不是真实有存在的。那么能够构成了物质第一个元素,非实有故。谓诸极微若有质碍。应如瓶等是假非实。为什么我们可以讲它是没有,空的呢?大乘思想看这物质世界的这一切东西,譬如这个茶杯,这个扩音器,这个墙壁,并不是说它没有,有啊,不过是假有、幻有,不是真实的存在。小乘的思想呢认为是真实的存在。换句话说,拿现在与近代的思想来讲,小乘的思想,关于唯物的部分,只达到十九世纪那个阶段。十九世纪以前承认物质不灭,物质不灭论。所以我们晓得南传佛教,就是东南亚一带小乘的佛教那个思想是有偏差的,很危险的。因为他很容易接近唯物论。这个大乘的思想呢,等于现在最进步的自然物理科学方面理论,接近了。物质一定灭去,物质不灭论不存在的。所以现在的物理不承认物质不灭论那是错误的,现在暂时到达了能量互变这个阶段,将来的科学能否再进一步,还不知道,不要把今天的科学作为定论,科学这个东西随时还在推进,今天的定律到明天也许整个的推翻了。这是我们介绍一般的知识。
他这里讲等于说小乘的思想,承认物质不灭。现在这里反驳他,物质是灭的。非实有故,什么理由?谓诸极微若有质碍。应如瓶等是假非实。小乘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最后的形成,也就是最初的形成,是由物质那个东西叫极微,等于我们退回去几十年,或者说十年以前只晓得电子,电子中间再分化,这是后来的,这是极微。他说这个唯物哲学的极微啊,若有质碍有物质存在就有障碍,他说比方应该像这个瓶子这个茶杯一样,是假非实,这个茶杯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因为它是许多的元素加上人工、时间、种种的化学作用把它构成来的。虽然存在在这里,它随时在毁坏,天然的环境也随时在毁坏,而且总有一天由有归到没有,所以是假有。若无质碍。应如非色。如何可集成瓶衣等。假定你的理论认为,唯物原始最初的这个极微,不像一般物质,它摸不着,看不见,无质也无障碍,他说那等于不是物质的东西。好,我们知道,他现在论辩的是限制于三千年前,一切物质啊用这个感官上看的见、摸得着、感觉的到,物质到这里为止,没有进一步谈仪器的分析。那么怎么样一个不是物理物质的东西集中拢来可以构成瓶子、衣服等等。没有这个道理,不可能。这是三千年前科学的观点。
又,再提理由,诸诸极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实有。他说物质最初的那个极微,有没有方分?方分就是有没有方向,东南西北空间的关系。不过在这个地方呢他这个方分也不像空间,等于我们现在观念:有没有定位,固定的位置。那个位置是表示空间的分。一切极微有没有方分?必可分析,你说物质这个东西可以一层层分析,现在科学都在分析啦。分析到最后现在是原子、能量,这还是物理上分析出来。必定可以分析的。那分析到最后啊应该是空的,便非实有。这个物质本身最初那个因子那个元素不会存在的。他说应该是这个道理。若无方分。则如非色。云何和合?他说假使最初的那些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极微,没有固定的定位,那你则如非色,它就不像物理世界一般物质一样,云何和合?怎么合得拢来?譬如我们讲面粉做成面包就是物质了,面粉是麦子里头做出来,配上鸡蛋配上水再人工造作才变成面包啊。云何和合?他怎么构得拢来呢?
他举个例子,现在讲到科学方面的,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了接近三千年的距离。承光发影。日轮才举。照柱等时。东西两边。光影各现。承光发影。处既不同。所执极微。定有方分。他说譬如我们眼睛看到一切物质,就靠这个太阳光,夜里因为太阳光明下去了,所以我们人看不见。承光发影。有光就有影子,比方一个柱子在那里,日轮才举。太阳刚刚一上山,照柱等时。太阳的光照到这个柱头,那么很明白的,东面同西面两边一面是光,一面是阴影,影子就现出来。他用眼睛看得到是物质的生灭。承光发影。光一现出来就看到柱头,承就是接受,由光明的照射,我们承受了这个光明,发出来光,产生光的影子。所以照着物象,这个东西的影子。处既不同,方位的立场不相同。所执的极微。定有方分。他说用这个道理证明你所认为最初的物理极微一定有定位,他的文字就是那么讲。
那么我们首先到手边看他这个论辩,一个观念,一句话我们已经把它批了——不懂光学原理。是讲现象界,假设说一个完全学物理的,这个也对啊,普通拿肉眼看到,这个讲的也对,真正学科学进一步啊就不是这回事了。他而且只讲太阳光,黑夜的光他就没有提到,黑色也是光影。至于说我们肉眼看不见,因为我们人的眼神经没有具备那个反应,没有具备看红外光的神经色素。因此我们夜里看不见,别的很多动物夜里看的见,白天反而看不见,这个要彻底谈啊,到光学的范围。可是有一点,有一个原则非常佩服这些前辈,这些大菩萨们,他在几千年前表达的大原则上同现在科学还是相同的。一个专门学物理学,专门研究光学的范围,他最后辨别这个方分的问题——光有没有定位?他这个论辩承认光非定位,也不受空间的限制,都可以透得过的,这一点可见佛法很高。因为他是两千多年以前,不能拿我们现在的观念(评价)。
第三条他又论辩,又若见触壁等物时。唯得此边。不得彼分。既和合物。即诸极微。故此极微必有方分。他现在的论辩固定先建立对方所论辩的要点,认为物质最初那个极微有定位,你那个物质一定有固定的东西。他说比方(这一条论辩的举例)见,我们眼睛所看见的,触,身体所感受的到的这些物质,譬如这个东西在身上一碰,就接触到有个东西,这是物质的作用,触壁,碰到墙壁的时候,我们看的见墙壁,看见你身体碰到墙壁就把你挡住,等物时,在这个时候,唯得此边。我们看见也好,身体的碰触也好,只是墙壁的这一边,不得彼分。墙壁的那一边我们没有办法看见,也没有办法感觉到。那么这个墙壁是物质的极微构成,也可以说我们构成墙壁是一块一块泥巴,水泥,一粒一粒很细很细的水泥,再把它分析到最后这个物质空了,这个构成的极微。既和合物。即诸极微。故此极微必有方分。这个墙壁是一颗一颗水泥合拢来,因缘和合构成,那这个极微,就是最初那个物质的最小最小,必有方分应该有定位,应该有它的空间。这里这个方分不能用空间来看,如果用空间看,拿物理学来分析,哪怕我们这个头发根,本来我们这个头发中间都是空的,如果那显微镜一看,我们的头发很伟大,中间的空洞大概是几十辆卡车都可以过去,因为看你放大镜放的多大。这个造物之妙,假使一个头发定点把它分析下来,极微,你说有方分,它中间当然有它的空间啦,任何一个固体的物质分析到最后都有空间的。那么他也是这样认定,这是第四条理由。
又诸极微。随所住处。必有上下四方差别。注意啊,刚才所以我讲,我们把《成唯识论》这个里头方分,拿现在物理说法就是叫做定位,不能做空间看。如果解释成空间,错了。因为这里有一条有空间,有四方的方位。又诸极微。最小最小的东西,随所住处。它随便放在那里,他一定有四方,上下东南西北这个差别。这就是我们上次提到的方分。一个东西任意一摆它本身不存在方位啊,这个手表摆在这里认为是我的前面,可是在你们看来这个是在你们的前面。立场不同。他现在讲这个理由,不尔。假定不是这样,便无共和集义。那一切物质的东西就不是因缘合集而成,或相涉入。应不成粗。由此极微定有方分。他说你如果认为每一个极微,物质的那个本因,自相干扰涉入,如果这样认为,应不成粗。应该不构成一个物质的现象。比方我们把这个墙壁把它挖一块下来,如果经过分析再分析,泥巴还是泥巴,水泥还是水泥,什么东西还是什么东西,虽然是那么凑拢来构成物质的墙壁,但是他不是互相涉入的,各有各的定位、本为,所以应不成粗。有此理由,这个极微定有方分。
执有对色。即诸极微。若无方分。应无障隔。所以他认为《俱舍论》《集论》等小乘佛经的学理认为一切有见——看的见,同我们看的见五官觉受相对的这个物质的世界,本身它是存在的,物质世界另有存在,即诸极微它本身是极微所构成。若无方分,假定你认为无定位,无空间。应无障隔,那应该没有障碍了。这个墙壁就挡不住我们,我们人不需要转弯,透过这个墙壁就可以过去。如果真懂得了神通,五通里头神足通的人,那时墙壁山河都没有障碍,那有另外的道理,那可不能拿这个普通的常理做理论的。
若尔,刚才这个古文的文字,上面讲不尔——不是这样,若尔——假定就是这样。便非障碍有对。他说那不能够叫做有对,无障碍的东西前面是空的。不过这句话有问题,拿大乘的佛学,现在的物理学来讲,我们眼睛看虚空,空就是跟眼色两个相对的,空也是个现象,这个虚空是个物理的,这个虚空不是学佛……(录音中断)
(认为)前面没有障碍叫做虚空,其实这个完全是光色,真正虚空无体相,看不见的。我们看的虚空是(因为)光(的关系),如此而已。是故汝等所执极微。必有方分。有方分故。便可分析。你们所坚持的这个物质的极微一定有定位或者有空间,有了定位与空间,这是个物质,物质就可以分析,绝对可以分析。分析到原子还可以分,到最后电子,电子还可以分,分析到最后是空的,到了空没有办法分析了,物理到这里停止了。那么现代物理正在追求如何空,这个空究竟是谁造的呢?爱因斯坦到了晚年没有办法了,年纪也大了,追不下去了,所以爱因斯坦到了快要老了的时候只好相信上帝,没办法。这个空哪里来的?谁造出来的?那么科学本来要追求后面有没有个老板呢?追求到最后到了空了,没有看见老板,但是空总还有个东西造的,科学上最后没有办法了,投降了。他们所信的上帝不是一般人所信的上帝,就是信天地间最后最后有个功能,这个理论就大,他能够造万有,也能够造空,这个什么东西呢?又能够造出鸡来,鸡又会生鸡蛋,究竟谁先生谁不知道,这个是上帝也解释不了的事。先生男的先生女的,不晓得。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认默这个东西。及时这个道理。
他说必有方分,有方分必然可以分析,分析到最后定非实有,它一定是空的。故有对色。实有不成。所以你们认为眼睛看的见手摸得着可以相对的这一切物理世界,你认为物质是不灭的,理论不存在。推翻这个物质不灭的定律。
下面一层,五识岂无所依缘色。虽非无色。而是识变。五识——眼耳鼻舌身,《成唯识论》的本身又来了,这叫前五识。它的工具就是眼耳鼻舌身,这是物质的生理的。同时我们也承认,眼睛是眼细胞合拢来,有蛋白质的细胞,玻璃体的,水晶体的,还有眼神经细的不得了,现在你看眼科的开刀,那么细,当然这是科学的恩惠了,实在了不起。在过去,几十年前,老年人眼睛白内障看不见了就看不见了,没有办法。现在科学眼球的开刀,瞳孔也可以开刀,白内障闭塞了,拿根管子捅进去,那个仪器之细啊,就把眼球那个瞳孔掏出来,这把刀进去,那个刀又小又细,插进去把瞳孔撑开,你说那个瞳孔有多大?在放大镜看像深海隧道那么大,车子都可以通过。然后医生在这个瞳孔上赶快用刀,一刀下去,掉了以后,护士赶快拿过来第二把刀,然后把它放进去弄好,然后又看见了。就是觉得科学的伟大,也可以看出来人的智慧真高,将来可能还要进步,将来眼球可能都不要拿出来,不要开刀了。你说从前哪里发明一个照相机,叫做胃镜,从嘴巴一路这样通下去,一直照到肛门口,然后再退出来。你的胃哪一部分破了,都看到。那么小一个东西,螺蛳壳一样那么吞进去可以照到肛门口。你给一百年以前的老头子讲,他一定说我们神经病:没这个事,那怎么可能嘛。这就是科学的恩惠了,不能不服气。那么我们眼耳鼻舌身,极微所成,由细胞构成。它本身不能看东西,眼睛是个照相机,它本身不能“看”东西,它会照东西。这句话怎么讲呢?譬如这个人伤心到极点,或者是烦恼的到极点,譬如说你欠了一千万,明天想溜,自然是个大问题,烦极了。去坐牢或者是怎么办?烦恼极了,晚上座在那里看风景啊什么风景也看不见了,愣住了。这个时候眼睛看见东西没有?如果有个人到你前面你说你看见没有?那位年轻同学讲你看见没有?看见了。这个看见是眼识看见了,意识不管这个人,还是看见了,这是眼识的作用,意识没有配合。假设一配合这个“看见”。是什么时候看见?譬如我举这个例子,这个人欠了一千万,不是台币,是美钞。很严重,我们做大生意的,常常我们注意,和大商人朋友坐在一起,他讲一千万有时候你误解了以为是台币,不是的,那是美钞啊。如果是今天你要搞这一千万,明天我还不出来就坐牢,坐在那里,有个人过来,你正在烦,见而不见,以禅宗来讲,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人不是人,见狗不是狗了。那个时候心里只有烦恼,其实你看到没有?眼识看见。因为意识没有加上,不知道是谁。只有一个影子过来而已,对不对?这个时候什么时间看见?结果看见这个影子了,刚好是债权人,他要来讨一千万,一定看见。因为意识马上配上,不得了,我坐在这里他都看到了,怎么办呢?只好:对不起,到明天早晨八点钟我们再赶去。也许夜里四点钟我就开溜了。只好哄他,这是意识加上的。所以这个无根,譬如你烦起来坐在那里,有时候人讲话,你想别的事,听到没有,听到,那是耳识的作用。你意识没有配上,不晓得这是什么声音。这个人讲你好话一定听不到,假使有人骂你,你意识一定听到了,意识一配上:你怎么骂我,我正在这里烦,是不是。这个人就那么妙。所以眼耳鼻舌身它五个功能本身有识在作用,就是心的精神一部分分出去,因此现代医学在人刚刚断气以前,这个眼睛没有坏,将要断气未断气这个时候,温度还在的时候把眼球拿下来保存,可以移植给别人。这一部分还可以活下来,但是有个道理,要它本身的温度要到相当的时间(程度)。所以,暖、寿、识三位是一体,这个意识没有死亡,他暖气还在,那这个暖气不能看成暖气了,那你说我们这个死人,假设我死,把眼球捐给人家,医生把这个眼球直接拿去就放冰库了,你说不是那个暖气冰掉了?不是的,这个暖是指生命的那个活力,生命的活的那个念力还存在。好,我们这个前五识晓得了。
前五识分别有单独的功能。千万注意,前五识跟意识要分开,譬如说,身体的身识在哪里?我们夜里走路,人同蝙蝠一样,蝙蝠不靠眼睛的,蝙蝠的眼睛是感觉,不管蝙蝠怎么飞,它一身都有感觉,这里有东西,它自然就过去了。我们人也有啊,夜里走夜路,冷不经前面有个东西挡住,也是有感觉的。不过人不大喜欢用感觉,所以夜里走路啊,不用眼睛的话就碰到东西了。因为人用眼睛用惯了,这身体是有感觉的,这个感觉的功能大概我们手一撑,四面大概到这个程度。那么现在晓得了,用光学在欧美可以造出来,人的外圈就有光。不过光有不同哦,你这个人思想不好,天天想整人害人,这个光照出来是黑的。得道的人那是紫光,或者黄光、白光,五颜六色。我们坐在这里走后,个把钟头,在这个空位子上一照,把你影子还是照出来。现在的科学很进步了,将来在司法上问案,看人说不说谎话,不需要别的了,只要光给你一照,(就知道)你这句话真的假的,那个时候好人坏人大概就显现出来了。那么古人做官的靠看相,罪犯一进来,会看相的官坐在上面看了半天:抬起头来~~~!那就是要看相,看完了以后:嗯,这个家伙命中注定要犯罪的(一笑)。以后啊不是了,以后靠这个光学了,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进步到这个程度。可是世界各国的科学已经进步这个程度了。所以我们这里我经常觉得很好玩,我们这里经常碰到人谈:科学科学。一听这个家伙绝对不懂科学,冒充,科学进步到什么程度,连我都知道,他都不知道。尤其你们青年要注意啊,我老头子那么落伍的人都知道,你们现代人科学常识不够那不是把我牙齿笑掉了。那真是笑到了你们,现在人应该具备这个常识。
好,我们晓得五识身本身,那么以现在观念来讲起呢,到今天为止,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自然科学与哲学、佛法的道理还是两个相对的立场。至少医学上认为眼睛上面有个眼识作用,学医的人学物理的,你叫我勉强相信可以了,实际上不大相信。它这是神经的反应啊,细胞反应的作用。自然物理,生理叫做本能反应作用。只要没有冷却的东西,没有死亡。但是你告诉他暖寿识那是一体的,这个没有冷却,细胞没有变冷。
大家年轻没有摸过死人,摸过真正的死人你才晓得,人死了断了气,那个不晓得多么冰。摸一块冰块我们觉得很冰凉,但并不太难过,只觉得冰凉。摸到死人那个冰凉感啊,比瓦斯那个冰还难受。你们碰到瓦斯的冰吧?瓦斯开了以后,喷到手上那是冰的啊,手都发麻了。那个死人的冰凉感啊比瓦斯的那个感觉还难受。冷啊,那是完全冷却,所以本能冷却了就没有反应。如果学科学的配上顽固的相信唯物的力量,这个五识他还很不容易了解。所以我经常告诉你们,真正的佛法讲到唯识,那是佛法里头精华的精华,到了最高处了。也非常仔细,譬如一条蚯蚓,你把它一刀很快的砍了以后,这个蚯蚓两头都在动,你说这个时候它心啊,在这一头还是在那一头?一条蛇你刀剁的快,你剁三节,它三节都在滚动。你说这个时候,他生命在哪一节上面?其实我们也一样,假设来的快,一刀把指头砍下来,这个指头,肉还在跳啊,生命还在啊。所以我上次跟你们提到过现代医学,有个人腿切掉了,好多年了,可是他自己觉得没有腿的那个地方好痛,结果没有办法,找医生给他针灸,在好的腿的部分,跟没有腿的那个地方相通的穴位针灸,针灸完了那边也不痛了。这是什么道理?这是真实的故事啊。这是生命的问题啊,你说人死了刚断了气他有没有感觉?是有感觉的,绝对有感觉的。只是他那个时候要告诉我们的话,我们听不见。可是他大声在叫,声音大的很。太大的声音,大音希声,鬼呀,灵魂的声音我们这个耳识听不见的。其他鬼神都听得见,这个越讲越玄了啊。(录音中断)
大乘的佛法就是建立心物一元,就是彻底唯心,物理世界所谓三界、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都是心识所变的,这是《华严经》上的话,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研究唯识千万记住《华严经》佛所说的这个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彻底唯心的,整个的宇宙不过是我们心的体相。幻有所变出来的宇宙与万有,这个彻底唯心。唯识之理建立在这个上面。
现在我们回转来看《成唯识论》原文,五识岂无所依缘色。虽非无色。而是识变。还是这四句,我们现有的这个生命当中的五识身,身体的身,这个身是抽象的代表。眼耳鼻舌身那个身是讲。注意哟,所以这里特别让你注意中文,也注意逻辑。譬如我们讲眼耳鼻舌身,这个身是指这个,但是在佛经上说五识身,这个身是变成抽象的名词了。是五识的本身,这个意思懂吧,这是逻辑的问题了。再说这个文字,眼耳鼻舌身这个身是名词,身体的身。五识身是代名词,就是五识的本身,它是个抽象的,假定它有个本身。五识岂无所依缘色。我们这个五识,心意识在眼睛耳朵鼻子,这个时候岂无所依缘色,难道说没有依靠这个缘就抓住这个色,这就是代表物质、物理。我们举个例子,那眼睛来讲,我们这个眼睛,包括蛋白质、琉璃体、眼神经等等,专门讲眼科的学业,分科那就很多了。眼神经同后脑前脑都有关系,人老了,眼睛老化了,没有年轻那么利落了,近视眼变成远视眼了,可是不戴老花镜看小字啊,茫茫然。这个衰老是眼识老了还是眼髓(眼球神经)老了?我们眼识,眼睛里头的意识并没有衰老。它只感觉到现在迷迷糊糊了。痛苦烦恼的是意识,眼识告诉了意识,现在我那个机器啊用久了,它不大灵光了,迷迷糊糊,每次如此,那么意识感觉到和痛苦了。衰老的信号,这个衰老是的衰老,他意识没有衰老,所以人家骂人,你人老心不老,哎,我说:你怎么悟的道的?人本来人老心不老啊,人老了是。所以我们晓得老年人老太太们到了七八十岁,返老还童,就像小孩子一样,我常常告诉朋友,你将就一点。你们年轻人要懂,哎,你说那么大年纪不懂事,因为他那么大年纪,返老还童,同小孩子一样不懂事,所以你要将就一点,将就一点蛮快活的,我们也蛮舒服。你不要把他们当老头老太太,就是小孩子,就是老女孩子老男孩子,不过换个名词而已。此心不会老,识也不会老,老是外色。所以五识岂无所依缘色,他有所依缘色。这个色就是这个物质,这个,最后分析了完了还不是空的啊?当然没有最后一个什么东西。这个身体变出细胞,变出血球,我们认为是吃下的食物营养所变,不是的,是识变。你把最好的营养打在死人身上,他心离开了,那个营养他也不会吸收,心脏也不会活动,所以一切是心识变的。
好,下面谓识生时。内因缘力。变似眼等色等相现。即以此相为所依缘。就是说我们这个意识在投胎的时候,在死亡阶段,这个死了,另外一个生命没有拿到以前叫中有身,也叫中阴身。那么在学理上,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这一点无明莫名其妙,自己做不了主,跟着一股业力的力量转,转到一个男的女的前面去了,最后这两个人我们改个名称叫他是爸爸妈妈。碰到他们两个然后加上自己这个识,所以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莫名其妙。没有了道以前这个无明缘行动,始终在转动,这个力量推动这个识投生,变成胞胎。开始不能叫他胎儿,开始的时候就像把葡萄汁柠檬汁什么三样东西和起来放进冷冻库,快要结冻拢来还没有结拢,像鼻涕一样的,识将生时,如果只有精虫卵藏的结合,她不会生出一个人来,不成胎儿。必须要这个识加上,三缘和合。有人问试管婴儿,我说当时这个精虫卵藏在试管里面一碰到的时候,这个识还是加进去了,还是三缘和合。这个三缘和合原理同人工造出一个人来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差别的,实际上在识的境界,中阴境界,看男女两个身体也不过是两个试管而已。
谓识生时,这个识的本身心意识内在的因缘力,这股力量,你叫他是因缘力,也叫它是业力,是来受果报的。这个业力也可以叫它是习气种子的力量,习气种姓这个力量,内因缘。变似眼等变出来的眼睛,所以能够看。所以你看世界上人的眼睛,你看我们看宇宙万有真妙,大家都是一双眼睛,中国人都是黑的,眼球眼白合拢来,我们都是一样,可是没有两个人的眼睛形态完全一样。你看看,他那个工厂里头不晓得有多少模型啊,那么不同,奇怪啊。那么你说,其他的宗教说是上帝造的,我想想上帝那个造人工厂里大概模型太多了,我这个鼻子不好,当时我来的太匆忙,架子上随便抓一个一弄,没有选一下,再随便把那个眼睛一贴跑出来了,选的不对。你说有些人生来就残疾的,我说你走的太匆忙,在门口跌了跤,破了你也不去换一个,就带出来了。如果那么一想,他这个老板——上帝,也太忙了吧,管那么多,不可能的。照《圣经》上说,上帝照他的形象来造人,那么那个生下来就是瞎的,可见上帝也是瞎的,照他的形象造的嘛。《圣经》这个理论同我们前面……。我年轻时也上教堂,为了追求这个生命的真谛也去祷告,听了半天经啊,问题很多多,然后那些牧师神父们:信就得救。我说:“我不是不信,绝对信,但是你把握弄的更信的讲给我听听”。“这个你慢慢研究”。好了,慢慢研究,等我研究完了以后再来教你们。呵呵,这个不通嘛。所以研究完了,碰到佛法只好低头了,无主宰,不是一个老板做主,是自己的心识变的,这个里头我们投降了,这个厉害,内因缘力,自己眼睛变。那我们现在怎么看得到,哎,看得到啊,当我生你的气的时候看到你来,那个内在变了,那个眼神都变了,那一双眼睛就是鬼眼魔眼就来了。那希望对你好,拍马屁的时候那个眼睛笑得都向上翘了,内识变了,他外形的色就变了。所以我说你们学佛的不要那个死相好不好,既然学佛天天修弥勒菩萨,没有学佛先修笑嘛,对人多和气。可是大家那时脸型没有变的那么喜相,慈悲喜舍,那个喜相都没有变出来,你的内识都没有转变,你修的什么行啊。那叫做修苦行,一脸苦相。一修行,阿弥陀佛,面带菜色,一脸苦相,这就叫修行人(一笑)。实在不对,你看那个菩萨,你看那个弥勒佛,那多自然啊,那真是慈悲喜舍,所以多跟菩萨学。每天脸松下来,不要紧张,像菩萨那样自然的。一看,一脸,啊哟,一看到,就叫啊哟了那就对了。这就是内识生。所以自己本身长得矮、高、胖、瘦、白、黑,一切都是这股业力带来的。内因缘力变,演变出来,似眼等,这个不是我们真正的眼睛哦,现在我们这个叫做眼睛,变似眼等,不是的啊,你们真的内识他本身有雷达,电视的功能,可以照见三千大千世界。所以真得了定的人,这个眼睛不起作用了,在定中三千大千世界自然看见,不是这个眼睛哦。心意识自然有这个眼,所以《金刚经》有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这个肉眼是心意识变出来,注意这个似,相似眼等。所以我们不要搞错了,认为这个眼睛就是我们的眼,那完全错了。因此你们学佛打坐的人,最错误的是打坐的时候看到一点影子还在那里看,哦哟,眼通!眼通!啊,那真是已经迷糊了,更加上迷糊,所以叫做糊里糊涂。这个很糟糕,这个眼睛眼识都是假的,你还在这里看什么。赶快回转来找你的内在。所以有同学们专门在那里玩这些,他已经到了神通的隔壁了——神经病院的挂号处了。千万不能再往下去啊,往下去马上挂第一号。所以佛经你都读懂了你就把理明白了,你就会做功夫了。所以我们这个识生是内因缘变似眼等,因此色等相现。譬如你真正入定了,一切六根意识不动了,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内外一片光明,但是你着相了就糟了,就走入邪道,不走向一片光明。这个色等的相它自然心意识呈现。
比如我一个老乡,近代的净土宗的大师印光法师的弟子,他的少爷在这里当过银行经理的。出家了,在我们那里世家,一两百年以来的世家,印光法师那个文钞有很多信是写给他父亲的,他告诉我他父亲现在在大陆上,九十多岁,有个人给他讲,九十多岁,他念佛一生弘法一生,最后过世的时候,把脚洗了盘腿讲经,很多人听着,讲完了,再见,走了。一走了以后,整个的房间非常香,不晓得从那里来的香味,好几天不散。当然是阿弥陀佛接引,但是呢也是他心识所变,自然的。像学净土光念佛念了过后,像我在昆明碰到一位念佛的朋友,我到昆明的时候已经距上次见他过了十一个月了,结果他的太太带我进他的房间,整个是香味,还是檀香味,已经有一个月了,香气不散,那都是真事,你像我这个学佛啊不像一般人迷信,我还要检查检查你有没有烧檀香啊,有没有香水,整个看完了实在是没有。你像我的这个头脑不是人的头脑,多坏啊。非要弄个清楚不可,参个透。说不定你把香水放在什么秘密的地方,你说你念佛放香,我要检查检查看。没有啊,真实的。都是内识心所变似这色等的相现。心念的坚固变现出来物理的作用,心物是一元的。
即以此相为所依缘。跟着心念坚固变出来这个相构成了我们的身体、相貌,我们这一生,活着以这个为所依缘。这个就是我们在所依缘——我见,这个我见是身见。那么你说怎么看出来?看得出来,哪里看出来?你回去照照镜子就看出来了。任何一个人看镜子,东看西看,看了半天还是我最漂亮。还是喜欢我,对不对?你在镜子里看自己,然后觉得他实在比我漂亮,我最好变成他。他这个人差不多精神分裂了,或者是得了道了。一个长成什么样,开始还讨厌自己,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啊,鼻子大了一点,耳朵小了一点,不过越看还是我长的好,我还吧,就会爱自己。即以此相为所依缘,就是得了一千多度的近视眼,看不见了,还是觉得自己的眼睛好。当然现在有人跟你换一个眼睛能够看清楚一点,勉勉强强总算答应了,所以啊都是自己心力,这股业力形成的。
然眼等根。非现量得。以能发识。比知是有。此但功能。非外所造。但是,眼等根,佛经讲根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生理的机能,这对眼睛叫做根。并非是现量境。注意啊,尤其是本院的同学给你们讲过《八识规矩颂》,《八识规矩颂》你们研究研究看,前五识是不是现量?这里怎么讲?眼等根非现量得。今天不问你们,当着外来许多大士菩萨们不问,我等于出了题目考你们,你们自己回去翻书想想看。答得出来可以举手,你不答就是我知道你答出来,如果没有举手全体打零分。注意,你看不是矛盾吗?研究唯识的注意啊,唯识告诉你前五识都是现量境,并不是讲前五根是现量境哦。这没有错,读书要留意啊,前五根是机能,所以前五识性境是现量境,对不对?前五根不是啊,根是识所变,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相似相啊。今天讲到这里,你看你们问我,再考不及格补考,我这个题目一出又完了。不过关就有营养了,考不出来得营养,因为吃了鸭蛋了(一笑)。眼等根这讲眼,眼耳鼻舌身这个根非现量得,不是心识的现量。不过呢,我们眼耳鼻舌身没有这个根,没有这个的机能,前五识的作用发不出来。所以生死的作用啊,必一半的作用到另外的一半,另外一个无的作用。所以《易经》所谓阴阳和合而道生,等于说心是阳面,这个物质身体是阴面,阴阳合拢来,一物一心合拢来起作用。不然单有一个都是死的东西,都不能起作用。所以空与有、有与空这个中间。
大家注意原文,不然你觉得听过了我会记住都是空话,自己欺骗自己,一边听一边看,要深思,要进去了,才慢慢有用处,还慢慢有用处。所以说眼等根。非现量得。以能发识。比知是有。这个时候我们透过眼睛透过耳朵,才晓得心识有前五识的作用,这个作用了解了以后不是证得啊,是比量知道不是现量知道,还是推理来的。现量知道前五识啊那除非真正定中发神通了,你了解了前五识。前五识真的眼通耳通不靠这个眼根,他本身就知道。所以我们靠这个根而发的(不是神通),你说这个人有眼通,你们大家有许多同修说,哎呀,那个地方有有神通的人。我去看,看完了回来,他们给我报告,我说不要讲,我都知道。告诉你,这个眼睛这个样看,那个样看,对不对?那些人的脸都变了,对不对?我说那都是鬼啊,你们怎么搞这些呢。真有神通的人,他气象就不同。他用不着闭着眼睛,她就看到了,看到他也不会给你讲。(那些所谓有神通的人)还要看一看,嗯啊 嗯哦。那是噱头,上海话生意经。这些道理都是比量而知,比量推理来的。此但功能。非外所造。不管眼根,或者眼耳鼻舌身的无根,或者眼耳鼻舌身的五识,或者唯心唯物,都是一个心体,八识,阿赖耶识变的功能。所以现在科学上的功能两个字是从佛学上中国文化中拿出来用。玄奘法师翻译的时候早就创造了这个名词,现在科学上的功能一词就是这里来的。此但功能。非外所造。外就是外物,不是物理物质的作用,也不是生理的作用。
注意啊,研究这些佛学到了这些顶点的地方,你们一听都会忘记,这里批驳了小乘学派认为的离心以外另有物理世界的自然存在,所谓有见有对这一段。外有对色理既不成。故应但是内识变现。发眼等识。名眼等根。所以认为,譬如父母生我们的身体,假使承认这个理论的,这个身体生下来,这个灵魂应该等到出了娘胎以后啊才钻进去。现在有些外国人研究灵魂学,也认为这样,有些人生下来,在胎儿里头没有带出来,有一点点进入了,等到一出娘胎的时候,这个灵魂像灌香肠一样进来,进来等到这里封了顶了(囟门),就跑不了,被封在里面了。这是一派的说法。佛家道家过去也有,但是千千万万例子中偶然有这么一个例子,有的。那其实是两个生命,当他怀胎那个生命一出娘胎的时候,一离开,脐带一剪掉的时候那个生命已经死了,另外一个生命加入了,闯进来,偶然有这个道理。等于你的房子刚刚修好,修好了以后来不及住出了事情了,最后总算有个人来,正好有个空房子他搬进来了。这算他的了,变乱的时代这些事情特别多。所以啊他这里讲这个身体这个生命外面有见有对的事,上面以其理由把他驳了,不成立。但是内识变现。当我们进人娘胎的时候,这个是壮是弱,变成男女、黑白、胖瘦都是前生业力唯识种子带来的。是内识的变现。不是完全遗传,父母的遗传因子是因缘里头的增上缘而已,它本身的种性是亲因缘。
像我这么瘦小,又矮,糟老头子一个,个人种性因缘不同。所以讲各有前因,莫羡人。一切人生的遭遇是因果的道理。古人的对子很好的,欲除烦恼须无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人生没有烦恼。各有因缘莫羡人,人生生来的遭遇各有它的(前因)。环境何以变得如此啊?是你自己的因果,种子的因缘带来现行因果,现行又加上坏脾气坏心理,加重增上缘,加起来报应非常明显的。所以说内识的变现发眼等识。
欲除烦恼须无我,怎么样人生才没有烦恼?你要做到无我啊,真正没有烦恼。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一切的遭遇都有前因后果。这个前因后果是上帝给你的吗?是命运给你的吗?不是,命运一切等等都是内识的变现。所以发眼等识。发出来这个眼睛。
譬如人同样是这一双眼睛,有些读书人看书一目十行,他一下就下来,那不是快读啊,他清清楚楚过去,都记得了。那个笨人的呢?由-此-极-微,记不得,等一下再来。同样是眼睛同样是脑子,他的业力果报不同,内识变现。同样是眼睛同样是眼识,他发出来的功能作用,聪明与不聪明有这样的差别。聪明还不算数,到了慧眼的境界,这么一晃,看都没有看,都已经知道了。那才到了慧眼,已经不用这个眼根了,但是还带一点关系,这么一晃就已经知道了。你以为,“哎呀,老师啊,你看都没有看。”我当然没有慧眼,我有老眼昏花,不过有时候眼睛用惯了,你给晃一下,“知道了,不用再晃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哎呀,老师啊,你还没有看。”我还同你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我哪还有时间啊。那个棺材盖子在那里招手了,那不行啊。
内识变现。发眼等识。这个名眼等(眼耳鼻舌身)根,生理的机能。此为所依。生眼等识。外所缘缘理非有故。批驳小乘的见解。小乘学派的理论,你不要说小乘很差,不是啊,小乘证果多得罗汉果。只是他的见地没有透进另外一层而已啊,见到了空,没有见到妙有,所以落于偏空之果。他对于佛学的见解把心物分开,变成二元论。你研究西方哲学,像柏拉图还有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等等,按佛法的观点来看,都不过是在小乘和中乘的境界。所以有人说康德的哲学啊比唯识还好,那是外行话。你不懂唯识。康德哲学那一套理论最高就是婆罗门教所谓“梵天存在论”。就是另外有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一元的,谓之道谓之什么,是这个境界。所以要了解西洋哲学先把印度哲学弄通吧。那么把佛法弄通那更重要了,可是要几十年功力哟,要好好读书啊。不过也不一定,像我们啊二十几岁就把这些搞清楚了,也没有化几十年。不过前生不要加上哦,加上前生那就多了。再加上前生不晓得加到要多少劫,这个不能算。这叫做成本会计,不能用的。。
此为所依。所以变了眼睛以后,我们现在生出来,有人头脑笨,有人眼睛有色盲等等。这是前生种性带来的果报,因此这一生有人头脑好有人头脑坏,有人身体好或者身体坏,眼睛好耳朵坏等等,就是变成你的业力心识所依了。因此变成现在的眼识,等等前五识作用。此眼等识,那么小乘认为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是外缘,不是内缘,是所缘缘。我们讲过因缘有四种,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叫亲因缘。我们中国人讲投生的灵魂,这个识身投生是亲因缘,种子生现行。父母的遗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时代教育等增上缘。加上所缘缘,由现在我们这个现行再造业,造未来因缘。还有等无间缘,过去生的因果带到现在来受报,现在的所行所为待他生来世的因果,就是等,等流,像海洋的水一样平行的流动。无间,没有间断性,所以三世因果没有间断,等无间缘。这叫四缘,合拢来叫做因缘。
那么我们本身带来的这个生命,由增上缘所得以后,这一生又造业,把过去的种性如果不加以修正过来,脾气大的也越来越大,心也越来越坏,好的越来越好恐怕很少。染缘易就,好的难,恶缘易染。所以佛门中有两句话:染缘易就,坏的容易学,学好的太难。所以叫染缘易就,道业难成。向好的路上走很难。所以我们改进习惯学好很难很难。你看一块布啊染上颜色很容易,把有颜色的布漂白回到本来的白就困难的很了。有时候根本漂不白,等你快要白了,这个布也没有了。哪是你要漂白?所以道业难成啊,这个东西就是所缘缘。综合起来这三种就是疏因缘,只有种性生现行才是亲因缘。现在讲到外所缘缘这个名词,其实我们本院同学大家研究佛学久了的,我们本会的这些同仁同学们应该都记得。你们记不得了?假如再记不得就是抱字下面一个谦了,太抱歉了,这不行。
所以他批驳小乘的理论,他的眼根是所依啊。这些功能是所依,不是能依啊。能,功能是识啊。此为所依。生眼等识。此眼等识。外所缘缘。他说你们认为这个样子,学理建了在这个上面。理非有故。不合理。不过这一段我们还是要保留,下一次再讲。下一次还是重提这一段,就是所谓此为所依。生眼等识……。因为现在连下去不能中断,中断了观念连不上,所以只好我们早五分钟,等下一次。
现在开始讲小乘的有关《俱舍论》《集论》方面的这个见地上执着的问题。原文:为所缘缘。谓能引生似自识者。他们的见解认为我们的前五识,认为眼睛耳朵等等是外界的所缘缘作用。他们讲,能够引生,外界引出来,引发自己内在的分别的作用。似自识者。好像自己所生出来的功能。他下面讲,汝执彼是此所缘缘。非但能生。勿因缘等亦名此识所缘缘故。他说,你们坚持认为这一切的作用是因缘里头所缘缘的关系(汝执彼是此所缘缘)。不但能够生出来心意识的分别作用,例如一切因缘等,(有疑问)所以你们归纳起来都是此识的所缘缘作用。
现在举例子:眼等五识了色等时。但缘和合似彼相故。非和合相。异诸极微。有实自体。分析彼时。似彼相识。定不生故。眼等五识,包括眼耳鼻舌身,身体的感觉。了色等时,看到外面一切的色相,心里头就很明了,这是什么东西。知道是墙壁、是山或是水。但缘和合,这个是因缘和合拢来。换句话说,眼睛能够看,外面没有这个缘,看不到东西,只看到空。没有山没有水,我们没有看到。你说我意识里头有,那是你第六意识的想象。这是讲实际的,眼等五识了色等时。但缘和合。那么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山啊、水啊、人啊,一切的东西,似彼相故,不是真实的。譬如我们现在看到人或者你们看到前面的扩音器是这个样子,并不因为你所看到的就是真实。似彼相故,好像是那么一个现象。那么严格拿现在的科学观点的论调也是一样。每个人所坐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这个东西的像——现象也是两样。加上我们自己的眼睛,有视力好的,有色盲的,有近视的,有老花的,同样是看这个东西,眼识所了解的都觉得自己看到,每个人并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一切的现象啊四个字:似彼相故——好像是真的一样。非和合相。异诸极微。看到这些东西也是眼睛眼根同外面光色、空间等等(发生作用)。所以眼睛看东西有九个条件,学过《八识规矩颂》你们都听过了。必须要空间有距离,有光色,有眼睛,一切等等因缘凑合起来才能看到。像耳朵听声音,只有八个因素了,一路一路少下来。鼻子闻香味等等,只有七个因素了。《八识规矩颂》讲过的,九缘八七好相邻,一样样凑合拢来,那么这是和合相。这个因缘凑合拢,眼睛就能看东西。譬如有光色,有物象,但是我们眼睛坏了,这个主要的缘去掉一个,那么我们看不见外面东西的色相,当然你的眼睛还有眼识,意识的眼识还能看吗?是能看的。不像我们有眼睛的人看到的色相。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看到前面黑洞洞的,或者白茫茫的一片,他只看到这个。色相的分别不了解,和合不拢来。他说,眼睛看东西,不是一切和合拢来的话,光是一个所缘缘,异诸极微,它同物质的最初的那个极微本身两样。。有实自体。分析彼时。似彼相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